时间
更多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夜校占领年轻人夜生活 “中式瑜伽”让身心充电

    据介绍,此次中医养生夜校开放了30个名额,吸引了200余人报名。周天梅说,中医养生夜校适合对养生有兴趣或存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尤其适合职场人士,投入的锻炼可满足他们身心充电与养生的双重需求。无门槛、易学习、不需要专业场地、动作不剧烈等,的确是不少年轻人青睐“中式瑜伽”及中医养生夜校课堂的理由。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覆盖超8万家医疗机构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现已覆盖约8.4万家医疗机构和2.8万个发热门诊,有200余家综合医院正开展15种以上呼吸道多病原体监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 快乐“双城记” 悠哉“夕阳红”

    4年来,在承德,诗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式的“慢生活”映进了这对老两口的现实。京津老年人纷至沓来,年流动量逾10万人次。承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牛立杰说。好措施逐步推出,便利服务不断完善升级,康养事业大有遍“冀”生花之趋势。

  • 我国科学家对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取得突破

    据新华社深圳7月4日电 《自然》杂志美国时间7月3日刊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张常华教授团队主导的科研成果,揭示了一种DNA修复蛋白蛋白乳酸化修饰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对困扰全球医学界的“百年谜题”肿瘤如何产生耐药机制研究取得突破。

  •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小暑:避暑养阳 健康入伏

    公历每年7月6日至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六月初为小暑,六月中为大暑。中医认为,春夏养阳,三伏天也是养生进补的重要时机。同时,饮食要注意卫生、有所节制,避免过饱,以减轻肠胃负担。

  • 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全国爱卫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近日联合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  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  “体重管理年”活动将“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作为重点内容。

  • 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既向耕地要食物,也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有利于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人类肠道为何“喜爱”膳食纤维

    当人们摄入大量膳食纤维时,肠道菌更容易将色氨酸转化为有益物质;如果摄入纤维不足,色氨酸就会被肠道菌转化为有害化合物。  因此,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变肠道菌的类型,使其产生有益成分,通过影响肠道菌的行为,增进人体健康。

  • (市场漫步) 进一步释放茶产品消费潜力

    为此,应抢抓市场机遇,在供给侧持续发力,不断提高优质茶消费品供给,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握好传统与创新、品饮与健康、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促进茶文化与新消费相结合,创新茶品制作技艺与饮茶新方式,让传统茶文化更广泛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 (新视野) 中国在牙齿矫正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医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正畸学新技术的动向。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在牙齿矫正领域已经走在人工智能的最前沿。  人民的健康需求就是中国正畸医生努力的方向。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在牙齿矫正这个小小的领域,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前列,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才智。

  • (评论员观察) 擦亮中医药文化瑰宝

    随着中医药文化日益融入大众,“老中医”焕发出新活力。聚焦养生需求、关注健康痛点,深挖中医药文化的健康理念内涵,“老中医”就能找到发展新路径、绽放时代新风采。同时也要看到,无论形式上怎么创新,守正永远是中医药的立身之本,中医药文化传播必须把健康理念放在优先位置。

  • 全国将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

    本报北京电 (申奇)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决定2024年至2027年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该行动旨在引导老年人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习惯,主动维护听力健康;促进老年人听力损失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减少或延缓老年听力损失发生;提升老年听力损失防控水平和老年听力健康服务能力。

  • 要坚决遏制“爆雷”“跑路”在养老机构上演

    又如,严防养老机构商事行为异化为非法集资活动,汲取了过去的教训,避免“爆雷”“跑路”重演。由于部分养老机构“爆雷”“跑路”,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上述文件既提出“实行银行存管和风险保证金方式管理”,又要求“加强日常监管和风险监测”,还明确分类处置问题隐患。

  • 中共中央:将投入3000亿支持“康养+旅游+地产”模式

    活动关注:【大北京站】3月16-18日中国医养康旅产业融合发展标杆项目考察(可在文章尾部查看)康养的分类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01基于消费群体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

  • 以医者仁心 谱写时光冉冉

    高效的出诊使西安市第五医院收获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也收获了西安急救中心的荣誉。  西安市第五医院收获患者送来的锦旗两面,急救中心月考评前三名4次。此次西安急救中心表彰大会,授予五院急救站“先进急救站一等奖”。  “持怀仁心内不骄,继往开来谱新章”,获奖是对工作的认可,更是院前急救前行路上的指明灯。

  • 老人冬季更需要养肺!医生推荐6个方法

    冬季是病毒感染的高发时节,肺容易受攻击。肺气受伤会出现咳喘等呼吸道症状,老人因为肺气不足常感到气短乏力,尤其是患有老慢支、哮喘的人,更为此感到苦恼,因此老人更需要养肺,冬天才能不生病或是少生病。冬季养肺推荐6个实用方法1.一杯热水经济实惠喝热水是好习惯,不仅能解渴,还能润肺,平时可以倒一杯热水,对着吸入水蒸气,也有助滋润肺脏。2.主动咳嗽换气清肺晨起开窗通风换气,可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杂物,还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免疫功能。3.适当闭气强肺功能适当闭气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

  • 血管堵塞的人“藏不住”,有这6个表现要提高警惕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血管会逐渐开始老化若是不注意养护血管就可能导致血管内的斑块越来越大继而导致血管堵塞当血管被堵塞后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脸上出现这3个症状,警惕血管堵塞1、嘴唇发紫身体健康状态下,嘴唇应该是红润、有光泽的,但若是血管发生堵塞后,体内的血流量就会随之下降,此时,血液的黏稠度也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嘴部会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供血而呈现出“青紫色”。2、鼻梁与耳垂有褶皱鼻梁与耳垂部位的褶皱又被称为“冠心沟”,它是血管堵塞的一个重要信号。倘若血液中的脂质垃圾增多,就可能会导

  • 降压、降脂……这个饮食方案坚持28天,或许有惊喜!

    常说要想健康得“管住嘴”,可美食那么多,到底怎么管呢?有人就在鲁菜、淮扬菜、粤菜和川菜基础上,历时5年研发了一套“中国心脏健康饮食”。这个饮食模式坚持28天后,血脂、血压等身体指标都改善了。坚持吃28天,改善显著!12月15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等刊发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可降低总胆固醇及10年心血管风险,同时也有降低血糖水平的趋势。研究截图具体来说,共有265例轻度高血压成年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入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组或常规饮食组,共保持这种饮食28天。

  • 二十四节气| 中医养生之“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太平御览》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阳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冬至。”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因此又叫“日短至”。而冬至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一天,也是阳气始生的一天。古人认为冬至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萌芽,最易吸收外来营养

  • 这个指标高,全身代谢都乱套!4招教你降低

    有1个身体指标,它的名字很难记,但你一定在体检单上见到过它的身影——甘油三酯(TG)。关于甘油三酯的小知识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并列,成为血脂检查的基本项目。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量,还可以固定和保护内脏器官。它主要有两种来源:外源性:肠道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将其转为甘油三酯。内源性:人体肝脏及脂肪,能自主合成甘油三酯。所以甘油三酯的高低,饮食只有一部分原因,即使合理控制饮食,甘油三酯也可能会升高。如果检查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