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郑州启动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开展的重要活动,时间从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作为2025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首场活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同时启动。

  • 春日藤编之旅:一场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近日,春光明媚,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研创中心——汉中市鑫豪藤编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特殊的客人。汉中藤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 城固县各界书画院会员风采|杨华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现代刻字研究会成员、汉中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石门印社理事、城固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汉江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城固县各界书画院副院长,荣获城固县‘文化宣传先进个人’奖,书法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

  •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畲乡民族风 带旺人气添机遇(探访·民族特色很时尚)

    蓝圆聪介绍,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己正致力于将这一技艺带入校园、社区,传授给年轻一代。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蓝景芬说。

  • 地方戏积极探索演出形式,展示非遗魅力 沉浸式演绎  请观众“入戏”(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演出中,她还主动举手“入戏”,为主角张生和崔莺莺的婚礼献上才艺表演。去年首演以来,该剧小剧场版演出获得好评。今年春节前后,该剧再次改编后进驻武汉地标晴川阁景区进行实景演出。大约每10分钟便有一次邀请观众“入戏”的情节。2006年,梨园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高净值人群也开始大规模收藏艺术品,央视对此进行了报道。银行对艺术品市场的动态监测,及时调整评估结果,有效确保抵押物的价值与贷款额度匹配。此外,建立艺术品抵押贷款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必要的。除了金融属性,艺术品对于高净值人群还有着情感和文化方面的意义。

  • 赏花游带动文旅新消费

    赏花胜地热度高《报告》指出,赏花游受众面广,专项调研数据显示,超九成消费者对赏花表现出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度。31至40岁客群以43.8%的占比成为赏花游主力,19至30岁的客群以38.9%紧随其后。赏花游正在形成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增量。

  •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乡村综艺?

    近几年,乡村综艺悄然走红,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综艺“新宠”。福建21岁青年杨馨仪觉得,如今年轻人之所以热衷“追”乡村综艺,还在于节目编排上的“故事性”。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乡村综艺?调查显示,95.9%的受访青年表示看了乡村综艺后,对乡村的印象有所改变。

  • 贵州台江:“村BA”又开场嘞!

    日头刚偏西,“思州战鼓”震得群山响,两万球迷早已把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球场围得水泄不通。4月13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启动仪式暨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台盘村活动正式开场。歌舞暂歇,浙江来的2024年全国“村BA”得分王孙航登场,郑重地把篮球送给了当地的娃娃球友。

  • 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这种被观众称为“古风相声”的表演,实则是剧场独创的“沉浸式相声剧”。“Z世代”张倩是这家相声馆的“老粉”,每周从不缺席。

  • 广西柳州——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跟着味蕾去旅行)

    2022年,广西柳州螺蛳粉文旅特色品牌宣传推广活动还获评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  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例如广西的螺蛳粉,其味道主要来自酸笋。

  • 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唐宋名画 走入《洛神赋图》的数字画境(解码·文化数字化)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形式,让观众“走”进古代书画,沉浸式感受文物承载的厚重文脉。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说。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

  • 2025年电影清明档以3.78亿元收官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清明档票房以3.78亿元收官,总人次928.4万,总场次140.3万。

  • 陕西镇巴首次发现史前遗址 将镇巴历史提前3000年

    记者8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镇巴县碾子镇对“三普”点进行复查时,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是镇巴县首次发现的史前遗址。“三普”资料记载,镇巴曾经有汉代、宋代墓葬,但还未曾发现过史前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镇巴的历史提前了3000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 浙江海宁盐官春潮引客来 错峰游助古城“破圈”

    连日来,在浙江海宁盐官古城-潮乐之城,“春潮+乾隆”的IP联动,吸引民众错峰游。盐官古城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吸引游客春日“下江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盐官被网友誉为“宝藏春游古城”,古城门口“潮墙”更是频频“出圈”。

  • 非遗、科技、IP激活清明春旅新活力 沉浸式创新体验让文旅消费一路“繁花”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赏花”相关搜索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2.2倍。赏花市场需求火热,这个清明假期,各地以“花”为媒,为游客带来了各式沉浸式新场景新体验。

  •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 清明假期活动丰富多样

      从红色旧址上追思追忆,到山水花丛间踏青赏春,清明时节,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清明假期,“红飘带”接待省外游客占比超30%。延续近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山轧蚕花”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拉开帷幕。  清明假期迎来出游高峰。

  • 浙东唐诗之路的文旅密码

    张环宙《浙东唐诗之路文旅融合的范本建构》一书,作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中的一部,体现了浙江文化研究持续深入的新进展。如何从唐诗之路找到文旅融合的“钥匙”,如何从价值、空间、文化、旅游、服务、生活等维度“重构”浙东唐诗之路,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样本,作者给出了基于扎实研究的思考。

  • 陕西省社促会丹凤文化交流创新行活动在丹凤县竹林关镇举行

    3月29日,由陕西省社区文化建设促会、西安市慈善会主办,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政府承办的“觅游桃花仙谷·演绎丹凤朝阳”陕西省社促会丹凤文化交流创新行活动在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举行。

  • 新疆民众与游客共度肉孜节

    尼亚孜说,购买糕点的不只是本地民众,还有很多外地游客。按照新疆此前公布的2025年节假日放假安排,3月31日放假1天。近年来,新疆游客接待数量连年攀升,每逢节日,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与新疆民众一起庆祝。

共有32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