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 二十四节气| 中医养生之“冬至”
详细内容

二十四节气| 中医养生之“冬至”

1703213579904011.png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太平御览》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阳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冬至。”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因此又叫“日短至”。而冬至又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一天,也是阳气始生的一天。古人认为冬至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萌芽,最易吸收外来营养发挥其滋补功效,所以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好时段。


北吃饺子--“白天最是时光短,花饺入汤暖夜长”


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起因为民间有传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由此饺子也流传至今,所谓“白天最是时光短,花饺入汤暖夜长”。冬至节令在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了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南吃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是冬至”


中国南方地区,冬至常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用自磨的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此俗在江南尤为普遍,真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是冬至,并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养生食疗
推荐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医认为食物可分为“四气五味”,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食物的四气五味搭配得当则有益健康。由于冬令气候趋寒,所以中医认为,冬季忌吃寒性、生冷黏腻的食物,宜吃温性或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品,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比如选择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鱼类、猪肝、羊肝等肉类,炖煮或炒熟趁热食用;选择核桃、芝麻、燕麦、豆制品、糯米、枸杞、大枣、桂圆、芝麻等,磨粉或煮熟趁热食用;选择韭菜、木耳、大头菜、莴苣、薯类等,煮熟或炒熟食用。


1
南北杏枇杷叶炖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300克、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蜜枣3个、枇杷叶15克、生姜3片,枸杞子、食盐适量。

功效:润肺止咳、平喘。

适应证:适用于气温波动较大而致呼吸道不适,或平素有咽干咽痒、喉咙痛、痰多、大便干结等症状的人士。


2
海底椰炖老鸡汤

材料鸡半只、海底椰干品25g,玉竹15克、生姜3片。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生姜温中和胃,鸡肉益气补虚。

适应证:在秋冬干燥季节,多饮此汤,可滋阴补虚,止咳润燥,适合大众食用。


3
圆肉杞子炖乌鸡

材料:乌鸡半只(约750克)枸杞子15克,桂圆肉20克,红枣6枚,生姜3-5片,食盐适量。

功效:滋肝养肾、养血安神。

适应证:乌鸡具有补虚劳赢弱、养血益精的功效。此汤适合于癌肿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体质虚弱者。湿热体质者不宜。


4
洋参淮山炖乳鸽

材料:乳鸽1只  西洋参片15克   淮山30克  红枣4个  生姜1片

功效:清补益气、健脾养血。

适应证:癌肿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气阴不足者,症见体倦少气,懒言,咽干口渴,或干咳或痰带血丝等。


5
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

用料:水鸭(约750克),石斛10克,生姜5片,陈皮1瓣。 

功效:石斛、水鸭均为甘凉之品,有滋阴清热功效。加入理气健脾的陈皮,能增强中焦运化之力。

适应证:适合于平素易口腔溃疡、大便干结、放疗后口干舌燥、吞咽疼痛的人群食用。


冬至养生穴位推拿


冬至节气穴位养生以“驱寒扶阳”为原则,推荐养生穴位为至阳穴和腰阳关穴,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此穴,并作圈状按摩每次5分钟,每天2次。


1
至阳穴

1703213684168362.png


定位: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穴位含义是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故本穴为阳之极,可助脾阳除湿热,治疗黄疸、胁肋疼痛、四肢重痛。本穴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胸背痛。督脉循行脊中,本穴属督脉,故又可治疗脊强。


2
腰阳关穴


1703213765224644.png


定位:俯卧,在腰部,于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之,约与髂嵴相平。
作用:祛寒除湿、舒筋活络。主治腰骶疼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冬至养生艾灸


冬至护阳气,艾灸最适宜。冬至一阳初生,用艾灸的方法来顾护阳气,如隔附子饼灸、隔姜灸、督灸、温针灸、麦粒灸等,可起到强身防病的目的。现为大家介绍可以在家中自我保健的麦粒灸


施灸方法:1.选择舒适体位,标记穴位并用75﹪乙醇棉签消毒,先上后下施灸;2.选三年以上的精细艾绒(治疗效果最佳),把艾绒轻轻揉捏成麦粒大小;3.用中指蘸清水将相应灸位弄湿,并将艾柱放到穴位上,用线香点燃艾柱,感觉热时迅速拿走或用指甲压灭,继续施灸,每穴灸3~7壮,隔天灸一次。

选穴:

1.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能培元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是人体防病保健四大穴位之一。

冬至养生穴位推拿


冬至节气穴位养生以“驱寒扶阳”为原则,推荐养生穴位为至阳穴和腰阳关穴,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此穴,并作圈状按摩每次5分钟,每天2次。

            1703213915550096.jpg


补脾经100-500次


位于拇指螺纹面。

操作者用拇指在穴位上旋推或向心(向上)推,可以补益脾气。



1703214007230182.jpg


运板门100-50次


位于拇指螺纹面。

操作者用拇指在穴位上旋推或向心(向上)推,可以补益脾气。


1703214108574388.jpg


推肺经100-500次


清肺经能清肺血热,化痰止咳。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气喘,面白,自汗,畏寒等症。


1703214164157895.jpg


补肾经100-500次


手掌小指的螺纹面,将孩子小指伸直,由指根推向指尖为补,称为补肾经。


1703214238748920.jpg


揉二马100-500次


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关节后陷中。


冬至养生穴位敷贴

三九帖
“冬至当属九”,冬至当天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时节,风寒之邪最盛,所谓三九时节人体阳气潜藏,此时借用辛散温通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可起到疏散风寒、疏经通络的作用。冬至日亦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初动之时,此时行穴位贴敷以顺应时节的升发之性,有助机体阳气的生长,温阳固表。三九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穴位贴药疗法,也是夏季“三伏贴”的延续,在一九到来之时,将不同作用的三九贴膏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达到增强抵抗力和防病治病的效果。


1
适应症

属冬病冬治的方法,运用穴位敷贴疗法达到祛除病邪和预防多种疾病的目的,该治疗方法适合于一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的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胃肠疾病,包括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妇科疾病:如因体内存在寒邪所导致的宫寒、痛经、不孕等;
骨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其他:如平素体质较虚弱,表现为四肢怕冷、手足发凉及失眠多梦等。


2
禁忌症

不适宜人群包括孕妇、2岁以下的幼儿,以及患有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高热的患者。对于疤痕体质,以及患有各种皮肤病,贴敷的穴位表面有破损者,也不适合应用三九贴,否则可能加重皮损症状。


3
注意事项
贴敷当天尽量避免洗澡,因药贴取下后,对皮肤仍有后续刺激作用。
贴敷期间不宜吃生冷刺激食物,因为贴敷的药物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冷食会削弱药物的温阳作用。
如贴敷期间有不适感,应立即取下,用温水冲洗,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冬至养生功法


第二十二式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主治:手足经络寒湿,臂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难,颈肿,咳嗽,腰冷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时之间,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又拳轻轻按膝。如此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来源:中医保健科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