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 睡前2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中医提醒:粽子难消化,这些人最好少吃

    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 说起粽子,它是一种使用糯米为原材料,用粽叶包裹并煮制而成的食物,属于中国传统节庆食物。由于粽子的口感非常好,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即使没有过节,很多人也喜欢吃一些粽子。但是,由于糯米的黏性比较强,很难被机体快速消化,还会导致体内的湿气过重。因此,建议睡前2个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人,吃粽子也有讲究。哪些人吃粽子容易导致湿气重?一、消化能力差人群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讲,一定不要吃粽子。本身粽子的黏性非常大,食用之后就会使人出现

  • 不要轻信!“六一”重要提示!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到2019年,这一数据下降为50.2%,但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又上升为52.7%。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正是因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近视群体,市场上不断涌现大量的“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并使用“康复”“恢复”“缓解眼疲劳”“降低度数”“提升视力”“

  • “抗癌病毒”以毒攻毒,首次展开人体试验

    日前,一种实验性的“抗癌病毒”首次被注射到人类患者体内,开启了针对人类的首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有可能会为医学界找到另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这种被称为“Vaxinia”的抗癌病毒已经在动物身上进行了成功测试,可以缩小动物体内的实体肿瘤。有100名癌症患者参与到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中Vaxinia是一种“溶瘤病毒”(“OVs”,可以杀死癌细胞的病毒)。它在自然界中被发现,后经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以进行抗癌症实验。研究发现,这种病毒可以感染并杀死癌细胞且不会伤害健康细胞。此外,该病毒也能够更好地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癌症。动物试

  • 万万想不到!吃饭时换个顺序,差距竟然这么大……

    大家都关心每天吃什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吃饭的顺序也很重要,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也更多关注血糖变化。那么,吃饭顺序到底哪个先哪个后?不同人群又有何差别?一起来看↓1进餐顺序如何影响血糖?众所周知,碳水化合物对血糖贡献最大,而我们的主食——米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人们以往传统的进食顺序:先吃主食,然后再吃蔬菜或者肉类,最后喝汤。但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优先进食主食(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会骤

  • 炎炎夏日,脱去这些谣言的“科普”外衣

    ◎本报记者 陈 曦  网上与健康相关的消息层出不穷,但真假“科普”让人难以分辨。它们或是出自某网友的“另类”解读,如负压病房会让患者呼吸困难;或是流传于朋友圈的“温馨提示”,如金针菇含甲醛;或是出自专业期刊的“研究成果”,如咀嚼能力强不易患老年痴呆、喝牛奶致癌……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5月这些假科普真谣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喝牛奶致癌? 真相:无可靠科学依据,牛奶仍是健康食品  “牛奶以及奶制品致癌”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日前一篇名为《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相

  • 半月板损伤了怎么办

    一、什么是半月板  半月板是膝关节间的半月形软骨板,内、外两个半月板分别覆盖于骨上端两髁关节面上,加深了关节面,使股骨和胫骨的内、外髁关节面更适应。两个半月板前方有膝横韧带相连。内侧半月板两端间距较大,呈“C”形,边缘与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外侧半月板两端间距较小,犹如“O”形,外侧半月板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  半月板加深了胫骨平台的关节窝,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膝关节半屈曲位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时,两块半月板滑动不协调,就会使半月板夹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受到急剧的研磨、捻转而撕裂。一

  • 你的“午休”概念需要更新了:闭上眼就在修复大脑

    原标题:午休不一定非要“睡”着“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午休不仅能让身体得到放松,还能修复大脑神经,提高应变和记忆力。不过,如果你没有时间午睡,或者因为各种原因睡不着,安静清醒地闭目养神,也能达到充分休息的效果。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德泉、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夏公旭告诉你闭目养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养神”养的到底是什么。闭目养神脑电波和睡着一样小时候,最煎熬的事情就是妈妈强迫我们午睡,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人一到中午就犯困。人们

  • 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会传入国内吗?

    截至2022年5月24日,世卫组织已在包括英国、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15个国家和地区记录到了9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据悉,不少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对猴痘感染者实施隔离措施或进行密切监测。对于这一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多位专家明确表示,他们认为猴痘疫情并没有大规模暴发,人们不必恐慌。资料显示,猴痘病毒于1958年在猴子身上发现,因此得名“猴痘”,致病率和致死率都相对较低,在被发现后尚没有造成过全球大流行。针对本次多国出现猴痘疫情,红星新闻专访了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流行病现场调查专家常荣山,他指出,

  • “绿茶水疗法”!简单护肤亦高效

    原标题:“绿茶水疗法”!简单护肤亦高效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杨上上  绿茶?现如今这个在网络上含有多重隐喻的词语并不太受女生欢迎,但是绿茶水疗法却实实在在是女生们简单高效护肤的一个秘籍。近日,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朱慧兰就向记者介绍了这个“绿茶水疗法”:“不少皮肤粗糙、色斑暗沉、有黄褐斑等困扰的女性,使用这个方法护肤后,均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皮肤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绿茶水疗法”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朱慧兰说,其实很简单,核心就是用绿茶水敷面。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先用纱

  • 比生孩子还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皮肤病,如今瞄准你的爸妈

    若要问哪种疾病最能折磨人,或许带状疱疹可以排上前十。这种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经常被人这样描述:针扎的痛,刀子刺肋骨的痛,让人痛到怀疑人生。然而,这种病又恰恰没有特效药、特效医疗手段进行处理,患者只能一边忍受着非人的痛苦,一边只能自己找各种办法让自己不那么难受。这种疾病,就是带状疱疹。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会影响神经跟皮肤,虽说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出现带状疱疹,但只不过有3/4的带状疱疹发生在45岁之后。带状疱疹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通常感染这类疾病

  • 康养资讯 | 为什么各国都有自己的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作为国家卫生政策已经有百年历史,第一个膳食指南出自于瑞典,于1968年提出的。在此之前我们叫它膳食目标或营养目标而已,还没有称之为膳食指南。自1968年有了第一个膳食指南出台,美国1977年,我们国家1989年。每个国家均选择一个具有本国人口文化特色的食物指南图形,来打造本国的营养传播和教育战略的重要标志,我们国家是宝塔。为什么要制定膳食指南,为什么各国都具有自己国家的膳食指南呢?这里的原因非常多,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88%的国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营养不良和疾病负担,这些营养不良和疾病负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和

  • 多国相继报告!已发生人际传播,世卫组织重要提醒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92例猴痘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并称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随着监测范围扩大,世卫组织预测,全球猴痘病例可能进一步增加。多国相继报告发现猴痘确诊病例以色列卫生部21日发表声明,该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患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日前从西欧返回以色列。该男子在与国外的猴痘患者接触后,出现症状就医,并被确诊。荷兰卫生大臣21日表示,荷兰已发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当地时间21日,德国首都柏林出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柏林卫生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密切接触者并对病

  • 周虎子专栏:饮食是有记忆的

    饮食习惯从小养就,舌尖味蕾烙上了记忆,伴随着的一生。我在陕西关中农村长大,虽十六岁出了乡关,可至今口味还迷恋着家乡的吃食,喜欢咬锅盔夹青辣子,喜欢那浇汤面的醋酸,虽不排斥鱼鳖海怪和西洋大餐,但久不咥面则心里发慌,难受空落。有人言饮食是有记忆的,难怪。习惯从小养成,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深远,处事风格,饮食习惯等。当今找对象也讲究原生家庭的家风和人品三观,确有道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秉性中包含饮食习惯。吃饭是一项长期细琐的实务,不可小视。习惯食面的陕人去南方,偶而食些鱼虾海鲜可以,久之则水土不服。

  • 央视:大健康将代替药物治疗!

    央视:大健康将代替药物治疗! 【编辑:张洁】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 5.19龙王泉”富硒水的探秘之旅“直播花絮

    5月19日上午10点,汉滨融媒记者于龙王泉公司开展“富硒水的探秘之旅”直播活动。2016年公司创始人在秦岭南麓龙王山下发现一处富硒水源,经权威机构多次检测,该水源水质富硒、富锶,高偏硅酸、含锌,达到国家复合型优质矿泉水标准,被相关专家认定为目前全国流量最大的富硒水源。公司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一直致力于富硒产品的生产研发,在技术水平、执行标准等方面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多项专利,先后多次获得“安康特色产品”、“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等荣誉。2020年被汉滨区科技局授予汉滨区科技示范企业。

  • 男子间断咳嗽、发热,竟是TA藏在肺内三年

    近日,53岁的张先生(化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伴有发热10余天。想着是“老毛病”了,张先生并未在意,自己服药物并就诊于当地医院,没想到,症状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一查,竟然是TA惹得祸。张先生说,他也曾多次就诊于多家医院,医生每次都按“肺炎”诊断进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可过不了多久,上述症状又再次出现,而这种情况已经有三年之久,张先生非常苦恼。而这次发病,他不但再次出现咳嗽、发热,同时有右侧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于是,张先生来到西安医学院一附院进行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

  • 优质服务,你更满意,我更努力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创优的道路上永无止境,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改,严于律己,努力提升。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在照护患者的路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身着一席白衣肩负南丁格尔使命,将爱与温暖传承。时间飞逝,转眼间在医养中心工作已近半年。还记得刚入科室看见众多瘫痪在床,插满导管以及痴痴呆呆的老人时,作为一名新入职护士,在能力与经验双重欠缺的情况下,内心是多么的无奈与伤感,我不知该如何做好这些老人的嘴巴,能够及时告知医生身体出现异样之处以便能够及时诊治,也不知该如何做好医生的眼睛,及时告知老人的病情变化

  • 老年人有“疫苗犹豫” ?“应接尽接”十分必要!

    老年人有“疫苗犹豫” ?“应接尽接”十分必要! 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期,起点新闻、第一新闻记者在部分新冠疫苗接种门诊采访时了解到,与全人群相比,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群体疫苗接种率偏低。一些老年人的“疫苗犹豫”主要来自于自己有基础疾病能否接种?接种疫苗是否会出现副作用?针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这些问题。起点新闻、第一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叶峰。老年人接种疫苗十分必要能有效减少感染重症病死率Q老

  • 睡前“葛优躺”玩手机有隐患 这四种常见手机病你知道吗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长期玩手机对身体有诸多伤害,已经成为大众公认的事实。因为疫情原因,居家的人增多,手机也成为依赖品,尤其是睡前玩手机更是普遍现象。对于很多人来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靠在床头刷手机、看电视,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但是在惬意的同时,这样看似“舒服”的姿势,实则容易引发四种疾病。 5月17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赞工院区综合外科了解到,四种因睡前看手机产生的疾病正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病例1拇指肌腱炎和颈椎病50多岁的张女士因为脖子和大拇指酸痛以及活动受限,来到沈阳市

  • 看看你的血管是否亮起“红灯”

    各位早上好欢迎收看西安发布丨“早安·西安”今天是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十八)从2011年起,每年5月18日被设立为“血管健康日”,旨在呼吁国民重视血管健康,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本期《问诊一线·小布健康》邀请到了权威专家,和您一起关注血管健康那些事儿。本期节目看点:1.“血管健康日”发起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提出一个观点:人与血管同寿。我们如何才能保证自己血管的健康呢?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患有血脂异常,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发现血管问题?3.很多广告经常会提到吃什么食物,喝什么饮料可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