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新年开新局,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也就是说,今后,所有家长必须“依法带娃”了。从“家事”到“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教育领域的重磅法规,也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但家庭教育具有私密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当“家事”上升到“国事”,该如何尊重家庭教育的自身规律?立法的意图,就是为“促进”家庭教育而进行的“指引”和“赋能”。指引,是

  • 初中成绩需要稳在第几,才可能“稳上”高中?资深教师给出理由

    导语:高考和中考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点,现在中考的重要性比之前大,因为某政策断送了孩子的高考路。因为高考分流政策已经把一半的学生挡在了大学校门之外,学生们必须在初中脱颖而出,否则就没有机会去上大学。初中成绩需要稳在第几,才可能“稳上”高中?资深教师给出理由想要顺利考上高中,学生们在小学就要打好底子了。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基本还是学习基础知识,但是同学们肯定还是够不能放松,因为越是基础的知识越需要稳固,否则将来到了高中之后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现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家长们心里也明镜似的。如果孩子上了

  • 陕西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12月30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省教育厅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下发通知,明确我省将从规范招生入学、规范课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 规范招生入学,公办、民办同步招生且独立招生 不得混合招生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对民办学

  • “搜题软件”下线后如何整改?不妨听听家长们的诉求

    除了首要考虑主要的学生受众,不妨也多听听家长们的诉求,毕竟它也是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帮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明知拍照搜题软件存在一些问题,但在看到暂时下线的消息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没错,此类App针对的受众主体是学生,但在实际生活

  • 越大越叛逆,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这样做关系更亲密

    大家好,我是大壮哥!最近有家长咨询大壮哥关于孩子叛逆的事情,这位家长也简单描述了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征得允许之后,大壮哥就以这件事为案例,和大家聊聊与成长期的孩子如何正确沟通。其实这件事带有很大普遍性,孩子越来越大,在家长心中就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听不进去家长的话,甚至和家长、老师唱反调。其实这些是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表现,也是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受自己控制了,所谓的“逆反”表现。当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或者家长心理不适的时候,大壮哥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进入这样的教育误区。一、打击孩子很多时候家长觉

  • 须有学籍才能减免3000元保教费

      近日,该网友到小区幼儿园咨询孩子入学相关事宜。园方表示,孩子入学需缴纳保教费、伙食费、园服费等费用共计约9000元,因属于春季入学,无法享受相关补贴政策,要等明年9月秋季开学才能进行保教费减免。“我认识其他两个小区的宝妈,他们也是春季入学,却可以享受减免政策。”该网友对幼儿园的答复心存疑问。  对此,洪山区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9月1日起,洪山区有30多所民办园正式转为新型公办园。新型公办幼儿园优先招收所属小区的业主子女,有富余资源的可招收具有洪山区户籍的适龄幼儿,仍有资源的可招收持有

  • 毕业生就业 | 各地各高校已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累计提供岗位信息近2000万条

    教育部昨天(12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虽然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但是目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持续开展“24365校园招聘服务”,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会同12家社会招聘机构已累计发布岗位信息近2156万条;会同有关部门直接举办专场网络招聘活动10场,累计提供各类岗位80多万个;各地各高校已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举办校园招聘活动4万多场,累计提供岗位信息近2000万条。  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

  • 女生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后患上抑郁症,家长告学校失职获赔37万

    5年前,自从读初二的女儿在学校发生不愉快随后患上抑郁症后,关女士就与女儿所读学校数次对簿公堂。先是因学校转款30万元给女儿治病,学校将关女士告上法庭要求偿还借款;后是关女士反诉学校失职才导致女儿患病,要求学校予以赔偿。12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关女士处得知,关女士12月初终于拿到了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法院出具给她的民事判决书。“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了,认为老师的不当言语是导致小美患病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认为学校存在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情形,负有管理失职责任。”关女士说,最终法院判决学校赔偿他们377291.

  • 家长被学校“瞎折腾”?这是形式主义层层传导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上学后,又重新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这话可不只是自嘲,而是无数家长的感同身受。这几天,笔者被一位吉林洮南家长的吐槽给气笑了。笑过之余,又不免流露出一丝苦涩。这年头,哪个家长还不是学校的“老工具人”了?这位吉林洮南家长呼吁,减少非必要、非教学任务进校园。“短短几个月,我们家长和孩子收看了1次消防的直播、下载了1次反诈骗App、进行了1次‘小手拉大手’打疫苗、看了1次爱眼日的视频、关注过几个公众号、注册了1个消防的什么东西、家长扫了2次雪等,频次太高,而且对家长的考核过严。”最搞笑的是,吐槽

  • 『突围2021』年终策划③丨教育双减: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下一代

    教育双减: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下一代■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我们需要“双减”的最终理由,其实是“救救孩子”。今年夏天,网络上流传着一位14岁女生留下的遗书:“快乐的初一,我都是玩命扛下来的,哪还敢奢望什么魔鬼初二初三……中国人爱说小孩疯掉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可明明是家长把成绩看得过重。”虽尚未经证实,为人父母的我当时还是心头一凛。在教育“双减”政策落地5个月后,依然有人在哀鸣培训机构的式微、就业者的离场和重新就业之艰难。但很少有家长去细想:在曾经的校外培训盛宴中,孩子们获得了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 与年老的父母难相处,怎么办

    度过了“青春期遭遇更年期”之后,三十而立的年轻人可能没想到,在与年老的父母相处中又面临新的问题。  有的学霸青年一路超越旁人,却处理不来和父母的矛盾;有的职场青年表面光鲜亮丽,家庭状况却一团糟;有的新手爸妈拜托上一代帮忙带娃,育儿理念却南辕北辙……随着父母迈入老年,两代人因为生活习惯、性格和观念的不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矛盾。  退休后的母亲,所有缺点“封印”全部解除  柴倩倩今年31岁,3年前博士毕业后在上海一所高校任教师。从小聪明勤奋的她,不曾在升学和求职道路上遇到太大的挫败,带给她最多烦恼的,是

  • 致参加2022年陕西省研考考生的一封信

    各位考生:  2021年的这个特殊的冬天,感谢你们和我们一起,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一起迎接2022年陕西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研考)的到来。  在研考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在经历长时间辛苦备考的最后关头,我们特别理解各位考生的紧张、焦虑,特别容忍你们的吐槽、批评,特别感谢大家的理解、宽容。毕竟,在全省特别是西安市疫情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在西安市全城严格管控、多个区域被划分为中高风险区、管控区的背景下,走出家门、走进考场这样普普通通的举动,对于不少考生而言却是“山重水复”。  但是,考

  • 教育部:超99%家长称学校未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12月22日,教育部召开“办实事 见实效”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会议围绕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所谓“五项管理”,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在今年1-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五个专门通知,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管理分别做出规定。“‘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举措。”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从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三方面作出了

  • 初一女生把数学卷答成语文卷,妈妈哭笑不得:怕数学老师看到

    “作者借线条ABCDE和点O,极具讽刺地写出了人一生就像题目中的线条……”一段标准化的语文答案出现在一张数学试卷上,近日,吉林市民苏女士把女儿的一张试卷发到网上,引起热议。苏女士拍摄的视频中,一道角度计算的几何题下,规规矩矩地写着“答”,后面的内容却是:“作者借线条ABCDE和点O,极具讽刺地写出了人一生就像题目中的线条,早就有‘规范答案’,正如别人‘成功的人生’,无论你这线条解法多么具有创意,他们只在乎你对不对,并不是好不好。”该视频迅速在网络引起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展开了争论。有网友认为“这个女孩有超

  • 研究生是越来越难考了吗

      问题1  “考研热”为何高烧不退?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位增长,2020年为341万人,2021年为377万人。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的报考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考研热”高烧不退,其原因何在?  多重因素导致考研持续升温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崔玉  考研是本科毕业生重要的职业发展路径。近年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上升,远超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上岸”(即考研成功)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考研依然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逐渐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迹象。  “考研热”有一个重要的社

  • 南京一男大学生打女生耳光,抢占座位后骂道“你犯不犯贱”

    学校到处都是人群密集,少不了磕磕碰碰,互相礼貌谦让,才能共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然而总有些人做不到身为学生的基本礼貌,嚣张行为令人愤怒。因为占座竟公然打女生耳光?11月1 日,一条男生打女生耳光的视频,在网络上发布,网友纷纷口诛笔伐。据了解该学生是南京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没有那么冲动易怒,会理性分析自己的鲁莽行为带来的后果。可这名学生的所作所为,让人对大学生改变了看法。事情发生在学校的食堂,饭点学生会聚集,食堂免不了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大家都礼让,井然有序保持着和谐。占座的现

  • 教育部: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21日指出,“双减”工作实施以来,由于很多的老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给老师增加了一些新的负担。教育部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资料图:教育部。富宇 摄教育部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有教师反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以后有什么办法来缓解这个问题?吕玉刚介绍,“双减”工作实施以来,由于很多的老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确实

  • 教育专家:培养“厚脸皮”的孩子,长大后日子不会太苦

    不要低估“厚脸皮”的孩子。他有勇气放下面子。虽然他被嘲笑了一段时间,但他可以让路越走越宽。——萨姐  最近和邻居肖敏聊天,得知她的孩子被老师批评过一次。后来,孩子一直很不愿意上学。  “我家脸皮太薄了。我不能听说他不好。当我说的时候,我会变得不开心。如果我给他一点面子,他会崩溃的。”  “上课就是读课文。结果,他不小心念错了一个词,开了个玩笑。他整天焦虑、紧张甚至悲伤得满脸通红。”  “平时也很容易害羞。我不能让事情过去。真让人担心!”.  她害怕孩子脸皮薄,敏感脆弱,经不起打击,遇到困难只知道逃

  • 山东艺考个别考生带手机拍试卷上网?官方:已查清部分事实和当事人,正进行后续调查

    12月2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通报,12月19日,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笔试)过程中,该院监测发现疑似个别考生违规携带手机拍摄试卷上网的情况。对此,该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目前已会同相关部门查清部分事实和当事人,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表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事关社会公平公正,我院坚决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对考试舞弊事件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欢迎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提供考试作弊线索,我院举报受理电话0531-8

  • 私立学校将在2年内全部转公?教育部作出回应,家长鼎力支持

    今年是教育体制波动较大的一年,前有高考改革为“3+1+2”模式,后有针对中小学的双减政策,如今已经临近年底,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没从这些教育改革中缓过神来。双减政策缓解当前教育内卷形势,学生及家长均为受益者双减政策下,很多中小型补课机构纷纷停业倒闭,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大企业,也只能被迫转型,新东方就已经开始把广告打在了编程培训方面,但依然有一些机构企图钻空子,在打击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依然冒险继续招生,赚取家长钱财,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很手足无措,不知是不是该继续给孩子补课。教育部为了安抚家长,也为了表明坚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