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轻松照护好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受家庭规模小型化、少子化、空巢化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最基本的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受到严重冲击。在老年人口中,失能老人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尽管政府出台诸如长期护理保险、家庭养老床位等政策措施对失能老人给予更多关爱,但目前他们的居家养老仍面临诸多困难。虽然今后市场化的上门服务会有较大发展,但如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服务,受护理人员总量不足、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面临的困难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认为,要轻松照护好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必须树立康复护理的新理念,加快推广适宜的康复护理器具。 完全失能老人日常生活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基本是“不见天日”。就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都是躺在床上“吃喝拉撒”,不但老人不幸福,也没有基本的尊严,同时护理难度大。就大多数家庭而言,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少子化,居家护理失能老人任务艰巨、困难重重,最大难题是难以保证按《护理标准》规定的每两小时内翻一次身(即使再孝敬子女夜间也难以正常翻身,不按时翻身老人容易生褥疮)。同时由于老人躺在床上很难为其洗脚,身体重的老人、身上插管子的老人也不易搬运,其洗澡、外出活动均很难,由此形成“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老人卧床,全家惆怅”的局面,往往搞得全家人“筋疲力尽”,同时老人也没有幸福感甚至没有尊严。 我们正常人基本是四分之三的时间处于站立或坐立,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卧床。站立或坐立时腹部压力比胸腔的压力大,肠子下垂。卧床时,腹部的肠子必然向胸腔方向回流,使胸腔体积减少,压力增大。有数据表明,卧床时的氧气摄入量比站立或坐立时减少20%。而氧气摄入量减少,其活力就会下降。基于此,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其生理机能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呼吸系统看,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其肺泡扩张和横膈膜运动受限、肺容量减少、气道内分泌物储留、咳痰困难,易引发低氧血症、沉淀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从运动系统看,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其肌肉骨骼和关节运动受限、活动机能下降、身体运动困难,易引发肌肉肌腱骨骼废用萎缩、关节挛缩等;从循环系统看,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其静脉回流受抑制、均等回流量维持困难、活动耐久性下降、血量受阻、创面愈合迟缓,易引发静脉血栓症、肺栓塞、褥疮等;从消化系统看,失能老人长期卧床其胃肠运动受抑制、肠管麻痹、肠蠕动运动消失,易引发气体消化液储留、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及便秘等。 另外,长期卧床如不及时翻身,其器官容易粘连,也容易产生静脉血栓。有数据表明,完全失能老人平均存活期为36个月,离世原因多为卧床不经常活动导致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以及器官粘连而产生的“并发症”。因此,照护失能老人要把对静脉血栓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作为护理的重中之重。 要照护好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特别是做好静脉血栓以及并发症的预防,首先必须转变护理理念,要将传统的单纯护理转变为康复与护理相结合,把长期护理和康复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单纯护理,而是康复护理。要实现康复护理,就必须加强对失能老人的康复锻炼。失能老人的康复锻炼主要是被动“运动”,这就需要借助“运动型”的康复护理器具让失能老人“运动”起来。 有组织的把失能老人的康复锻炼作为养老护理的重要工作,这也是日本和欧美等国家30年的宝贵经验,不仅可以减少老人的患病率、减少住院并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而且可以大大延长老人寿命。从现实看,只有把康复贯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开展康复护理,才是对失能老人真正的尊重。 要通过全方位的康复护理,让失能老人回归到健康时的状态——该坐的坐起来,该站的站起来(甚至走起来),由躺在床上“吃喝拉撒”,改为在床上坐起来“吃喝拉撒”甚至离床“吃喝拉撒”。 要想让失能老人在床上坐起来“吃喝拉撒”以及实现康复护理的目标,首先应选择适合失能老人使用的床。据调查,目前90%的失能老人住在普通板床上,有的是1.8米的大宽床,极不方便护理,更不可能实现康复护理。因此,要实现康复护理必须首先让失能老人用上康复护理床(床本身要成为一种康复器具),通过使用合适的康复护理床,轻松实现以床为中心进行康复运动和康复护理。 我们认为,最简单的康复护理床要具有最基本的三个功能: (1)床能起背落腿,老人在床上能像椅子一样能坐起来(防器官粘连,也便于护理时能坐在床上“吃喝拉撒”); (2)能抬腿和曲腿(防静脉血栓); (3)定时自动翻身、手动随时翻身(防褥疮和器具粘连)。 目前,许多家庭用的双摇护理床多数只有起背和抬腿功能,没有落腿功能,更没有定时自动翻身的功能,这种床只能称之为护理床,而不能称之为康复护理床。 在上述最基本的三个功能基础上,如再有脚和腿部上下往复运动功能(防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这种床可算是中档或中高档的康复护理床。如再有带轮椅离床功能或在床上能够站起来或躺着行走以及带有按摩或远程监测等功能,应算高档的康复护理床。 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而言,康复护理床的定时自动翻身功能最为重要(养老机构因有专人服务能够做到两小时内翻一次身,而居家养老即使再怎么孝敬的子女也难以做到,特别是夜间更难做到),但翻身方式也很重要。据调查,目前康复护理床翻身方式主要有直板翻身、滚动翻身、气囊翻身、悬空柔性翻身四种。后三种翻身方式人体不易下滑,老人相对会比较舒服,床的价格往往较高;直板翻身人体易下滑,床的价格往往较低。因此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最好不选择直板翻身的床。目前市场上直板翻身的康复护理床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床体三分之二处翻身,不容易对老人胳膊造成挤压;另一种是从床体中间翻身的床,翻身时容易挤压老人胳膊,这种类型的床一般不宜使用。 目前看,带轮椅的康复护理床比较理想,可以随时很方便地推老人离床活动,加大了老人的活动空间,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及其尊严必然会大幅增加(当然,如使用不带轮椅的康复护理床,再配备移位机,也可以实现离床活动的目标)。 来源: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