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财经
  • 财经观察:银发专列撬动文旅消费大市场

    3月15日8时45分,2025年京津冀首趟银发旅游列车载着452名旅客从天津站缓缓启程。针对旅游列车老年游客居多的特点,京津冀银发旅游列车推出了多项适老化服务。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文旅消费需求的释放,银发旅游列车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 智慧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或达14555亿元

    近期,围绕智慧旅游,不少地方发布新的政策举措或推出新服务。在政策加持下,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4555亿元。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我国经营范围包含“智慧旅游”的各类企业共计1952家。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起施行—— 中小企业“钱袋子”更有保障(锐财经)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日前公开发布,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现行《条例》自2020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依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完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2024年共处理投诉4.8万笔。

  •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99亿元,同比下降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357亿元,同比增长2%。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释放三大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被视作货币政策“风向标”,货币政策措辞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趋势。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例会还提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而上季度例会的表述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 LPR连续5个月不变 降息窗口或二季度打开

    两个品种LPR均维持前值,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谈及LPR后续的下调空间,王青认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预计二季度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此外,今年LPR报价还有可能在政策利率保持稳定的同时单独下调,或LPR报价下调幅度高于政策性降息幅度。

  • 股权投资赋能民营经济

    业内专家表示,股权投资对民营企业的赋能,不仅是资本的注入,更是资源、能力和信心的全面提升。其次,股权投资不仅带来资金,还能带来资源和专业支持。最后,股权投资能够增强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战略竞争领域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提升股权投资赋能民企发展的积极性。

  • 2025年第三批、第四批科技金融业务出具推荐函企业的公示

    根据《西安市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工作指引(修订)》规定,现对获得2025年第三批、第四批科技金融业务推荐企业进行公示。

  • 外资“净增持”释放三重信号

    笔者认为,这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数据背后,是外资以实际行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集体投票,释放了三重信号。上述数据也在告诉外资,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外资的增持,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投下“信任票”。外资“净增持”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就是中国资产对全球资金的“磁吸力”进一步提升。

  •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理财

    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理财的故事。不仅如此,多家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方案以及资产配置策略。  业内专家表示,现阶段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挥的作用,在理财投资等方面应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建议。

  • 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税费优惠 超六成惠及民营经济

    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相关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5870亿元,占比达60.4%。  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民营经营主体活力。税收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增速比全国企业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彰显 助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其中,股市成为拓展财产性收入、助力消费的重要抓手,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彰显。“《方案》提出稳住股市,有助于形成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助力经济增长。”今年1月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步拓展债券ETF。

  • 常态化严打股市虚假“小作文” 力斩荐股黑产利益链

    一直以来,股市虚假“小作文”、非法荐股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权益,削弱市场公信力,这些行为都是资本市场严打重点。非法荐股形式多样化监管持续严打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荐股、股市黑嘴等非法证券活动。近期,广东证监局联合公安机关查办了一宗新型非法荐股案件。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 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 “数读中国” 五组税收数据看经济运行新亮点

    编辑:金文婕审核:王仕伟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 利好因素叠加 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潮起

    看好中国资产的外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之中。2月份以来,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政策重心将进一步向提振消费、促进科技创新等方向倾斜,有助于延续中国资产重估的动能。

  • 多家大中型银行存款利率倒挂 个别银行一年期利率反超五年期

    近期,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愈发明显。继多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出现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也相继出现了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其中,个别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反超五年期。

  • 超千亿元险资私募证券基金“在路上”

    为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监管部门在政策层面持续创新,批准险资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等方式进行长期股票投资。首期参与试点的机构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双方联手出资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额度500亿元。

  •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2月份CPI和PPI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2月份CPI和PPI数据。2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2.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2月份CPI中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6%,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3%。

  • 今年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释放稳增长信号

    “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释放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总体来看,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另一方面,今年我国逆周期调节需求上升,政府举债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大将成为推动宏观经济稳中求进的有力抓手。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