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每个区域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力单元。如何激活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孙涛垒说,每项原创性技术的成功转化,都可能引发重大技术变革,带来巨大社会及经济效应,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2022年,山西将其列入首批省级重点产业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外商加码投资布局向“新”而行 2024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今年1月6日,大众宣布与小鹏汽车携手打造中国最大的超快充电网络,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浪潮。对于中国而言,外资持续流入,带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开放水平的提升。
黑龙江北安农村商业银行于2025年3月1日起调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此前的1.95%降至1.85%,降幅为10个基点。湖北省多家农商行也于3月1日起调整部分存款产品执行利率。值得一提的是,2月份,多家中小银行已陆续下调存款利率。
新加坡到访中国的游客达到11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预计,新加坡在华企业未来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将稳健增长。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日前发布《年度全国商业调查》显示,在受访企业中,已有一半在华设立业务分支,同时在有计划进行海外拓展业务的企业中,约有四分之一考虑将在中国设立业务机构。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是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针对性信贷产品支持、中长期资金支持和跨境金融支持。
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创新涉企行政复议审理模式、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各地各部门持续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创新执法模式,积极推行柔性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太仓市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立即对这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情况属实。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见证了民营企业在创新道路上的坚实步伐。“这些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根基,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产业生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8.5%。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正迎来新的政策机遇。
近期,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政策创新不断激发消费活力。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各地纷纷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今年以来,海南积极通过发放政府消费券,激发离岛免税市场活力,一季度计划发放离岛免税消费券超2亿元。
2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各地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超过5000万户,授信超过10万亿元。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近7万亿元。
记者2月24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海洋传统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开年以来,消费贷市场升温,多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有的降至“2”字头,甚至有银行推出利率“团购价”。 银行开启消费贷“花式”营销 近期,各家商业银行轮番开启消费贷“花式”营销。 专家分析,多家银行降消费贷利率,也是为了更好对接“焕新”消费热潮,预计今年有望继续发力。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如何影响环保行业企业的现金流,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项目多依赖政府财政支付,而化债政策将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改善流动性,有助于减少环保企业的应收账款,改善现金流情况。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尽快出台2025年版鼓励目录《行动方案》提出要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再次,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不断降低。随着技术突破、人才累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一个持续发展、动能强劲的中国,成为外资眼中的“香饽饽”。
记者19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法国《回声报》17日发表题为《中国科技企业的振兴超乎预期》的文章说,中国科技似乎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电子游戏方面,中国公司游戏科学开发的《黑神话:悟空》在短短6个月内销量突破2800万份,跻身有史以来最畅销的30款游戏之列。
“六小龙”出海全球科技圈近期以来,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多家杭州科技创新企业,引发全球关注。网上网下,杭州“六小龙”声名鹊起,这座长期以数字经济、电商平台等见长的城市,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带来的激烈变革期,再度成为焦点。“六小龙”的出圈,还在于科技强市助力产业超前布局。
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看,“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的。眼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着实不小。在这样的状态下,“5%左右”是一个充分估计困难、实事求是的目标,也是一个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
“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拿出好状态,迈出新步伐,神州大地上活力奔涌,高质量发展气象日新。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
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补短板、锻长板,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推动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就要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提高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为实体经济输送更多养分的同时,金融血脉自身也将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