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蛰养生做得好,一年不往医院跑!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了蛰眠的动物。 此后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所谓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仓庚就是黄鹂,所谓“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再过五日,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鸠,即今之布谷,所谓“鹰化为鸠”,指《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而到了秋天,鸠再化为鹰。《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 惊蛰过后,这就是俗称的“春困”,但不要任由孩子早晨睡懒觉,如果过晚的起床人体的阳气不能很好的生发,日久会对孩子的成长健康造成损害,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孩子才能有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春季万物复苏,在室外适当运动,可以使孩子精神愉悦。但是不要带孩子去做一些太过剧烈的运动、或晚一些刺激惊险的游戏,带孩子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惊蛰节气中孩子的情志调摄,要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少一些管束、少一些课业的负担,让孩子的心情保持轻松愉悦,帮助孩子茁壮的成长。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体表,皮肤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往往日上三竿而睡意未消。 然而,睡懒觉并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应当夜卧早起,清晨保持放松、舒适的衣着打扮,在户外信步漫行,帮助阳气升发。 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人体脏腑的阳气及运动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入春后应当积极加强锻炼。多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活动,以畅通气血,舒畅气机。 年老行动不便者可以趁着明媚的春光,多到公园、森林等处慢行或者远眺。 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此时人体的肌表虽然顺应气候转暖而开始舒张、疏泄,但抗寒能力相对较差。加之气温乍寒乍暖,必须注意保暖御寒,防止感冒。所以“春捂秋冻”还是有道理的。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时还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少吃酸味食物。 甘味食物包括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甘味”除了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在这类食物中,首推山药和大枣。可以将大枣放入粥中进行熬制;或是将滋补平和,补脾胃、益肺肾的山药放入粥品中与冰糖一同熬制,一锅浓浓的冰糖山药粥既甜味十足又易于消化,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此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 《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作“二三月易食韭”,就是说葱、生姜、韭菜、蒜苗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类似的食物还有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等,在疏散风寒的同时,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出现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油炸食品)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可适当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薏苡仁、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香蕉等。 惊蜇时期草木生发,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生发”期。此时要注意禁食“发物”,以免旧病复发。发物其实也是食物,不同的是,有些人吃了这些食物很容易引发某种疾病或者使已得的疾病加重。 惊蜇期间,对于体质虚弱、过敏体质或者有慢性病者来说,以下几种发物都是应当坚决避免食用的:猪头肉、羊肉、韭菜、荠菜、香椿。 说到“唤醒身子”,其实这里有两个点要讨论的。 首先,很多人会说了,唤醒这种事儿,每天不就两次嘛,早上睡醒,还有午觉睡醒,顶多再加上时不时打一个盹儿,撑死了一天四次,还需要讨论么?其实不是。 这里是说的唤醒,唤醒的是人体气血,不是睡觉的人。人的蛰伏是睡觉,气血的蛰伏,是滞涩。 中医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我们保持一个姿势或者一个动作久了,气血就容易滞涩不行,停于局部。 久了就会出现各种肌肉、关节酸痛等不适症状——比如睡觉、比如长时间伏案工作——这些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唤醒气血,以免瘀久成病。因此,唤醒气血,包含但不仅仅是“叫人起床”。 其次,唤醒气血,其实也还是一个比较粗线条的说法,人体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有机体,因此,唤醒人体,实际上包括唤醒精、气、神三个方面。 形体的“蛰伏”在于肌肉筋骨的僵硬,气的“蛰伏”在于倦怠无力,神的“蛰伏”在于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三者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比如形体肌肉僵硬的时候,气肯定也有倦怠;气机倦怠无力时,神也容易困倦,因此唤醒气血时,一方面要有所侧重,比如长时间打游戏的人,是形体“蛰伏”而精神亢奋,同时也要有所兼顾。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方式,来聊聊形气神,都该怎么唤醒。 形体之“蛰伏”,在于筋骨与脏腑。筋骨我们之前的文章有提过,要保持一种“虚而不屈,动辄愈出”的状态。 什么叫“虚而不屈”呢,这里的虚不是指虚弱,如果虚弱了很容易就“屈”了。 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中心,肌肉成风帆状结构,前后左右肌肉力量均匀,人体才能直立,这个时候,由于相对的肌肉力量均等,实际上每块肌肉基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虚”,而这种“虚”,气血才能运行顺畅。 但是当我们保持一个姿势久了,比如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这个动作人体往前倾,人体不是水平垂直的,必然有的肌肉伸展。 有的肌肉发力收缩,长时间保持这样一个姿势,受力的肌肉必然出现气血瘀滞的情况,这个如果不能及时疏散气血,慢慢就会出现劳损,局部僵硬疼痛,甚至都可以摸到一粒一粒的“结节”。 要说说唤醒气,大家就得先明白什么是气。简单来讲,气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原动力。
用一个不严谨,但在养生保健基本能说得过去的类比来说,我们可这样认为:唤醒形体是指放松局部得肌肉、骨关节组织,而唤醒气,则是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脑部供血供养。 气不足的人,我们称之为气虚,往往出现有气无力、体力下降、精神倦怠等情况。这其中又有真气虚和假气虚的不同。 真气虚是这人真的体质虚弱,元气不足,体力比别人差;假气虚则是我们长时间坐办公室工作,或者睡一觉,这时候气血运行缓慢,人体气的总量不虚,但是实际在运行的气不多。 绝对气虚需要请医生诊治,服用一些补气的药物治疗,而相对气虚,就需要我们去唤醒了。 这里说的神,也有两个层次,一是精神头,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情绪状态,比如总是觉得倦怠嗜睡、懒做低沉,这个跟气有一定联系,但也有神这一层面的因素,故在这里补叙。 人之精神情绪,与外界之信息有莫大关联,尤以声色两者最为明显。光线强者,人较为精神、兴奋,光线弱者,则人容易低沉、倦怠。 有的朋友早上总是睡不醒,闹钟吵醒之后闭上眼睛又能睡着,或者虽能强行起床但十分难受,这种情况在睡觉前不妨打开窗帘,次日早晨阳光照入,自然神能住见兴奋而人容易醒来。 倘若家中阳光不足不妨设一床头灯,闹钟响后即随手开灯,也有同样作用。在办公室也是如此,工作时昏昏欲睡者,可适当调整办公室灯光。 此外,颜色上也可做些文章,可以多使用些红色、黄色、白色等明亮的颜色,增加光彩。 音乐亦有类似作用。五音角、徵、宫、商、羽,角入肝、徵入心,两者曲调较为欢快,能鼓动心肝风火之气,令人欢快愉悦,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放些相应的曲子。 但重金属、摇滚类的曲目不宜太多,此类曲目躁动太过,反而令人烦躁。 神的另外一个层面,在于心性方面。很多人烦躁倦怠,干劲不足,源于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不足,诸事皆非我所好,俱为烦恼事,自然不会有劲头。 这种情况,需得好好反思梳理,寻找自身所热爱之事,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辅助,此古人所谓格物、修心的功夫,非技巧可以解决,需得大家一生修炼了。 最后,我们再回归到“惊蛰”两字上来,以上讲的都是“蛰”的内涵,那么“惊”字有何讲究呢? 天地欲惊醒蛰虫,需要以雷,雷者阴阳震荡之至也,这就要求我们在唤醒的时候要“到位”。形气神三者蛰伏各有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务必做对,才是到位。 气不足而觉倦怠,许多人习惯伸伸懒腰,做做拉伸,但并不觉得能有多少缓解,这是因为拉伸对心肺有氧锻炼不足,做不到位是也。 健脾补气血。 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而且随着气温回暖,一些细菌开始活动繁殖,所以惊蛰时节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此时,多吃梨,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 梨既可以生津润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本草通玄》还记载,吃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因而,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中医认为它药用可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 由于梨有寒性,一次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更不可以多吃,那么对于这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雪梨加上红枣做成雪梨炖红枣食用,不但消除了寒性,还可使功效大增。 1、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2、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 3、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 4、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5、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6、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因此雪梨炖红枣具有补血防气血亏,调养气血之功用。 用料:红枣、冰糖、雪梨、枸杞 做法: 1、雪梨削皮洗净,去核,切小块待用。 2、红枣洗净,剔去枣核。 3、枸杞子冲洗干净待用。 4、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雪梨和红枣。 5、开大火炖煮至开锅。 6、然后加入冰糖并搅拌均匀。 7、转中小火继续炖煮30分钟。 8、最后放入枸杞子,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 来源:派林大药房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