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家公司IPO同日被否 业内:监管层首发审核趋严4家公司IPO同日被否,一时在资本市场引起热议,这一审核结果也被冠以“史上最惨”之称。9月13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在当日上会的7家企业中有超过半数的公司首发未获通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审核结果反映出监管层在首发审核方面存在趋严的迹象。 四公司IPO被否 4家公司同日首发被否,这在此前审核中并不常见,然而,这一场景却发生在了9月13日。如此,9月13日也被市场戏谑地称为首发上会企业的“黑色星期三”。 9月1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关于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71次、72次会议的审核结果。然而,审核结果却有些“惨不忍睹”。除去上会前夕取消审核的泰和科技外,审核结果显示,当日上会的7家企业中仅有3家通过首发审核,包括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恒通”)等在内的超半数剩余4家企业皆被否决,首发被否率达到57%。这也意味着这4家企业在筹划已久的闯关事宜上失利。 具体来看,首发被否的企业分别为世纪恒通、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广信”)、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纬电子”)、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业软件”)。其中,世纪恒通以短信、彩信、音乐彩铃为主要形式为用户提供手机报、音乐等移动增值业务,此外发展了电子优惠券、积分兑换及车友助理等新型电信增值业务。湖南广信则从事绝缘纸板和绝缘成型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赛纬电子主营业务则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次锂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铝塑复合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另外,智业软件主要从事的是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设实施与后续维护,以及与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配套的硬件集成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拟登陆创业板的4家被否公司归属净利润规模普遍不大。以世纪恒通为例,2014-2016年以及2017年1-6月,世纪恒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05亿元、2.52亿元、5.24亿元和2.5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1983.72万元、2054.31万元、3527.21万元和2534.89万元。湖南广信在2014-2016年以及2017年1-3月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05亿元、2.14亿元、2.33亿元、6176.99万元;同期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分别约为1721.26万元、2179.54万元、2267.81万元、405.26万元。 首发审核趋严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审核结果从一定层面上透露出审核趋严的迹象。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确实很少出现这种首发过半被否的情况。张弛具体介绍道,出现这种情况除与公司自身因素有关以外,也从侧面释放了一个信号,监管层在审核上有趋严的迹象。对于此次首发审核的结果,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则以“这是2015年IPO重启以来,上会企业未获得通过的最多的一天(9月13日)”来形容。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网不完全数据统计发现,今年6月、7月、8月以及9月以来,首发上会企业(除去取消审核)分别为40家、53家、23家、23家。首发未获通过(含暂缓表决)的企业分别为11家、7家、4家、5家 ,首发未通过率分别约为27.5%、13.21%、17.39%、21.74%。 纵观此次被否的企业,证监会发审委询问的问题则包括公司独立性、同业竞争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等问题。诸如,发审委向赛纬电子提出的问题涉及公司第一大客户又是第一大供应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许小恒看来,这一问题主要考查该公司对单一客户过度依赖而影响其未来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再如,湖南广信实际控制人魏冬云控制的新邵广信与发行人共用锅炉,发审委对此也提出了相关问题。“发审委主要关注独立性问题。”许小恒如是说。 “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是否充分、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合理、发行人是否具有独立性、公司是否规范运作、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是IPO申请被否的主要原因。”许小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实际上,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严控审核质量和风险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首发企业而言,监管层把控力度在现场检查中可见一斑。此前,证监会发言人高莉在9月1日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通报了2017年上半年IPO企业现场检查及问题处理情况。彼时,高莉表示,现场检查共涉及35家企业。检查后,已将2家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线索移送稽查局,通过现场检查,持续向市场传导监管压力,其间有13家企业提交撤回申请。 给市场敲响警钟 在知名财经评论人布娜新看来,虽然IPO提速,但证监会审核的标准并没有放宽。审核趋严将给予市场敲响警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审核企业为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其中,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71次会议上,共有3家企业进行首发审核,不过,3家拟上创业板企业“全军覆没”,无一审核通过。 对此,张弛坦言,利润比较低、小体量的企业上市将越来越难。 布娜新认为,这个并不乐观的审核结果也充分给正在准备IPO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敲响警钟,存在问题一定要积极清理,保荐机构的内核部门更要把好关。发行人一定要打消带病上会的侥幸心理。一定仔细排查自身问题,积极改进。 在许小恒看来,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被否数量较多与创业板IPO财务门槛低于主板与中小板等因素有关,许小恒称,创业板市场的定位是专门协助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因此更加注重公司的信息披露,在具有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三高”特征的创业板所带来的巨大造富效应面前,各中小型企业难以无动于衷,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蜂拥而至,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能够上创业板存在涉嫌过度包装甚至造假的可能。虽然创业板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创业板上市企业需要符合高成长性。“部分企业急于上市而忽略了上市后企业的基因特征和成长性,因此,对于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拟上创业板的企业来说,被否的概率比较大。”许小恒坦言。 编辑: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