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声古调·华阴老腔》荣获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工艺美术类优秀奖
陕西文化产业网讯(记者 阎丹君 任晓彤)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神形兼备。它是一种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也是一种民间常见的中国古老传统艺术。
2006年,泥塑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传承。然而,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泥塑却与别的泥塑有所不同,关中泥塑所用材料是关中地区特有的一种天然胶泥——红黏土。此土粘性极强,不需外界支架支撑便可塑形;泥土柔软、易捏、无杂质更能轻松雕刻出人物细微的表情与动作。并且,在塑制过程中手工艺人充分吸收了城乡民间文化与自然造化,尤其在塑造关中特色文化与人物中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泥塑艺人王磊是西安市著名非遗传承人。幼年时就聪慧的他,对绘画、泥塑、砖雕等民间工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过人的天赋。在他手里的红黏土经过一筛、一浸、一砸、一揉、一搓、一捏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泥塑作品。一件好的泥塑作品,不仅能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特性更能深入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展示其浓烈的生活气息。出生平凡的王磊用自己不寻常的双手,塑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关中民俗风格泥塑。在他作品中的那些精犷豪爽且饱尝人生艰辛的关中农村老人,脸上如刀刻般的皱纹、手上拿着的“古老物件”,唤醒了很多人对已逝岁月的集体记忆。
一个没有传承的民族是悲哀的,非遗就体现的是对生命、生活创造力的关注,对历史与未来的关注。保护非遗的根本目的是“守护精神,传承文明”。就非遗的传承而言,年轻一辈的加入为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思维与创造力。王磊的泥塑作品中除了大量的关中民俗题材以外也不乏一些充满新时代元素的作品,他设计出了很多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珍贵的老爷车》等等。对于王磊来说注重手艺和技法提升的同时,重视非遗的生存与发展,这点更为重要。
刚过而立之年的传承人王磊,是著名的关中泥塑大师仇一凡先生唯一的弟子。他虚心学习着仇大师的思想、艺术、人品,他不着急出名也不忙着推销他那些栩栩如生的泥人。他对记者这样说道:“再等等,等自己做出更成熟,更有艺术性的作品再考虑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