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自媒体 >>自媒体 >> 中小学要统一换教材, 对此你怎么看?
详细内容

中小学要统一换教材, 对此你怎么看?

【热议】中小学要统一换教材,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对此你怎么看?

妈咪帮  帖子详情
  • 阅读 2159
  •  
  • 分享 3
  •  
  • 评论 1
 
  
  • 来自教育部最新要求:今年9月起,中小学将统一换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 如此规定,首先受影响的便是学校教学——不仅要面临近40%的全新教学内容,教材中更有一项近乎专为教学设定,那便是: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记者上周调查了解到,今年西安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和初一新生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将全部使用教育部编写的教材。部编教材在课本内容、外观样式方面都做了调整。

    据了解,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仍是“一纲多本”,2004年新课改后各地陆续开始编撰更符合当地教学水平和特色的教材。拿语文教材来说,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大概有人教版、语文版、湘教版、长春版、苏教版、教科版、冀教版、西师大版、沪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等10余种。目前西安市使用的多是人教版或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也有部分使用苏教版。“近年来,不少地方版教材频频被挑刺,语文选用课文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部编教材实际上是要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西安曲江二小校长闫丽娟接受采访时表示。
  • 1、特点:新教材对老师要求更高
    “部编教材实际上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兼顾课内和课外,语文老师要像研读阅读理解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收集与名著有关的研究、赏析资料,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西安高新一小语文老师方贤姿介绍,而语文老师也需要用心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满足教学需求。
  • 2、准备:提前培养阅读习惯 做读书型家长
    西安高新一小语文老师郭蕊称,部编本语文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家长以身作则,做读书型家长、学习型家长,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读书。为孩子选择一些适龄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书,多与孩子有意识地谈论书中的内容,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十分有助于他的主动思考,并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 3、小学教材: 一年级新生先认“天、地、人” 倡导亲子阅读
    刚参加完部编教材培训的郭蕊老师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来说,“教材回归传统,把汉语、汉字放到第一位,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有助于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教材还降低了写字要求,提高了识字数量,采用多元化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郭蕊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课文。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许多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了。“新教材加强了古诗文的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新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倡导亲子阅读,对家长提出的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
  • 4、中学教材:新教材“换血”近40%
    语文:变成16K大版,对书写要求更高。西大附中赵颖老师指出,新教材的新主要体现在单元主题更加清晰,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而一个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布更加合理化。
    道德与法治: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政治老师张宏亮因参加前期教材的审读、试教和国家级培训,对教材的接触更为透彻。他最大的感受是新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
    历史:突出中国梦和公民价值。“历史新教材突出了中国梦、公民价值,所有历史故事选编体现了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等一些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刚刚经过新教材培训的西安三中中学一级历史教师吴怡说。
  • 对于此次中小学要统一换教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到底这么做是不是合适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声音~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