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媒汇
互联网原创内容生产商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调查报道并没有死。”
在新京报历时一个多月的深度调查报道《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刊发后,有媒体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确实,在优质调查深度报道越来越稀缺的当下,新京报的坚守表现,让人看到了报人的精神和灵魂,虽然零星,但依旧闪闪发光。
在这篇上万字的调查报道中,新京报复原了雷姓自闭症少年从出走迷失,辗转于医院、派出所、救助站,最后被托养中心送至医院死亡的全过程。
文章发出后,影响深远,不仅让当地托养中心的违规现象得以曝光,更是警醒了相关方面,使救助体制的完善与否,再受重视。
随后,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对救助管理机构站外托养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这正是媒体的调查报道价值体现,也是新京报等媒体的坚守意义所在。
当然,它也值得来自业内的广泛称赞,甚至被拿出来与孙志刚事件相提并论。
当年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通过陈峰详细的采访,使社会公众了解了事件的真相,也促成了国家有关收容法规的废止和更为人道的救助规定的出台。该篇深度报道被业内广泛认为堪称当代新闻史上的经典,成为一代传统媒体人新闻理想的灯塔。
十多年来,理想有所退潮,所幸依然有接棒者。
奢侈的深度调查
还记得近几年印象深刻、影响深远的其他调查报道么?一时间,还真答不出来。仔细想想,或也能想出那么寥寥几个。
南都记者卧底替考、财新揭秘谷俊山及其家族的商业王国、疫苗之殇,也就这么几家媒体还能生产出此类调查报道。
一个事实是,现在做深度调查报道,对于媒体机构和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以新京报的该篇《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来说,报社先后派了两拨人,并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采访。
而财新揭秘谷俊山及其家族商业王国的系列文章,则是记者王和岩历时近半年的调查,还等待一年多,才最终面世。
这种报道所耗费的人力、精力当然还有财力,都是普通媒体难以承受的。更何况,在近几年纸媒介质逐步被抛弃的背景下,彼此陷入生存困境,休刊、广告下滑、人才流失等等利空消息不断,又何谈资本去搞调查报道,吃力又不讨好。
就拿新京报这篇报道来说,线索并不是其独家的,而是由原南都记者姜英爽运营的公号“大米和小米”上曝光的,只是“期间很多记者来做选题,但是都收到命令回去了”。
一方面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深度调查监督式报道的确存有很大困境,另一方面,这种调查报道的性价比太差。京华时报深度调查部、华商报深度调查部、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版组等的陆续解散,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事实。
最终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深度调查记者眼看着创业型媒体人纷纷转身离去,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会再作深度了(不在种地,更多是炒菜),但他们有些人确实赚钱了;另一方面,调查记者所坚守的传统媒体,已经无法像以前一样,撒一把钱派一个深度调查团前往现场打捞事实——大佬们不愿意这样,大佬的大佬们同样不愿意。
当然,这并不是某个记者或媒体的过错,而是国内传媒业转型期留下的艰涩泥泞的车辙——深度调查还在路上,只不过跟着走,却崴了一脚的泥。
此外,指望自媒体人士做深度调查报道,更不现实。相对于传统媒体机构来说,自媒体人士更缺乏足够的精力、财力来支撑这种深度调查。况且与传统媒体人有新闻理想向往相比,大多数自媒体人也缺乏相应的动力。少数的,光靠理想与冲劲,一来没有采编权,二来也走不了多远。
黄金时代过去
这已经不是纸媒的黄金时代,当然也不再是调查报道的黄金时代。
王宝强离婚案的明星八卦,微博宕机,微信上各种10万+;咪蒙类的鸡汤、毒鸡汤,吸粉迅速,传播力广;以及一篇震惊体标题的三俗信息,都能拿到广泛点击转发。
但到了调查报道这里,则没那么乐观。新京报的《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在公号上的阅读数据,不及那些情感娱乐等营销大号,花了接近一天的时间,才达到了新媒体从业最直观的评价标准:10万+
另一层面上,这也可能只是媒体圈内的自嗨。
碎片化、浅阅读,这都局限着调查报道的传播广度。对于不少人而言,新京报的这篇报道其实就是一篇社会新闻,在短平快的阅读习惯下,很快就会被其他热点所取代,很难能达到传统媒体人对这篇报道的认同与共鸣。
换句话说,只有那些真正从事过调查报道,并经历了调查报道高开低走现状的传统媒体人才能明白,这篇调查报道的可贵之处:调查取证之难,刊发登报不易等等。
他们以点赞、转发来向朋友圈展示着,自己依旧留恋着当初心中那份新闻理想。作为已放弃坚守的他们,这是唯一还能做的。
新京报的一篇深度调查报道,虽说在媒体圈造成极大的涟漪,让人看到了调查报道的价值。但正如对于那些吃瓜群众,热潮一过,便很快遗忘,追逐新的热点而去,对于业内,或也是如此。
虽然共鸣,虽然情怀,虽然理想,虽然认同,但摆在眼前,还是商业效益为先。种地,更何况还是深耕,是那么的吃力、辛苦,不如炒菜来的讨巧以及实惠。口上、心中对新京报坚守报道的态度给予赞赏,但落到自身,还是算了。坚守,理想还是让别人来吧。这种心态,在圈内应该来说很是普遍。
放弃内容,纸媒什么都不是
但内容为王,才是纸媒的本来模样。
新京报再次证明这一点,尤其是在民政部紧跟发出通知之后,此篇调查报道,也被媒体工作者看成一种集体荣誉,广大媒体人在转发时,仿佛都带着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看,这就是有深度为王的内容啊!
是的,深度调查内容仍是被需要的,这是新闻从业者的杀手锏。
此前背靠《成都商报》、背靠成都传媒集团的红星新闻,刚杀入战场没几天,便很快打出名声,凭借的正是其冲在了调查的第一线,拿出了独家采访的重磅信息。金正男涉嫌被谋杀、武昌火车站面馆杀人事件,再加上此前的穿山甲公子、大理客栈老板猥亵女游客事件等等报道中,都能看到红星新闻对内容的极度渴求。
而之于媒体机构,由优质内容而带来的影响力变现应是最佳方式。
新京报、财新等正是这么做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便认为,不管环境怎么变化,新京报等纸媒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是有非常高的社会价值的,至于经营方面的商业价值,这是另一码事,但可以预料的是放弃那些高品质的报道,纸媒将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他表示,尽管纸媒的内容品质难以直接变现,但打造出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延伸到新媒体产业或其他产业变现,也就是拐个弯变现。新京报正是明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明晰面对困境下的突围之路,所以无论传播形态和渠道发生何种变化,无论生存困境有多大,至今没有放弃过对新闻内容生产的努力,确立以优质报道为核心竞争力。
很明显,当下信息繁杂、大多缺乏增量、严肃新闻匮乏的传播业态中,需要更多像新京报《一个自闭症少年的死亡之路》这样的深度调查报道。虽然这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但依旧需要有人坚守。
问题在于,谁来坚守。
你说呢?
更多热门文章
新生的红星新闻,生猛的感觉久违了,请保持坚挺!
观察|竟然有人认为深度调查报道会消失!
总理记者会,什么样的记者能获得提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