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城:广州为何富甲一方广东人坚毅、知变善变和达变的敏锐。我想,正是广东人这种精神品质铸就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穿越历史长廊我们看到: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是广东人,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是广东人,中国第一个电影导演郑正秋是广东人;改革开放中,广东最先在农村中实行联产责任制……,从这一个个第一,不难破解广州为何富甲一方的内因。 至于外因,从地理环境来分析,广州也有独特优势。 广东位于中国的最南部,北依逶迤的南岭,南临浩瀚的南海,南岭(又称五岭)是广东最主要的山脉,横亘在粤北和湖南,江西两省之间以及广西的东北部。位于粤、湘交界的石坑崆山,海拔1902米,成为广东的最高峰。由于五岭万山重叠,在地面上把广东、广西和中原分隔开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两广又称之为岭南、岭表、岭外。广东南面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广东沿海,不仅有肥沃的平原和鱼盐之利,而且海岸绵长,海岛罗列,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自汉代以来,广东的徐闻、合浦(今属广西)就是海上的交通要道,特别是从东吴至南,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至广州。此后,广州一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口岸。 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 由于广东的地理位置很有利于发挥对外贸易的优势。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广州就是一个内地与海外货物交易的集散地;在广州做生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 经济发达成就了广州思想活跃和开放的人文性格。广州既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大本营,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和大本营。 从风水来解读,山水之格局也造就了广州富甲一方。 广州的风水亮点之一:靠山牢。广州的风水龙脉白云山系形成于6000万年前,广州四周的地质都是以坚硬的砂页岩为基础。所以在坚实地基上的广州,很少受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破坏。 广州名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说,“广州治背山面海,地势开阳,风云之所蒸变,日月之所摩荡,往往有雄霸之气。城北五里马鞍岗,秦时常有紫云黄气之异,占者以为天子气。始皇遣人衣绣衣,凿破是冈,其后卒有尉佗称制之事。故粤谣云:一片紫云南海起,秦皇频凿马鞍山。”意思是说,早在秦朝时,广州便是一处风水佳地,连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都担心害怕起来,惧怕“岭南的天子气”,于是让人凿绝岭南的地脉,以此破坏广州一带的“风水”。这一说法在裴氏《广州记》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城北有马鞍岗……地中出血,凿处犹在,增城县有云母冈,日出,照之晃曜”。一直到了元末,秦朝时的“天子气”才显示了出来:根据历史记载,元末,增城人朱光卿兵起,称大金国;广州人林桂芳兵起,称罗平国…… 广州风水亮点之二:依脉而为,定位准确。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曾伟多次在重要场合上介绍说,广州的白云山由三条分脉贯通而下:一是越秀山脉,可称之为“政脉”,省政府、市政府、市委市人大等政府部门均得其脉气;二是瘦狗岭山脉,可称之为“商脉”,中信广场、市长大厦、外经贸大厦、天河购物广场等商贸区均得其脉气;三是五山、茶山,可称之为“文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学府均得其脉气。 此“三脉”之气汇集于东湖公园以北之处,广东省委、广东省人大、广州军区党政军重地等均得其脉气,这里正是广州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所在。 从易理的角度来看,凡山脉之气,逢山则行,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遇桥则通。广州市的人民桥、解放大桥、海珠桥、江湾大桥、海印桥、广州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等路桥正是贯通广州南北两岸脉气之通道。 广州风水亮点之三:明堂开阔,财水会聚。绵延秀丽的白云山作为其“玄武”之靠山,东江,北江和西江,流向也都是指向广州,然后汇集在大明堂中(海珠区、番禺区),溶合成中国第二大流量的河流——珠江。珠江三角洲汇三江。玉带环腰状的珠江流域作为其“朱雀”之水,明堂宽阔广远,传统风水学认为山旺人丁水旺财。商人讲究发财,“水为财”,水的有情灵动造就天然的“招财”的态势。 好风水成就了广州财运。但是不可讳言,老城林立的高楼和高架桥,对老城狭窄空间的住宅楼形成一个挤压的形势,不利于居民的健康和财运。 千年帝脉 ▼ 两千多年来,中国史书对于罕见的"帝龙脉"均有记载入册。 据历载,中国九个大朝代的开国皇帝,全部都与"帝龙脉"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从史记材料上看,白云山龙应该是史上最憋屈的"帝王龙",没有之一! 下面我们来扒一扒这条"帝王龙"的憋屈史。 PS:前方高能,但因为个人色彩过于浓烈,所以大家当成小说看就可以哈!
【千年镇压】 憋屈的帝王龙 ▼ 据广州史载,第一次"帝龙风水"遭受破坏是在公元前221年。 秦统六国之后,有一位术士夜观星象,看出南方有"帝王之气",必出异人。 秦始皇得知后便派疯水狮南下"寻龙",并将其毁掉! 秦王的疯水狮寻至南粤白云山前,终于找到了"帝龙脉"的穴点,便命人挖山凿沟,直接摧毁"帝龙脉"! 上述便是广州史载的大致内容。 按照今日来看,白云山景泰坑和马鞍山凹地这两处古迹,确实像是断龙的遗迹。 所以我个人认为,秦王"断龙"虽无正史记载,但绝非空穴来风。 不过,在风水上,"断龙毁穴"可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挖山凿沟,顶多能让"山龙"的气脉受伤,想要毁掉"山龙之气"没到移山掘地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我个人认为,若当年秦王别那么狠,一心想灭掉"帝龙",而是选择让疯水狮设计镇压这条南粤"帝龙",秦朝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更加不会出现后来的南越王国! ▼ 据史书记载,当年赵佗拒不出兵,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赵佗手握数十万秦兵,若前去救秦,项羽和刘邦哪能那么容易攻下秦皇宫。 秦灭之后,赵佗便建立了南越国,建都番禺(也就是今日的广州)! 后来二代南越王赵眜,将自己的陵墓建造在白云山"帝龙脉"的结穴位(就是今日广州越秀区的象冈山),希望借助"帝龙之气"让自己的后代能够一统天下。 ▼ 广州越秀区: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可惜的是,白云山"帝脉"的真龙之气,因秦皇的破坏,早已"元气大伤"。 所以南越国历经了九十三年后,最终由汉武大帝一统天下! 而白云山第一代"帝龙脉"的真龙之气,也以南越王墓而终结。
按照风水古籍记载,地球的"时间之轮"分为大中小三个轮回: 分别是1620年、540年、180年。 根据后来故事的发展,我个人认为,1620年的年限,应该也是"帝王龙脉"轮回重生的时限! 第二次记载是在千年之后 当年宋朝国师赖布衣,在江西大庾岭发现一条"帝龙脉"的尾端。于是一路向南,追查到广州,最后断定"帝脉"将出现于广州白云山。 这个被记载下来的传说,也正好印证白云山"帝脉复活"的先兆! 偶像:赖布衣 第三次记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与铁冠道人共游南京钟山,铁冠道人夜观星象,发现广东海面出现了"王气",断定广东必是出现了"帝龙脉",一定要镇压住,不然等"王气"成型,必出大患。 朱元璋是最信风水的(他就因为安徽凤阳的帝龙脉,从乞丐变成皇帝的),听了铁冠道人的建议,马上下诏,命"疯水狮"南下寻龙,很快便找到了广州越秀山。 不过,朱元璋可比秦始皇理智得多,他并没有像秦皇一样命人"断龙",而是选择了镇压。 在风水上,若山龙中出现"帝王脉",那么这个地区必将成为至上的风水宝地! 如果选择"断龙",其实等同于毁掉这个地区的风水。 若仅是设局镇压,就只是压制这个区域别出现"新天子"而已,并不会破坏到这个区域的风水大局! 找到"帝脉"之后,朱元璋便命令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的最高点建造了当年的海拔第一高楼:镇海楼。 目的是要压制"越秀帝龙"永远无法抬头! ▼ 明着是镇海,实际却是镇压住广州的"帝龙脉"! PS:当然,要镇压"帝脉"绝不是一栋镇海楼那么简单,但因史载仅是提及了镇海楼,现在也无从查证布置这个"镇龙局"还有其他哪些建筑。
然后~ 根据正史记载,几乎每一任皇帝都不敢忘记"修缮镇海楼"这项工作! 明朝成化年间,朝廷命广军务提督韩雍重修镇海楼。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命提督蔡经与侍郎张岳重修镇海楼。 明朝崇祯十年,朝廷命广东布政使姜一洪再次修缮镇海楼。 ▼ 清军入关后。 顺治八年,平南王尚可喜先后对镇海楼重修了三次。 顺治十八年,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期间,又大修镇海楼。 ▼ 康熙二十四年,朝廷斥资万金重建镇海楼。(据说,是吴三桂叫尚可喜毁掉的) 当年,新建造的镇海楼,高计七丈五尺,广计九丈五尺,袤计五丈七尺。 ▼ 终于~终于~ 在清末八国联军之后,这条被压制了近五百年的广州"帝王龙",终于起到了历史性的意义! 虽然仅是临时大总统(帝王)~ 但,是他!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 国父:孙中山 新中国成立后: 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4年拨专修款修缮了镇海楼,改名为广州博物馆。 1963年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晋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千年中轴线】 前世今生 ▼ 广州城两千多年以来,不管是战乱还是天灾,都未曾让它"伤筋动骨"。 纠其风水原因,是因为"广州中轴线"一直都是坐山面水,四象齐全! 而且靠的"山",就是上述那个牛逼的越秀山"帝龙脉"。 且从明朝至今,城市的建筑规划一直都在"为龙修路"。
古代中轴线 ▼ 当年朱元璋下令镇压越秀山"帝脉"的同时,也为广州设计了一个非常牛逼的风水布局。 当年修建的镇海楼,除了达到"镇龙"的目的之外,同时也是古代中轴线的起点和最高点。 动图 中轴线背靠越秀山,面朝珠江海,两侧高层建筑对称而立。 目的就是让"山龙之气"贯穿整座城池的中轴线。 从明朝开始,广州城便利用"帝龙脉"设计了这个牛逼的风水局:为龙修路。 而这条长达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中轴线,就是今日广州人气最旺的步行街--北京路。 ▼ 北京路步行街 ▼ 只要去过广州的朋友都知道,北京路步行街可谓"旺到流油",不管是不是节假日,这里从来都是人气爆满!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人家北京路可是旺了---整整两千多年! 从秦汉时期,北京路的位置,就是当年人口最密集的商业中心。 在公元前,最古老的南越王宫就设立在这条古代中轴线上面! ▼ 还有,现在香火最旺的广州大佛寺,也是始建于南汉。 ▼ 秦番禺城古道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南汉御花园、唐清海军楼遗址、明城隍庙等等! 在现经的北京路上,千年古迹随处可见。 ▼ 两千多年来,这个区域一直都是人气爆棚的中心区域~ 你们说,越秀山这个"帝龙脉"牛不牛~ 时至今日,越秀山前,仍是整个广东省府的政脉所在。
传统中轴线 ▼ 动图 广州的城市中轴线到了清末民初,便移动到今日的起义路上。 传统中轴线的风水布局,也是从上世纪初就开始的。 PS:下面部分涉及到ZF,所以风水内容我就不详细解说啦!用动图简单带过就好哈!你们懂的~
中山纪念堂 ▼ 广州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这里原来就是孙中山的临时总统府。 位置便在"越秀山龙"的正前方,也"帝龙"第一个聚气的"龙窝"。 动图 在中山纪念堂的正前方,就是今日的广州市ZF,同时也是"帝龙"聚气的第二个"龙窝"。 动图 广州市ZF ▼ 动图 广州市ZF大楼建成于1934年,位于广州市府前路。 新中国成立后,市ZF大楼至今从未改动过,更在1989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ZF大楼前方的人民公园门口,便是原来广州城的中心原点。 ▼ 越秀山"帝龙"途径这两个聚气的"龙窝"后,直接进入起义路(传统中轴线),冲向海珠广场。 最后利用海珠大桥让"龙气渡海"。 海珠桥 ▼ 海珠桥建成于1933年,也是当年广州建起的第一条跨江大桥,连接着越秀和海珠两个中心城区。 在风水的目的上,是想把"山龙"的路,一直修到海珠区。 目前,海珠区西侧的商业中心区域来看,越秀山的"龙气"一直要走到江南西才结束。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建设规划的落成时间,都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 但是,当年民国对于"为龙修路"的布局,其实并不成功。 站在今日去看民国时期修建的这条传统中轴线,竟然是歪的!!! 扭曲的中轴线 ▼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前半段笔直的起义路自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往下,出现了两个大弯! 据记载,1919年民国政府规划出的维新路(今起义路),是一条直线路段。 可却因为改造拆迁涉及到当年三个"权贵"家族的宗祠和家宅,被层层阻挠,所以才出现了这两个大弯。 第一道弯 是因为民国高官黄志恒的黄氏宗祠,还有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先贤千乘侯祠。 以保护文物为理由,实质是不愿意拆除自家的风水宝地。 第二道弯 是因为要避开广州"第一家族"许氏的聚居地。 民国广东副省长/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 国民党粤军总司令:许崇智 许家的女婿:鲁迅 还有粤剧演员红线女等等,都是当年许氏家族的名人。 由此看来,想拆他们许家的"风水宝地",哪有那么容易啊~ 好好的一条中轴线,就这样被"玩坏了"~ 【重大决定】 ▼ 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布局传统中轴线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八年内战、大饥荒和文革。 在这个过程中,越秀区的风水布局可以说是隔了将近50年的空白期! 到了80年代,其实按照越秀山这个浑然天成的超级格局,若能加入新时代的风水规划,定是如虎添翼! 可是,经历了近50年的"布局"空白期,整个越秀区的建筑早已杂乱无章~ 一个人口高达百万级的老城区,实在是难以在短期内做到大整改! 再加上传统中轴线还是"歪的"~ 所以~ 广州决定 再造一条,新世纪中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