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帮调查|车租裹挟、倒贴跑车……网约车发展背后的司机困境时间:2025-04-23 上周,潮新闻“记者帮”连续追踪了来浙江义乌跑网约车的张师傅签下“以租代购”合同结果倒欠租金一事。(点这里看此前报道)报道发出后,有不少司机向“记者帮”(点击报料)反映,他们也有类似遭遇。 其中,有反映被“以租代购”每月租金裹挟的,也有反映账号流水被公司锁住,还有反映自己倒贴跑车的,司机们都有相同的无奈:钱难挣,解约时还要倒赔一笔钱。 曾经人人羡慕的“月入过万”,为何现在有点难? 司机苦恼:被租金裹挟,每天跑13+小时 行业内赚钱越来越卷 “去年下半年总算是完成履约,现在跑单也没有那么紧绷了。”杭州的全师傅是较早尝试“以租代购”的那一批司机。2021年他通过以租代购的形式入手了一辆市场价15万的油电混动汽车,每月租金是4500元,分三年付清,总价为16.2万。 “当时我了解到同款车型如果单纯租来跑,也要3500元左右,那不如每月多花1000元,跑三年以后车还是自己的。”全师傅说,早些年在网约车平台推出时,他曾经跑过一段时间,平台奖励加上里程运价高,收入蛮可观,对于营运车辆也没有细化的要求。“对比下来这些年则越来越卷。” “首先必须得拼时长,如果只跑八九个小时,扣除成本可能租金都不够还,所以我基本上要跑13到15个小时。”全师傅说,他的车型相较电车开销更大,180块的油两天不到就跑完了,但优势是不需要为了续航和充电而烦恼。“出车后通常我休息的时间就是每跑4小时平台规定的那20分钟,其他时间都在跑。” “累肯定累的,但如果不跑每个月租金就得自己倒贴了。”全师傅说,这三年里他基本上每天都在跑车。“规律的在线时长会提升账号等级,才更有可能派发好单、大单。”不过提高流水光靠磨时长还不够,全师傅说更需要花心思、用技巧。比如,为了提高接单率几乎每个老司机都会注册多个平台。“像我车里会放三台手机,登四个号,尽可能避免空车期。” 全师傅说,也有受到平台制约的情况。“比如你快完成任务了,单子就不来了,这时候我们就会往下沙大学城转一转,再或者是蹲守在地铁和公交难到的地方。”在他看来,新司机面对越来越卷的大环境难以招架,“跑几个月退出,也是常有的事。” 全师傅说,“以租代购”还存在贬值快等现实问题。“像我的这款车型按照非营运大概还能卖到一半以上的价格,但是现在大概只能卖3万出头。”全师傅说,特别是新能源车电池损耗大,电池更换成本高,再加上如今的价格战,“除非是像我这样营运期满后还有家用需求的,其他司机还是要慎重购入。” 公司宣传门槛低、政策好 实则为高成本低流水,退车还要被索赔 “以为是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没想到却是被动的交租合约。”今年2月,唐先生被一则招聘网约车司机的广告吸引,联系上工作人员后,对方告诉他入职不需要任何费用,“是上班模式的网约车,公司出车,月流水9000元即可拿到保底薪资,超过部分算司机个人提成,公司不提不抽。”为了进一步打动唐先生,对方还介绍了不少利好:每天工作时间在8到10小时左右,每个月休息4天,公司派单不需要抢单,绝对能跑到9000元的流水。 然而,开始跑车后,唐先生发现想要突破9000元却格外困难。“我跑了12小时以上,流水居然也没超过三百,这样的话想要达到要求不仅需要一天都不休息,还要把时间拉到起码13小时。” “没单的时候只能等着,也没办法注册其他平台同时接单,流水也是被公司单方面锁着。”唐先生说,想要解除合同时才发现对方将他的支付宝账号绑定了“福汽租交租服务”且无法解约,其中包含了5000元的违章保证金和每个月3000元的押金。 “也就是说我的流水要首先折抵这些费用,再能用作发放我的底薪。”唐先生说,为了解约,最终他赔了2000元,外加跑了半个月的流水也都归对方所有。 “我也被锁了流水,提出退车还要赔6000元。”另一位在义乌跑网约车的顾师傅告诉记者,他被“义乌众联出行”的低押金宣传所吸引,交了1000元租了一辆比亚迪e5。然而车子不仅存在异响,续航也因为电池严重衰减缩水至百公里。“跑两个小时就得充电不说,每日流水也很低。而且进账的流水要先抵扣车子的租金和押金。”顾师傅说,跑单半个月他一分钱没赚到,反而要倒贴钱。 “对于租车公司来说简直是稳赚不赔,租金赚到手,一旦你提前解约,账户流水的钱也是他们的。”顾师傅说,他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引起不少司机共鸣,“但大部分司机都自认倒霉,赔钱了事了。” 各类违约金成行业入门一笔不小的“学费” 业内人士提醒:提高风险意识谨防“割韭菜”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这一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的群体也日益庞大。以杭州为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达到了40.11万人,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244人。与此同时,一季度申请资格证的人数也特别多,达到1.9万人。一边是越来越多驾驶员的加入,另一边,这一赛道的纠纷和困境也逐渐显现。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受行业竞争、淡旺季、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像是“以租代购”等模式本为降低入行门槛的性价比选择,却在部分企业操作下异化为“收割工具”。而那些兴冲冲投入网约车一行的司机,在受到实际冲击后想要退出时,各类违约金和索赔金则成为了一笔不小的“学费”。 目前各类网约车公司五花八门,新司机在签约前可以货比三家,不要着急签约,提高风险意识。另外要确认相关承诺是否在合同里书面化落实,签约时可录音录像。 “像是车子的租金实际上也是浮动的,优惠也可以和公司谈,现阶段车子租金都是在降价的。”他还提到,要警惕账号流水被公司单方面操纵的协议,租金可以采用另外的独立账号扣除,而非和跑车流水绑定。 “行业亟需标准化合同、透明化运营与严格监管,通过法律、政策与行业协同破局。”他说。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表示,当下除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是另一大灵活就业群体,也因此亟待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发布行业风险报告,例如行业动态信息、网约车公司红黑榜,提醒有意从事网约车的个人理性审慎做出从业选择。” 邵斌表示,相关部门应推动网约车平台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平台需对合作租赁公司的经营资质、车辆状况、合同条款进行年度审查,并公示审查结果。司机可对租赁公司服务进行匿名评分,评分结果直接影响企业在平台内的推荐优先级,倒逼企业规范经营。对司机投诉集中的企业,平台应暂停合作直至整改完成。 另外,由于目前网约车运输证(车证)需通过公司代办,易滋生“代办费”“捆绑合同”等乱象。邵律师建议允许司机凭个人资质直接向交管部门申请车证,或授权合规平台(如滴滴、曹操出行)提供代办通道,避免第三方公司介入。而对于多次违规的租赁公司限制其参与网约车平台合作资质。 “倡导由政府主导,依托各方力量成立网约车行业协会,进行常态化普法宣传与培训。”邵斌表示,行业协会可联合司法局、律所定期举办“网约车司机法律讲堂”,重点解读合同条款、保险责任、维权流程等,或制作《网约车司机避坑指南》,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在司机社群传播。针对小额高频的租赁纠纷,鼓励司机通过集体诉讼维权,由行业协会或公益律师团队代理,分摊诉讼成本。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