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事件因何引发大舆情时间:2024-11-12 “8个瑞士卷怎么分?”“我可以吃几个瑞士卷?”近日,“瑞士卷测试”登上热搜,相关“二创”视频席卷全网,形成一场现象级的网络狂欢。而“玩梗造梗”的源头,只是一位全职宝妈博主在某平台发布视频,记录了“吃瑞士卷被丈夫数落”的细节。 近年来在舆论场上,如此“小事件引发大舆情”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看似“芝麻大的小事”,一经网络传播却在短时间内快速发酵、聚集讨论,甚至引发“舆论海啸”。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放大镜”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并应对这种现象? 一 “小事件引发大舆情”并非偶然,而是在网络技术革新、媒体生态剧变之下,“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必然。纵观多起类似事件,不难发现几个特点。 全民“身在其中”。从“小事件”到“大舆情”的演进过程,离不开你我的“阅转赞评”,离不开全民参与讨论和社交平台传播。比如说“瑞士卷测试”就因广大网民跟风模仿,使得舆论声量不断抬高。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兴起,专业新闻生产的垄断性走向终结,我们从“生活中有媒介”转变为“生活在媒介中”,让“我关心的才是新闻”逐渐变成现实。任何触发公众情绪共鸣的小事,都可能因为平台用户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进而演变成大的热点事件。 内容泛化发酵。普通个案或偶发极端事件经由去中心化的“病毒式”传播,关联敏感话题讨论,导致舆情迅速发酵。《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已突破15.5亿个。在“无视频不传播、无平台不触达、无情感不共鸣”的网络环境下,一些本该自然消亡的网络“花絮事件”,被自媒体账号不断放大讨论、泛化炒作,甚至升级酿成负面舆情。 信息传播失真。在小事件发酵成大舆情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谣言泛滥、舆论反转等现象。“后真相”成为舆情热点事件的“标配”,网络社群成为谣言传播的基本单元,情绪宣泄成为谣言传播的强大动力。部分别有用心的群体或个人甚至利用谣言进行流量营销,进一步放大舆情烈度。此前,“浙江宣传”曾在《“后真相时代”,该怎样抵达真相》中讨论过这一现象,其不仅会对传媒生态形成冲击,也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二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小事件引发大舆情”在今日变得尤其普遍,甚至升级为“万事皆可引发舆情”呢?对此,笔者想从舆情规律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关联放大的蝴蝶效应更加明显。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正经历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换挡期”和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社会民生领域在保持长期向好态势的同时,也暗藏着诸多矛盾风险。“小概率”社会事件的燃点更低、爆点更多、传播更快,尤其当涉及社会不公、性别对立、极端民粹等“高流量”话题时,极易由“小众”变为“大众”、由“蝴蝶扇动翅膀”变为舆论“龙卷风”。 比如,某明星因在直播时表示不知“知网”为何物,引发网民纷纷质疑其博士学位真实性,从而延伸讨论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刮起一阵中国学术界的审查旋风。又如,某视频博主举报南京一商场装饰画有日本元素,借此“碰瓷”爱国主义,并通过举起民族情感的大旗来吸引眼球。 竞相炒作的破窗效应不断升温。全民自媒体时代,社交平台的流量收益分享机制导致“蹭热点”成为许多用户的“基操”。事件发生后,一些自媒体和网络主播利用官方调查的信息“真空期”传播似是而非的信息,达到引流牟利的目的。在算法推荐机制的加持下,各种策划团队、网络水军等在制造舆论热点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社会圈层化、撕裂化更为明显。比如,某地“路虎女打人事件”中,“女司机系城管局副主任”“开的是套牌车”“王某实行‘家中拘留’”等声音一浪接着一浪,引发全网围观。 前呼后应的长尾效应不断持续。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出现在网络上的公开内容具有“可追溯性”,即便当事人事后“悄无声息”地删除,也会通过截图、照片等其他方式留下“痕迹”。当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部分网民可能联系与此相关或类似的网络旧闻,进行“纵向挖掘”,导致舆情场景勾连化,激活集体记忆、引发舆情“核聚变”。比如,当叫嚣“外交豁免权”的余某登上热搜后,江西“周公子”事件、深圳“北极鲶鱼”事件等类似“炫富”“炫特权”事件也重回公众焦点,引发新一轮关注。 三 其实,不难发现,面对小事件引发的大舆情,更需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抓住事件本质,理性待之、分类处之。 一方面,既要保持“舆情敏感”,也要分清“舆情类型”。“小事件大舆情”更多地受流量法则支配,反映的是流行性,而并不一定反映重要性或公共性。对于那些本质属性偏“八卦”“无聊”甚至虚假的话题事件,可以小事化了、冷静旁观,警惕落入“话题陷阱”,避免过多占用公众讨论资源。 另一方面,真正关注部分“小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矛盾、社会心理、社会状态,寻找有价值的社会线索。不被“热搜”绑架,而是学会驾驭“热搜”,让“热搜”为我所用。 关注“一件事”背后的“一类事”。重大舆情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一旦社会性“雨云”形成,一粒小尘埃也可能引发一场暴风雨。能引发“大舆情”的“小事件”,有时能反映出社会深层次矛盾所在。党委政府部门要善于跳出“一件事”,关注“一类事”,把握从“小事件引发大舆情”中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风险,从根本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 关注“小事件”背后的“大情绪”。舆情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治理,分析“小事件大舆情”的价值在于掌握社会情绪脉搏,了解当下公众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社会治理。在网络舆论场中,事件是变化流动的,但情绪是相对稳定连续的。“小事件”之所以能成为“大舆情”,很多时候折射出的是群众的价值判断、民心所指。 关注“小事件”背后的“大机制”。化解“小事件大舆情”的发酵,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对党委政府部门来讲,处置舆情先要做好事情,在“小事情”发生后,各部门要快速联动、妥善解决问题。对专业媒体而言,需要及时、主动、有效地发声,让更多理性的声音进入舆论场,发挥好“一锤定音”的作用,而网络自媒体要克服“流量诱惑”,加强自我约束、切勿信谣传谣,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在网上“冲浪”的人,须知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法治意识,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理解并破解“小事件大舆情”,是当下绕不开的内容。而你我每一个人,都理应置身事内、有所作为。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