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时间:2024-08-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全国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旅游发展注入更多优质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工作者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上统筹谋划、协调联动,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努力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共生。平衡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则。一方面,非遗作为包含活态传承的人、技艺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在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必须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注重非遗的系统性保护与开发,避免只将非遗元素或传承人符号化引进景区及节庆活动中,而忽视对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对此,政府应发挥好指导作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遵循非遗系统性保护和开发的原则与方法,在旅游开发中传承好非遗的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着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诉求矛盾。旅游业与众多行业相关联,具有渗透性强、关联性强的特点,只有实现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才能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对融合发展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但各地仍需要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指导性的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各地应从工作布局、渠道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专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保护协会协同并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1+3+N”工作体系,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共生。 第二,创新开发模式,打造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非遗+旅游”日渐成为各地文旅发展的新方向。各地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开辟新路径。一是“非遗+景区”模式,旅游从业者可以深度挖掘非遗的当代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建设非遗旅游景区。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以苗族传统特色建筑为基础,以丹寨历史文化传承与民俗风情为核心,引入非遗项目,营造特色主题街区,并将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结合,打造出适宜游客参与、体验、消费的多元业态,成为国内著名的精品旅游综合体。 二是“非遗+研学”模式。目前,研学旅游已成为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文化旅游方式。依托非遗工坊转化为研学旅游场景,为游客提供亲身参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例如,山东高密以非遗研学为核心主题,规划非遗艺术沉浸游、非遗乡村休闲游、非遗美食寻味游3条线路,开设红高粱艺博园、高密市泥塑文化艺术馆、姜庄镇产学研实践基地、昌盛泥塑非遗工坊、石家画堂等8个特色非遗研学点位,深耕研学旅游市场,发展集工业旅游、非遗体验和购物等于一体的非遗研学旅游目的地。 三是“非遗+场馆”模式。将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全景式地集中展陈,既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也能够成为旅游开发新场景。近年来,文博场馆不断迎来客流高峰,各地不断掀起“文博热”,文化遗产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吸引力。各地应加快建设集非遗展示、研究、传习、创作、表演、体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非遗馆,集中展示各地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让游客一站式体验非遗独特魅力。 第三,加强科技赋能,助力非遗和旅游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科技赋能非遗和旅游发展中,一方面,要借助VR/AR、元宇宙等技术手段,打造身临其境的非遗体验场景,推动非遗旅游场景的创新。各地非遗馆通过VR/AR技术,让游客在虚拟现实中穿越时空体验非遗魅力,得到广大游客认可。 另一方面,要推动科技赋能非遗产品创意设计,研发出更多科技含量高、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非遗文创产品,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赋予非遗更多生机与活力,让非遗出圈又出彩。山东青州博物馆推出以馆藏镇馆之宝“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与“东汉‘宜子孙’玉璧”为原型的系列AR数字文创产品,契合当今旅游年轻化、时尚化需求,可以供各地非遗场馆借鉴。此外,在组织非遗产品入驻景区、酒店、高速服务区、各级文展会的同时,要利用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和电商平台,架构现代立体营销体系,推动非遗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创新。例如,创新“非遗+短视频+直播”新形式,推进智能沉浸体验、直播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推动非遗文创云端“出圈”,为广大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