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舆情 >>媒体曝光台 >>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售后维权、价格争议、快递服务等被吐槽
详细内容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售后维权、价格争议、快递服务等被吐槽

时间:2024-06-28     作者:马燕【转载】   来自:扬子晚报

记者从中消协官网获悉,2024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发布。

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月1日至6月20日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发现,今年的吐槽内容不再集中于促销优惠需“做数学题”、快递积压等老问题,而是在以次充好、退换货、保价等方面衍生出新的话题。

共监测到“消费维权”吐槽类信息721614条,占“消费维权”总信息量的7.92%。2024年“618”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假冒伪劣、售后维权、价格争议、快递服务等方面。

“5KM倒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扫地机器人买贵数百元,但难获价保

监测期间,有关“售后维权”负面信息共79085条,日均信息量0.4万条。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6月13日晚间,关于“5KM倒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有上海5KM门店消费客户称,6月各店面还在搞“618”的促销活动。一位5KM浙江绍兴大悦城店的顾客称,6月13日她看到该店的“618”活动宣传,被顾问说服办了两张卡,一张双店218天时限卡,一张单店55次卡,共计7854元。办完卡后当天下午5时许,就发现群里有人喊老板跑路了。她提出退钱被店方拒绝后,不得不求助当地12345热线。该闭店事件影响到上海、杭州、绍兴、无锡等地的学员多人,且大多学员办卡金额在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10000元。

监测期间,价格争议负面信息共58954条,日均0.3万条。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消费者张女士反映,自己于5月31日在石头科技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了石头P10S PRO产品实付3673元。6月15日,张女士购买的同款产品价格在同一店铺降至2900元左右。张女士申请保价(该订单支持30天价保),但京东客服以张女士没有在6月15日低价时锁单为由,拒绝按15日的低价接受保价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莫女士在6月15日低价时拍下了相关产品,但仍未成功保价。京东客服表示因为是政府补贴,所以不保价。对于此次石头产品在京东旗舰店的限时调价动作,石头科技方面6月20日表示,与石头没有关系,这些是平台的动作。

部分消费者收到不明来历包裹

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诈骗风险

监测期间,“快递服务”类负面信息共27117条,日均0.14万条。“618”大促期间,有部分消费者收到一些不明来历的包裹,其中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诈骗风险。

据北京商报报道,为了逃避监管,电商商家刷单的阵地向暗处转移。有消费者反映,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仅有“618”活动传单,印着“免费送豪礼”字样,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快递物流信息还出现了北京、甘肃两个截然不同的发货地。消费者怀疑是商家在刷单。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部分商家用“鱼塘”“补单”“主持”等暗号串通刷单资源。

据大象新闻,5月28日,郑州市民张女士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这份重量仅为0.05kg的包裹并不是自己和亲戚朋友买的商品,而且也没有送到她的手中。 快递员告诉记者,只要在网购平台上留有地址,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这份包裹可能就是张女士信息泄露后发出的。某快递站点负责人表示,要么是刷单,要么是避免平台流量惩罚,要么是诈骗。

据新京报报道,在快递包裹外张贴的快递单上,“扫码抽水杯”“扫码领雨伞”“先别拆,领20元红包”类似的“福利”信息不胜枚举。领奖时层层跳转的页面背后却暗藏“玄机”,套路满满。抽不到水杯、雨伞,但话费券、白酒等却成为抽奖必中的“大奖”。在这里,充值话费可能变成无法立即使用的话费券,还需要下载某APP才能使用;抽到白酒,还得付几百元运费;更有甚者,暗中收集客户身份、面部特征、购物记录等个人信息。

消费体验需兼顾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亟需提速

中消协分析,随着电商、直播大促常态化的进一步形成,消费者对大型网络购物节的热情正在消退。然而,新的业态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商家、平台和消费者间的平衡被打破,“618”消费维权呈现出新的特征。

“价格战”内卷加剧,为争夺市场,平台“比价大战”成为行业焦点。低价削薄的利润和服务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担,倒逼中小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寻求嬴利,导致产品质量下行、以次充好。此外,寻求“最低价”保障的保价机制,也因平台、主播、商家保价规则复杂且不透明,导致相关争议投诉不断出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本次“618”出现刷单包裹,快递单“红包”“奖品”诱导消费,网民收到“消费券领取通知”跳转链接短信等情况,现象背后,是消费者信息被违规收集泄露,部分企业违规促销引流。消费者日常消费习惯、行为模式可能蕴含大量隐私信息,信息泄露不可避免。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发展,更多的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风险加剧,消费数据安全亟需加大监管与保护力度。

建议规则更加精细化合理化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针对本次“618”暴露的新堵点,中消协建议相关主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破题:

一是确保“低价不低质”,探索推动相关规则更加精细化合理化。低价是当前商家竞争的重要手段,但切不可顾此失彼,以削减消费者体验为代价。建议监管部门持续对平台、商家、主播等进行规范,防止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和以次充好等行为出现,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呼吁平台和商家对保价规则尽到提醒和告知义务,同时力求内容明了、不玩套路,为消费者提供实打实的价格保障。

二是坚持公平原则,完善退货退款等售后规则。建议平台不断优化“七天无理由退货”“仅退款”等规则,进一步明晰售后服务的适用范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退换货识别流程,增加在相关责任判定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同时督促商家认真落实相关规则,合规诚信经营。

三是依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惩戒力度。建议监管部门、相关平台对发现的各类可疑线索进行溯源,涉嫌违法犯罪的应依法惩处;若商家存在不当广告宣传,则平台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对骚扰短信等,运营商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约束监管。此外,应更好发挥社会宣传作用,扩大宣传范围,提高精准度。针对包裹、短信中出现二维码、链接等诱导消费内容,相关部门可联合主流媒体、各级政务自媒体开展防诈宣传,兼顾线上线下,并对容易上当受骗的中老年群体进行重点宣传普及防诈知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