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今日资讯 >>最新推荐 >> 商洛市洛南县“群艺社”: 历经二十载 城乡播文明
详细内容

商洛市洛南县“群艺社”: 历经二十载 城乡播文明

08c8703d31d9c63d0027add81c6806b.jpg

    在汉字故里洛南县,有一支常年活跃在城乡的群众文艺演出队。他们坚持二十年,利用戏剧曲艺、快板小品、歌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紧密融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新人新事,倡导文明新风,传播社会正能量,把欢歌笑语传遍洛南城乡,为基层干部群众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演出已达300多场,观众近20万人次。他们常年不计报酬的坚持送戏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义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城乡干群的广泛好评。这就是--洛南县职工群众艺术社,大家誉称“群艺社”。

4404182cfa15ca404f5b344f944ee68.jpg

    2001年初,洛南“群艺社”由县剧团退休的老党员、业务团长李新民发起,在县文化馆馆长赵洛营的大力扶持下成立,李新民既是首任社长,还是导演兼乐队板胡。二十多年来,“群艺社”不断吸收有文艺特长的退休干部职工和城区周边社区、村组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参加,从成立初期的20余人,发展壮大到现在拥有男女社员50多人的团队。队伍中上有八旬翁妪,下有30岁左右的男女青年,他们自备乐器、自制服装,坚持每周二、四、六晚上排练,几乎没有间断。大家没让政府出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经常应邀到全县各地宣传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de82528f9bbe16c0e76be7d0725f2f1.jpg

    二十多年来,“群艺社”始终坚持排练不间断,演出活动不停歇。他们除排演传统的秦腔、眉户等折子戏外,还配合县上的中心工作,创作排演了大量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黑除恶、孝亲敬老、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科普宣传、城乡建设等内容的现代小戏《婆媳情》《英英劝母》《爱感天地》,小品《两家门前》《牵挂》《自食其果》《社区民警》《天网》《好人好报》《山里人》,歌曲《可爱的洛南》《秦岭最美是商洛》,舞蹈《喜迎党的二十大》《好日子》《绣红旗》,快板《仓颉造字》《劝赌》《说官》《赞洛南》《党员永葆先进性》等节目60多个。这些节目除了夏季在城区的柏槐、西寺、东街、刘涧等社区举办纳凉晚会演出外,还应邀到寺耳、巡检、洛源、保安、石门、古城、三要、高耀等镇的村(社区),参加为“庆七·一”“重阳节”“迎国庆”等节日开展宣传助兴演出活动,足迹几乎遍布洛南全境。

9487fee8d85598ab1d3834fbaa03000.jpg

    为确保演出宣传内容不走偏,始终紧跟新形势、突出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群艺社”还成立了党支部,严格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定期组织学习时事政治和党内有关规定以及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强化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观念。在每次演出活动中,党员们总是先赶到地方,积极参与布置舞台、摆放道具等,确保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任社长刘老虎,原是县剧团演员,后调任原城关镇营林站站长,他退休后,曾多次放弃儿子在外地包揽工程挣钱的机会,主动加入“群艺社”组织,并挑起了社长的担子,也作为一名党员,他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参与组织排练,并在节目中担任角色,把每次演出活动都开展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现任社长陈淑娥,原是企业退休职工,从被选任社长以来,她就把“群艺社”当成了自己的家,既身体力行积极联系组织安排演出活动,又亲自参与排练戏曲歌曲、说快板、演小品等,还在乐队负责拉二胡。有一次,“群艺社”受邀到偏远的寺耳镇山区演出,然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她的婆母突然生病需要马上住院治疗,但陈淑娥又是这次演出活动的主要演员不能缺席,为不影响正常演出,她就打电话让丈夫给单位请假照料婆母住院,直到演出结束后,她才摸黑让同事用摩托车带回县城,匆忙赶到医院照料婆母。有一年冬季,女儿与全家人商量好准备一块去海南省三亚市过冬,机票都订好了,但又逢县上组织“庆元旦”活动,其中好几个节目都有她的角色,她不得不说服女儿暂时退了机票,硬是推迟了三天后全家才出行,她的这种精神使社员们深受鼓舞和感动。

f83662ac1794b6e72bfb18cd902ca19.jpg

    洛南“群艺社”虽然是个没有报酬的群众性业余文化组织,但却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大家都爱社如家、甘愿奉献。退休干部薛俊康,原在乡镇担任人大主席,自加入“群艺社”后,除积极协助社长搞好组织协调外,还在乐队主动担负拉二胡。县医院退休的副主任医师吴孝明,不顾年近八旬高龄,依然坚持经常参加活动,还发挥个人特长,紧跟形势创作小品、快板20多个,已是“群艺社”说快板、演小品不可或缺的骨干演员,他业余从事群众文化事业的事迹还被登上《商洛日报》。柏槐社区居民王成存,虽已年逾七旬,但仍积极参加演出活动,说快板、演小品、唱歌唱戏,多次拒绝儿子让去西安养老的机会,把“群艺社”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乐队演奏员高中义,家住县城城郊,每次活动他都会骑上自行车按时到达,曾有几次被雨水淋湿,但都从未缺席。四皓街办中心村村民刘学义,经常开着三轮车按时到达现场,也从未缺席。他多才多艺,既管音响,又拉二胡,还弹电子琴,另外自制板胡、鱼鼓等用于演出伴奏。同时,他既会打腰鼓,又能唱歌唱戏,成为“群艺社”的全把式。在职职工李爱玲,坚持业余时间参加排练,也是“群艺社”的戏剧主要演员。家庭主妇于会兰,对文艺如痴如醉,好学上进、技压群芳,每场演出都博得阵阵掌声,因此还登上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社员周秋芳虽然家居农村,家中平时农活和家务事也比较多,但凡有演出活动,她都会毫不犹豫的抛下家里的一切活计,总是想方设法早早赶到现场,有时即使身体患病不适,依然带上口服药坚持参加演出;还有侯双苗,虽然举家搬住商州,但凡有演出活动,她都会自费坐车回到洛南,按时参加排练演出从不耽误。正是有这样一群热衷于群众文化的骨干,才使洛南“群艺社”大旗不倒、活动不断、赞声有加。

如今,洛南“群艺社”已是一个拥有50多人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乐呵呵。多年来,他们还自然形成惯例,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会前去慰问、探望、助兴演唱,谁有不顺心的事,大家也都主动与他谈心,帮助解除烦恼。此外,全体社员互帮互学蔚然成风,每逢排练节目,大家都出谋献策,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反复商讨,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这就是他们办社的宗旨和原则,也是他们的社风社情。难怪社员们都说:“进了群艺社,开心又快乐;说唱解烦忧,健康又长寿。”

c6c023b0759467702417faf4bd73f5a.jpg

    众人添柴火焰高。洛南“群艺社”之所以二十多年能活跃于洛南城乡,其中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帮助。这些年来,县文化馆积极扶持,专门为他们安排了宽敞的排练大厅,免费供水、供电,提供小型音响,还安排副馆长杜亚玲和戏曲、音乐干部宋淑芳、王淑芳、张和平等业务干部经常现场指导排练、辅导乐队伴奏。县老年大学还经常配合抓党支部建设和党史教育,多次赠发学习资料。县文旅局、关工委、老龄办等单位多次提供安排走向基层演出的机会和场次。不少镇村、社区还和他们结成对子,定期不定期邀请他们为重大节日和大型会议助兴演出。正因为有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切,才使“群艺社”活动不断、节目常新。

7f31c6ae0ac41ab367ff0a248c6cd9f.jpg

    说起洛南“群艺社”今后的发展思路,陈淑娥社长信心十足。她表示:首先要抓好党支部建设,在社内发展培养思想先进的骨干分子纳新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其次要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紧跟形势配合中心,坚持抓好自创节目,不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更多宣传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的小戏、小品、快板、歌曲、舞蹈奉献社会、展现舞台。三要不断加强社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增强大家的创先争优意识,台上演先进,台下当先进,人人学先进。四要继续做好社会联姻,配合做好行业法规宣传,为演出活动拓展更大空间。她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洛南“群艺社”一定会光芒四射,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91fb35c5dae1db5d0e0965e336317c.jpg

来源:吴全喜  刘军民

编辑:丹丹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