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镇安县柴坪镇打通学法、普法、民心、治理四个通道,筑牢法治柴坪建设的思想、服务、制度、群众基础,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镇工作,为创建全国法治示范县筑牢基层基础。
狠抓公职人员学法工作落实,打通“学法、考法、讲法、述法、用法”五位一体学法通道,凝聚全面依法治镇强大合力,筑牢法治柴坪建设的思想基础。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镇安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坚持周一干部例会学法、班子会议召开前学法、党员会议学法、群众会议学法;二是利用“秦风网”、“商洛司法”、“法宣在线”等网络平台组织干部考法;三是推行科级领导、村支部书记每年组织一次群众会宣讲法律责任制,派出所、司法所等执法单位每年两次巡回各村及中小学校开展法律宣讲责任制;四是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党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推行科级领导、村支部书记、站办所单位负责人会前书面述法、会中现场述法、党委书记、镇长年终向县委述法工作制度;五是通过有奖知识竞赛、车载喇叭宣传、院落会议宣讲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遇到任何事情和困难首先寻找法律解决途径。用实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打通“指尖普法、车辆普法、会议普法、阵地普法、上门普法”五位一体的普法通道,激发全面依法治镇整体活力,筑牢法治柴坪建设的服务基础。一是整合镇、村、组、片四级干部力量,组建柴坪镇法治建设工作群,开通抖音视频号、微博账号;利用网络平台持续不断地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引导全镇1万余名手机用户在指尖上学法。二是配置专用车辆、利用各村法治带头人的代步车辆悬挂“八五”普法、“12.4“宪法、平安建设等车顶宣传牌,在走村入户中不断宣传、播放法律知识,引导全镇广大群众在出行中学法;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夯实县、镇、村干部普法责任,利用干部走村入户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让群众在生活中随时能听到法律的声音;四是组织执法单位每年多次深入中、小学校、搬迁小区、居民集中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宣讲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五是对辖区内2名社区矫正对象、35名刑满释放人员、60余名信访群众、50余名留守老人采取政策引导、心理疏导、帮扶就业、解决困难等“关心”行动,引导他们发扬正能量,步入正常生活,把法治观念植入民心。严格执行国务院令第713号《重大行政决策暂行条例》规定,推行政务公开,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打造高效、廉洁法治政府,不断提升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筑牢法治建设的制度基础。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党委政府工作规则、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规程;通过群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运行,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意愿。二是全面落实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加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增强权力运行、资金使用、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广大群众对政府行为的公信力。三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执法中运用司法手段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强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的凝聚力。四是不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聘用制度,落实镇安县“一村一法律顾问”选聘办法,严格政府法律顾问选聘程序,加强法律顾问的监管,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合同、重大行政决策、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切实保障广大民众的权利,助推依法行政工作。五是严格执行权力责任清单制度,优化服务窗口管理,提高服务人员态度,晾晒公职人员的权力和职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每一件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获取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抓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感化、智治支撑、自治为民的举措,形成“五治”融合的良好局面,筑牢法治柴坪建设的群众基础。一是政治引领强定力,始终把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统一领导作为工作重心,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844”智慧平台为抓手,成立党小组75个,配备片长208人,包联农户4351户、群众15521人;利用片长“掌上通”APP和村、组、片三级微信群的作用,及时为群众提供,党的政策、防汛救灾、返贫监测、矛盾调处、治安联防、护林防火、风险防控、秦岭保护等领域的便民服务;二是法治保障聚合力。始终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75名、法治带头人33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全民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德治感化促效力。始终以“三风”建设促“德治,”以“德治”促善治,为基层治理注入精神动力。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树立文明乡风;深入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最美家庭”活动,引导村民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文明家风。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老爱亲”“柴坪好人”等榜样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以德治正民风。四是智治支撑增动力。始终将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片长掌上通APP、村、组、片微信群等便民“集中办”作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及时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伤心事。五是自治为民激活力。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用“心”化解群众心头结工作法,开通网络绿色通道、开展面对面诉说、公开群众意见箱架起“连心桥”,为群众着想、与群众交心、为群众服务做“知心人”,开展送法行动、实施关心行动、采取暖心措施办“暖心事”,创建“大碗茶”村民说事茶社,发挥村级调委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近两年化解疑难矛盾纠纷60余起,落实“以奖代补”案件87件。组织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打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辖区治安稳定,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来源:商洛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