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旅游之江西五日(下)江西五日(下) 2022.9.20 星期二 多云 早上六点半,本来想出去转转,出门遇到P团长,他说Q轩已经到了餐厅,叫我们先吃饭。来得早自然菜品多,乱七八糟,吃了不少东西,营养足够。 早上八点,坐车离开婺源县华逸大酒店。一路走高速,公路两边都是南方特有的山地丘陵,河流湖泊,田野里到处都是树木、野草和割过的稻田。由于天气干 旱,很多草木已经枯黄,显得比较荒凉。 这边的农民住宅一般是二三层楼房,大部分是红瓦,有别于白墙黛瓦、马头墙等元素的徽派建筑,风格略有不同。同学们有的观景,有的聊天,有的打瞌睡,有时还能听到细微的呼噜声。P团长讲了一些税务方面的知识。是啊,旅途虽然劳顿,但是长了不少知识,真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将近12点,车子下高速路,与一些大车司机一起被堵在路口,要求我们做核酸检测。可是又不用手机扫码,做出来的核酸不知道怎么能对应到我自己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站彩钢房窗口写着“按照自愿原则开展核酸检测”,但是如果谁不按要求检测,能过得去吗?幸亏有导游帮助和指点,不然我就糊涂了! 12点整,车子到了南昌市郊,经过一段新修的黄土路,我们到了一个叫作“ 紫金庄园”的新建酒店吃饭。酒店为三层,呈U型,停车场面积很大,是专门接待旅游团队的,简单而实用。这么偏僻的酒店,如果没有特殊关系,应该是接不到客人的! 今天中午吃得很好,尤其是红烧肉好吃,全部菜品都提高了档次,达到了精品团的标准。等待上菜的时候,我看到书架上有一本著名媒体人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翻开大概一扫视,很多精品美文,哈哈!增加了调味品,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饭后我们去了程家大院,又叫汪山土库,是一个家族九个堂兄弟通过学习、经商,升官发财以后在家乡建设的民宅,人称南昌版的“乔家大院”,拥有“中国府邸文化博物馆”“江南小朝廷”的美誉。这是一座兴建于清朝道光初年的豪门府邸,同时也是江西省内现存最大古宅院。曾经的汪山土库共有1446间房,住户1000多人,各种各样的巷子在土库之中穿插,颇有一种迷宫之感。这里的院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漂亮,一般都有三五进,含厅堂、住宅、学校(私塾)、伙房、粮食仓库……一环连着一环,一家挨着一家,两邻之间有通道,既相互隔离,又互相联系,下雨天到各家串门基本上不会淋雨。200年来,九家出了不少进士、高官,最为辉煌的时候更是拥有“一门三督抚”的傲人成绩,后代中也涌现出不少专家学者。 汪山土库的主要建筑分为两部分,其中之一是作为私塾的稻花香馆,这里是程家培养人才的地方。馆内有一尊十分高大的孔子塑像,四周配备着住房和餐厅,放在现在就是一个小型寄宿学校了。另一部分,也即汪山土库最为重要的建筑,就是位于正中央的程家宗祠了。整座祠堂被分为三进,每一进都很讲究,按照一明两暗的规格进行布局,不论是结构还是大小都十分严谨庄重。如此美景,说它具有“宫廷建筑之势,苏州园林之秀,徽派建筑之姿,围屋建筑之奇”一点都不为过。我们在当地又专门请了一个导游,在她的生动讲解下我们长了很多知识,真的是“看景不如听景”。另外,程家大院有一副对联特别引人注目,上联是:“一生勤为本”,下联是:“万代诚作基”。这个对联透露了程家世代兴旺的奥秘,也可以作为我们自己和教育后代的座右铭。 时间有一点紧张,想听讲解就顾不上照相,只是走马观花地大概看了一下。出门时与当地人聊天,听说程家还有后人因为建设“程家大院”被拆了房子,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赔偿。 这个景点距离南昌市很近,文化底蕴丰厚,建筑学价值较高,而且独具特色,可惜参观的游人太少!能否正常运行,何时收回投资成本还真是一个问题! 下午3点半回到南昌市,入住滕王阁附近的汉庭快捷酒店,酒店房间比较紧凑,干净清爽,价格才140元,比较合适。我的房间窗口临街,可以看到南昌老城市井街道,楼下人来车往,繁华异常。 稍事休息,我们出去到不远的步行街做了核酸检测,然后步行去了滕王阁。途经八一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一看房子的质量和风格就知道与众不同,妥妥的“民国范儿”! 我在人行道上不小心一脚踩空,摔了一跤,把右边膝盖擦破了点皮,呵呵,还真在回家之前来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江西小纪念! 滕王阁门票50元,我们游览时人不多不少,天气不冷不热,只是时间比较紧张,就怕没转完天就黑下来。我们在广场摆出各种姿势,照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就去登楼。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号称江西十大美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来,竞相登临。登高望远,凭栏远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腾王阁两边是丰茂的园林,亭台楼阁点缀其中,主色调是浓浓的绿色,一面是老城区,房屋大厦鳞次栉比,黄绿相间;另一面向着宽广的赣江,可惜的是连续干旱两个多月,江水很小,有的地方露出干涸的江底,或者土地龟裂,或者荒芜长草,或者大片裸露沙石。原来宽阔的水面只剩下了窄窄的几部分,没有了诗人王勃笔下宽广的碧水,没有了往日的烟波浩渺,缺少了水中游曳的船只和空中的鸥鸟,只有中间的部分河道可以行船,看来船也不是很大。夕阳下,赣江对面新城的大楼看着不是太高,此起彼伏,错落有致,被镶上了金边……江边钓鱼的人有的光着身子,像移动的镜子一样反射着褐色的光…… 滕王阁内部的几个展览很有特色,有古代兵器编钟,古代服装,陶瓷字画等,更有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蜡像场景,人物栩栩如生。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从北门出来了。 走出滕王阁,正是夕阳西下之时。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不停地回旋于耳际! 这里补充一些滕王阁的资料: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 下午6点,我们在一个名叫“米汤的记忆”的当地著名饭店吃了“散团”晚餐。这个饭店不算太大,但吃饭的人很多,装修别致,尤其是点菜的方式特别奇特——就是在台子上摆很多真实样菜,每个样菜的旁边有个小竹筒,筒里插着写着菜名的竹签,你想点什么菜就取走竹签交给服务员,服务员再交给厨师,厨师按照竹签上的名字来做菜——并且菜量比较大,具有地方特色,招牌菜米汤很香。有如此手艺,难怪老板生意兴隆,“一桌难求”。M同学给大家赞助了当地名酒,回家之前我们开怀畅饮,谈天说地,唱出了一曲江南“欢乐颂”! 酒足饭饱,一个同学回宾馆休息,我们7人靠手机导航,步行50多分钟去了八一广场。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南昌老城街道上流光溢彩,用“华灯初上”“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比喻一点都不为过。 八一广场大约占地二三百亩,一边是宏伟壮丽的江西省美术馆,像一座小号人民大会堂。广场西部有一个正方形的基座,走近看去,四个方形台子托起一座高大的方塔,塔顶一面红旗刻着“八一”,高塔正面竖排写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落款是叶剑英。塔的基座正面是纪念塔的文字介绍,其他三面是八一起义的浮雕,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让人想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 个人照相,集体照相,脱帽敬礼。总之九十年前的那场战斗影响了中华民族行进的轨迹,改变了中国这艘大船的航向,意义非常重大! 微风和煦,配着广场上柔美的灯光,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坐在花坛边上小憩,谈古论今。广场四周马路宽阔,商店林立,人们步履匆匆,大马路上车轮滚滚,地下通道有老人妇女摆摊做小生意。 人们说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2022.9.21 星期三 多云 早上五点多景田就起床出去了,我睡到六点半,简单收拾一下,就去吃饭。早餐一个人才13元,吃的东西很丰富,只需自报房号,服务员根本不看什么餐券。吃饭时遇到了Z建亭和L成秀,我说一会儿我去看看南昌起义纪念馆,对这个感兴趣;她们说先回房间收拾,然后去转街。航班改变给我们多出来了半天的时间,今天上午大家自由活动,标准的“放单飞”“自由行”! 我一个人出酒店向右转,看见有一男一女两个老人在大街上激动地吵架,一些人在劝,还有两个戴钢盔的警察出警,可是两个人仍然是不依不饶,没完没了。我拍了一段小视频,并配音解说:“英雄城人脾气真火爆”! 继续沿叠山路主街走,右边出现一片不是很大的湖,杨柳依依,波光粼粼。过一个小桥,看到南昌美术馆,心头不禁暗喜!到跟前一看,哎,人家九点才开门。我沿着小街走到南昌工人文化馆,咳,正在关门装修呢。 时间还早,我一边遛达一边拍照,在一个小区门口的仿古长廊里坐着休息了一阵儿,看到一个中年人躺在长椅上睡觉,不会是个流浪汉吧,时令已过中秋,不知道夜里冷不冷? 哈哈,又绕回了酒店附近的步行街。向左拐,无意中发现了万寿宫景区。非常美,有新景,有老景,有特色商店,园区主要展现的是江右民系的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被称为“南昌城市会客厅”“赣鄱文化第一街”,大概有一百多栋建筑,就是游客太少,打造这个景区一定要花不少钱,不知道何时能收回来。深入转了一圈,又看到一个窗帘市场,这里接地气,卖什么的都有。不远处还排着很长的核酸队伍,这一点不如西安,西安可以说不出几百米就有检测亭,已经很少有排长队做核酸的了。 九点整,我进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里曾是一个四层旅馆,也是当时起义的指挥部。通过声光电、图文实物等展品,我基本上弄清楚了当年发生了怎么一回事: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消灭了国民党军人3000余人。起义事先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同意,原因是蒋介石、汪精卫清理国民党,打压共产党人。起义失败后,部队向南转移到福建海陆丰,后来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人马汇合,上了井冈山。1933年,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5次会议决定,以每年8月1日为中国红军纪念日。 出了纪念馆,10点多在外面吃了一碗5块钱的馄饨,挺好的,有汤有水,很舒服。到酒店又洗澡更衣看杂志,休息了一会儿,12点准时上车出发。 司机开车去了好几个口才下的高速,因为疫情防控检查,一些车辆拥堵在了高速路出口,迟迟不见进展,把人急得抓耳挠腮,真怕误了飞机回不了西安。幸亏司机熟悉当地情况,左冲右突,终于按时到了机场。换了登机牌,过安检时发现今天特别严,比来时查得还要仔细,可能与二十大有关吧?在候机楼吃了一点昨天晚上的剩干粮,既节约又发现比昨天晚餐时还要好吃。候机时,登机口的工作人员简单看了一眼健康码就给我盖了章,这里疫情防控竟然如此之松? 飞机还是东航的,比来的时候大。我一个人在后面的左侧窗口坐,阳光很晃眼,大部分时间看到的是浓密的白云,偶尔透过云层可以看到地面的山川河流、房子公路等,有一种鸟瞰大地的感觉:“江山多娇”“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遥想当年中央红军从江西到陕西,一路被围追堵截,辗转腾挪走了一年,而今我们仅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时代和科技让我们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梦想,看当下国内外新冠疫情肆虐,多么希望能“牛郎欲问瘟神事,纸船明烛照天烧”一样地“送瘟神”!窗外白云朵朵,一时浮想联翩。 飞机降落咸阳,在机舱里扫码,出机场又扫码做核酸。坐地铁回家大概是晚上七点,一出地铁口,发现外面天已麻麻黑,夜凉似水。 到家属院做了报备登记。回家更衣,吃饭。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这话对也不对,我更赞同另一句话:“打破固有认知的方式:一个是读书,一个是旅行。” 作者简历 王谦,男,1960年7月28日出生,祖籍陕西子长,中国民盟盟员,大专学历,主任记者职称。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陕西分院理事,陕西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客座教授。 陕西科技报原执行总编,曾多次获得中央、省及行业新闻奖,新闻作品多次获中央、省市领导批示,发表新闻作品两百万字,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数十万字。 来源:王丹江 大谦看世界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