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网络联盟 >>网络联盟 >> 农民工实行“月薪制”,到底难在哪?
详细内容

农民工实行“月薪制”,到底难在哪?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维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体现为扎扎实实的制度关怀

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农民工实行“月薪制”。从事建筑行业27年的谭双剑代表建议,建筑业农民工应该像上班族一样每个月发工资,成立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用工发放薪资予以制度上的管理与监督,让农民工逐步实现月薪制。

农民工已经做到了“像上班族”一样上班,但却未能像他们一样月月领取工资,这事儿确实让人闹心。想起电影《天下无贼》里傻根一次结了好几年的薪水,然后被好多贼惦记上的情节,不免感慨,月月结真的很难吗?

1678762663523422.jpg

工地上搭架子的工人。图据视觉中国

至少从目前看,此事依然任重道远。梳理可知,至少从2004年起,让农民工实行“月薪制”,就已经成为两会议题。此后陆续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类似的建议。

从2004年到现在,已有19年,但农民工实行“月薪制”并不普遍,即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已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但条例明确规定的“人工费用拨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并未完全落到实处。

那么,农民工实行“月薪制”到底难在哪里?

其一,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款拖欠、款项用途混杂是导致农民工无法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在回应农民工讨薪时经常说:“我的工程款还没拿到,怎么付钱给你?”这实际上也是工程建筑行业由来已久的痼疾,即层层分包,利益链越扯越长。而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一连串的拖欠。而作为链条最末端的农民工,无疑是最弱势的一方。

其二,长期以来形成的年底结薪习惯,以及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也导致他们寻求月薪的意愿并不强烈。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更关注年底能不能一次性拿到报酬。

此外,各级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力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监察的重点也有待调整。当下,很多地方的监管部门往往采取不诉不查的态度,或者到年底集中执法。其实,劳动违法的纠正,更应该在日常,环节应该前移,而不是都等到年底欠薪了才去查。劳动权益的被侵害,体现在方方面面,日常查得严格一些,整体的情况就会好一些。

当然,这些年来,人社等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制度,比如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从源头上区分人工费用和工程款中的材料费等资金,确保人工费用按时足额拨付;采取实名制管理,旨在如实记录实际进场人员、考勤情况,确保钱与人对应;还有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将农民工工资从链条最末端提到前端,确保农民工本人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报酬等等。客观而言,这些制度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在现实运行中,也很难落实,甚至被钻了空子。比如有企业也搞农民工工资“月结”,但只给发1000元生活费,其他的还是年结;又有企业以少报人员对付实名制等等。

凡此种种,均有待持续强化检查惩治力度,不断规范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时,不妨将其列入地方考核项目,以真正引起地方重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达到29562万人。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维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体现为扎扎实实的制度关怀。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