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教育 >>教育 >> 学历贬值、起薪不高……政协委员回应五大焦虑
详细内容

学历贬值、起薪不高……政协委员回应五大焦虑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而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被10余次提及,并要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业竞争的增加点燃了部分年轻就业者的焦虑。从“中传女硕士做保洁”到“文科男硕士吐槽薪资低”,一系列求职现象背后,部分年轻就业者对学历贬值、工作起薪太低、文科更难就业的迷茫情绪,再度被催化。

舆论聚光灯下,学历成了一些人口中的“孔乙己的长衫”,桎梏着毕业生向下兼容的择业选择。而延迟就业,选择“躺平”,追求稳定,似乎正成为部分新生代的成长关键词……

聚焦年轻就业群体的五大困惑和焦虑,红星新闻记者深度对话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1678332622986128.jpg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本科文凭成了择业时的“孔乙己的长衫”?
放下学历光环,低起点工作未必不能走得远

前不久,“中传女硕士在火锅店当保洁”冲上热搜,并引发网友对高学历人才择业的讨论。不支持者认为,高学历人群择业“低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身价值的抹杀;而支持者则认为,工作不该分高低贵贱,不该让学历成为找工作的偏见。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一份符合薪资期望、专业对口的工作。网络上有人将一份本科甚至更高的文凭比作“孔乙己的长衫”,暗指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一份来之不易的文凭,却成了毕业生广泛择业的思想桎梏……

红星新闻:大学生的高学历,真的是“孔乙己的长衫”吗?

倪闽景:去年大学毕业生有1076万,而同期新增城镇就业数为1206万。从这组数据就能看出,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可以预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随着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未来“人人都是大学生”将有可能出现。

所以,求职时高学历不一定是保障,求职单位将更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如果你专业匹配的行业门槛较低,又缺乏企业所需要的能力,那薪酬自然不会高。这时候就应该放下学历光环,也就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在岗位上尽快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把就业当成学习的起点,将来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当然,一部分高学历者就业难,认为只是就业市场竞争的问题是不全面的。现在“就业难”和“招工难”同时存在,一方面要大学专业设置升级,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当然还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减少招聘和应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红星新闻:对“中传女硕士在火锅店当保洁”的案例,您作何评价?

倪闽景:虽然我觉得这件事属于个例,但在疫情期间有不少企业停业背景下,可能一时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情况下,女硕士愿意去做保洁,我认为值得表扬。我一直鼓励先就业再择业,让自己不和社会脱节,也有一定的收入,这种选择不该被讥讽嘲笑。将来有机会还是可以调整工作的。也有可能她自我提升能力很强,未来会进一步做火锅店管理人员甚至店长,甚至自己开一家火锅店。

择业不要短视,不要图眼前一份工作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是要让自己在工作里学到新东西,一样能创造高价值和高回报。

当文科硕士求职遇低薪,应该弃文从理吗?
薪资高低取决于岗位价值,而非对文理科的区分

近期,“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的话题同样受到热议,一时间文理科对立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文科是否无学?文科生的职业道路,是否正越走越窄? 

红星新闻:文科生毕业找工作,难度更大吗?文科生反映工资低,低薪酬是选文科之过?

倪闽景:文理科在就业时,社会需求量确实存在不同,因为我国仍在建设期,对理工科的岗位需求通常会高于文科生。但是,其实在高校招生时,理工科招收比例本来就要大很多,那么理科生毕业竞争的压力也不会小。所以从人数来说,文科不一定就是绝对劣势。

造成社会认为文科生就业难或者薪酬低,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不在于文理科的问题,而在于自身与岗位的契合程度与自身的能力,以及你能为这个单位作出多大的贡献。企业设定薪资的高低,和人才的来源相关。如果一个工作很多人都能做,被替代性很强,那企业何必要定高薪?这只能说这个岗位的价值本来不高,而不是学文和学理的矛盾。

认为文科工作内容简单容易被取代,其实也是一种误解。本质上,“做面向人的工作”其实是最难的,文科类工作要干好并不容易,文科生应该适应基础工作,然后积累后发优势,在长远的职业道路上把工作干好。

红星新闻:为了就业,文科学生该弃文从理吗?

倪闽景:“文理不分家”的理念早就被提出。一个文科生想要走得远,不能只有人文素养,还需要提升逻辑能力和掌握一定的技能,让自己能在岗位上更突出。而理科生同样也需要在专业技能外,培养自己的人文思想,比如管理、比如和同事与领导打交道,这些内容也是必备的。

所以无论文科还是理科,要长远发展必然要求文理能力综合。这也提醒学校,要在文理科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增加文科类技能层面的教学,增加理科生人文素养层面的课程。

当然,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考虑自己是不是能适应相应的课程学习,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否则盲目选专业,盲从换专业,都是得不偿失。

追求“躺平”和“稳定”,是正常的吗?
个体选择应该尊重,但青年群体都“躺平”要引起重视

入职难、薪资低等现象的持续,让“求稳”和“躺平”的思潮逐渐向青年人蔓延,部分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开始放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拒绝进入可能不稳定的“初创企业”,更愿意选择轻松的工作,或投入考公、考研的队伍当中,甚至拒绝找工作……

红星新闻:您如何看待毕业生扎堆考公,想去央企、事业单位的现象?

倪闽景:我一直认为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大学生去考公、考编不是坏事,在体制内发光发热值得肯定。

但我不赞同的是只认定考公、考编。一些毕业生连续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依旧不愿意放弃,也不尝试找工作,脱离社会的时间越来越长,把一生的职业都赌在考公这一条路上。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也不应该被效仿。
实际上无论是体制内、体制外,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也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岗位。好的未来,都是靠奋斗出来的。

红星新闻:大学生选择延迟就业,或把“稳定”放在求职首位,该被理解吗?

倪闽景:选择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企业,这样的心态很正常,或者想利用毕业后的短暂时光提升或放松自己,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业生拒绝到初创企业去,害怕朝不保夕等都应该被理解。就个体而言,特别要尊重差异性,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作为最有活力、最具创新价值的青年人群体,在宏观意义上来说,一味追求稳定甚至“躺平”,就不是一个积极信号。比如在择业困难,国企、央企都进不去的时候,初创企业未必不是出路,甚至有更多想象空间,很多现在的大公司,也有它初创的阶段。所以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择业眼光。

当然,毕业生有择业的后顾之忧,害怕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是失败的代价超出了能力范围。鼓励他们不“躺平”敢挑战,就需要整个社会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和帮助。比如对学生群体创业给予平台和政策上的支持,对长期难见成效的基础研究工作者给予经济补贴,同时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创造条件增加他们尝试的勇气才是根本。事实上,我们国家一直在为之努力,因为敢闯、敢拼才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

红星新闻:高等教育普及之下,如何缓解“学历贬值”焦虑?

倪闽景:还是那句话,别因为是本科学历,就拒绝看似起点不高的工作。也不要盲目悲观,大学生机会还很多。比如上海的岗位供给量和毕业生数量比例是3:1,岗位需求仍然大于供给。

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认定存在局限性。比如一个学新闻传播的毕业生,可能会认为应该去报社、电视台工作,但其实企业也需要文案,很多用人单位都有自媒体,需要传播人才,这些岗位都可以去尝试,而不是只盯着传统的所谓专业对口工作,要积极拓展自己专业面向的就业渠道。

解决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参加工作,不要只想着和自己专业匹不匹配,要有勇气去尝试学习新的技能。要知道,社会也是另一所大学,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学习的开始。总之,不要只是焦虑,而要尽早弥补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也不要认为学历等于能力,其实大学毕业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入职后一般单位都会带教和培训一段时间。

大学生该选怎样的专业?毕业生该追求怎样的薪资?
有了社会保障兜底,他们才不会只盯着工资

红星新闻:毕业生追求起薪8000+合理吗?

倪闽景: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起薪越高越好,毕竟进入社会就要面临租房、吃饭等问题。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份工作的薪资取决于岗位的价值。作为刚毕业的学生,还需要实践学习,还需要积累进步,企业也要花精力培养你。

要求企业给高起薪,要么是这个工作人才稀缺,要么就是你能力出众。至于期望薪资多少合适,一般而言都会有行业的平均薪资做参考,毕业生的收入基本会和这个平均薪资持平或上下波动。

但这也提醒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刚毕业的困难要给予重视,比如毕业生租房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的问题,应该增加一些财政扶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有了社会保障兜底,他们才不会只盯着工资,才敢去挑战和尝试。

红星新闻:该如何择业?人工智能崛起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吗?

倪闽景:当前大学的专业已经有了退出机制,长期就业率低下的专业会被撤销或者限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提前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对于劳动力过剩的夕阳行业要谨慎选择。

时代发展太快,盲目追求当下热门专业也并不绝对安全。今天的热门专业4年后还是不是同样供不应求难以判断,不过从大方向来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类或许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风口。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崛起,很多人又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我觉得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一来是重复机械劳动的工作必然衰退,与其担心不如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该抱有敌意,应该去拥抱新技术,多学习和运用,让技术为你服务而不是把你替代。

红星新闻:应对找工作难题,大学生读书期间该做哪些规划?

倪闽景:其实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我认为在读书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去企业实习,都能为后来的就业铺平道路。我们也发现,有过就业见习经历的学生,就业率往往偏高。这是因为,只有去到企业里,你才能初步感受职场,知道这份工作适不适合你,并且有助于你在毕业前就积累起一定的社会、人脉资源。这有利于找工作。

所以我们也呼吁,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共建,让一些优秀企业的先进员工到大学讲台上来,形成联合培养机制。畅通学生读书期间的工作实践渠道,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未来留用的机会。

“毕业已中年”,12年基础教育该缩短学制吗?
该反思的不是缩短基础教育时长,而是人人考研的必要性

近期,有关学制改革、缩短基础教育时长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有代表委员建议,将当前6+3+3的基础教育学制,改为5+2+3的学制,并取消中考普职分流。

同时也有声音呼吁,中国学生受教育时间太长,如果继续还要攻读硕士、博士,毕业进入社会的年龄过大,不利于新生代发展,也会对结婚率和生育率带来负面影响。

红星新闻:12年基础教育学制设定是否合理?

倪闽景:从12年基础教育的格局来看,几乎全球都是这种形式,只是有些将高中或者初中调整为4年,我国也有不同学制的尝试,比如上海就采用的是5+4+3模式,这种调整都很合理。

我个人还是更支持12年的基础教育时长设置,这样才能给孩子们更充足的学习时间,理论上可以让他们学得慢一点,学得精一点,也有更多自由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参加社会实践。

红星新闻:如果缩短学制、取消中考,学习成果能否保障?

倪闽景:对孩子的学习而言,问题不在于讨论学制长短,更应该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到底在学什么,以及能学到什么,学到后能不能学以致用。如果只是把学习和考试、做题划等号,为了做题和考试,那取消中考或者缩短学制就有道理,因为追求这样的学习目的没有意义。

但如果是为了培养人才,提升教育质量,让孩子学有所成,至少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对某一领域的志趣,那么学制改短就并不适用,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多样性的选择,在完成校园课程和考试要求之外,反而减少了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打开眼界的机会。

红星新闻:超长读书时间会影响结婚率和就业率的说法,您是否同意?

倪闽景:教育是一个社会类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动全身。但对于读书读到25岁甚至30岁才进入社会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的不是基础教育时间该不该缩短,而应该掂量是不是人人都该去考研究生,额外花时间去提升学历值不值得?

当然,有人会说是职场竞争倒逼学生不得不去考研究生,那就应该思考如何来改变职场上“唯学历论”的观念;我们整个社会该塑造怎样的人才观和择业观,这才是症结所在。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