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长期护理险,又称为社保“第六险”,是指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
|
国家又为老人办了件大事!49个城市试点,看看有你的家乡吗?时间:2022-10-29 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2016年启动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基础上,新增14个试点城市(区),试点城市达49个。 图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长护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惠及大量失能老人。 2016年启动试点,目前已覆盖全国49个城市、1.45亿人。这项正在稳步推进的政策,让更多失能老人能够享受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照护。 试点6年覆盖1.45亿人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人。 长护险是针对失能人群推出的一项制度安排,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类似寇素静这样的重度失能人员,正是长护险的优先保障对象。 “目前试点总体运行平稳。”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樊卫东介绍,试点城市明确了失能评估标准、保障项目范围与待遇标准、支付方式、管理运行等规定,政策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两类服务 在试点城市,长护险筹资主要包括按比例筹资和定额筹资两种方式。 以长春为例,试点阶段,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按比例筹资,单位和个人缴费按同比例分担,比例各为0.1%,职工年人均筹资约130元;起步阶段,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标准每人每年12元,其中个人缴费10元,财政补助2元。 江苏省南通市长护险属于定额筹资,职工和居民筹资标准均暂定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个人缴纳每人30元、医保统筹基金筹集每人30元、政府补助每人40元。 据了解,在试点初期,各试点地区整个筹资中医保基金占了将近九成。试点过程中,各地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在待遇设置上充分考虑基金承载能力等因素,优化调整筹资结构。如今试点地区筹资比例中,医保基金已经降到六成左右。 为什么要推出长期护理险?一组数据告诉你!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预计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超过4000万。这是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而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目前我们每月护理费用最高一级为8000元,这是针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这是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养老养护中心机构接受采访时告知的护理费报价。据工作人员介绍,其所在养老机构的月护理费一般处于5000元—8000元之间,依据老人的病情程度而有所不同。 而根据北京市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为每月4157元。显然,对于失能、失智及高龄弱自理的老人来说,高昂的护理费用已经成为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宗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通过大家共同缴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那些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以及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费用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化解失能人员家庭护理费用负担。 新京报 财经评论人毕舸: 长期护理保险的出现,将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保障。一方面,对于失能老人来说,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获得更周到的上门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 另一方面,则会缓解子女的照料压力,同时会带动相应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比如针对这一需求,会有更多人通过专业化学习掌握相关服务技能,从而以服务换取报酬,带动就业,也会因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加入,如同前些年的养老院等建设一样,形成老龄化服务产业的又一新增长极。 综合自新华社、民生周刊 【编辑:张洁】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举报/报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