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九不准”,应成为防控政策的镜子
随着上海、北京等地区疫情稳定下降,全国整体形势逐步好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需要更多智慧统筹的新阶段。加强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防止各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国家卫健委在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九不准”,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及封控区、管控区的管控时间”等等。 这“九不准”提得非常及时且有针对性。虽然全国多数地区都在认真做好防控和保经济社会运行的平衡,但也不乏个别地区,以防控为名刁难人员的自由流动,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地方要求从外省过去的人员,一律自费到酒店隔离三天,费用还不菲。且不说低风险地区的人根本不是病毒传播的隐患人群,这种把人拉到正常营业的酒店隔离,也不符合医学上的隔离规范。从多个层面看,这种动辄把所有“外省人员”都拉去隔离的做法,明显有违卫健委“九不准”的明文要求。 再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外省人员提前三天报备才能进入,于是有人因没有提前报备而被处罚。出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如果只是要求人员信息报备以方便后续跟踪,还有一定合理性。提前没有报备的,到了之后补上信息也不算晚,但一下子上升到严苛地步,外地人员如果提前不知晓政策,就得承受被处罚的后果,实在难以承受。 疫情防控非常重要,这一点全社会都有广泛共识,民众也普遍高度配合各项防控政策。但需要一再提醒的是,防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生命安全,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任何地方的疫情防控,都不能背离这个根本目的,不能为了所谓的“安全最大化”,而无视对普通人权利的侵犯。 此前的疫情已经在客观上对经济民生造成冲击,现在更需要重视的,是在守住安全底线的情况下,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运行创造条件,尽量把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那些不顾疫情好转的现实,反而加码防控的个别地方,应该尽快纠偏。 国家卫健委的“九不准”应该成为镜子,各地在颁布防控政策时需要好好去对照一下。对于那些明显和“九不准”冲突的,也有必要及时纠正和问责,这样才能让正确的防控理念传导到所有基层,保障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