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老街,或许是西安“最有学问”的地方时间:2022-04-28 “西安拥有太多有故事的大街小巷 或藏于市井之中 或藏于霓虹之后 每个老街都曾人潮熙熙攘攘 藏着岁月与过往 如果你想了解西安 不妨往老巷子里走一走 让时光缝隙里所有的日与夜 被新的人与故事悄然填充” 伴随着读书月的来临,春日的西安,弥漫着花香,也弥漫着书香。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中,怎能不看看这条“有文化”的街? 作为西安最著名的、以文化为标志的老街区之一,百年来,三学街一直保存着历史风貌,传承着中华文脉。 三学街是当年大唐皇城太庙坐落的地方。时至北宋,此地改为祭祀孔子的文庙,明成化年间,西安府学、咸宁县学和长安县学相继落成,围绕文庙形成了“一庙三学”的官学中心,三学街因此得名。 这个四四方方的街区,南与中国最完整的西安老城墙相邻,西与号称大南门的永宁门相望,书院门、东木头市、安居巷、柏树林等数条大小街道,围出一个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街坊。 集合着石刻文化、佛学文化、关学文化、儒学文化、城墙城根文化等诸多文化脉流,自古以来都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走进三学街,就像走进了画的世界,字的海洋,老巷浸染着墨香,汇聚文房四宝和古玩字画的商铺鳞次栉比。 古老朴素的建筑整整齐齐的矗立在街道两旁,任由过往的游客拍照欣赏,傲然不逊,不管是冰封雪裹,还是皓月朝霞,他们始终向人们展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脉和悠久的历史。 三学街有三条小巷,各有特点。 穿过文物天地的牌楼,靠西的第一条小巷就是长安学巷。 这里原是长安县学的所在地,其主要建筑原有春风化雨坊、射圃、魁星楼、泮池等。现尚存古树数棵和大门、二道门。 走出长安学巷,向东走,就到了学府巷。 乾隆年间《西安府志》记载府学巷,“大门前有坊,内有泮池,仪门内当甬道为魁星楼,中为明伦堂,两旁四斋,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堂后为尊经阁,阁后神器库。” 府学巷内的建筑经过百年变迁,现在除了尚存的几棵古树外,其他古迹已荡然无存。 向东走,过了碑林就是咸宁学巷。 原是咸宁县学所在地,原来建筑有儒学大门、明伦堂、博文斋、约礼斋、敬一亭及东西生员斋房等,现在仅存魁星楼和奎星阁各一座。县学南原有崇圣祠,今天已成为碑林区少年宫。 一庙三学,一街三巷。在三学街,每一个街巷内,每一幢大宅门后,都曾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往事。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华文字的精华,更是一次缱绻往顾的读史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