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博主痛批一些网红店的超长预售现象,“你春天买的衣服夏天它到了”。
此言一出即引发网友共鸣,大家纷纷“炮轰”这一模式:“冬天买的衣服快到夏天了还没发货,预售是在考验我对店家的忠诚度吗?”“谁说顾客是上帝?现在的卖家才是!”“我是来花钱的,不是来受气的!”……大家有多讨厌超长预售?中国新闻网微博18日发起投票【你如何看待电商超长预售的做法?】,截至发稿,仅有不足3%的网友能理解商家这种行为。另有近45%的网友选择“预售可以,‘超长’不行”。网友们之所以对超长预售深恶痛绝,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被“伤害”过。90后女孩刘佳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购和预售好像成了标配,“最近春暖花开,气温回升,本来想买点漂亮衣服出去踏春游玩,结果一看喜欢的裙子都是预售,明明才4月中旬,店铺却要等到5月30日才能发货,想想还是放弃了。”这类的网购情况她遇见了好几次,预售时间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再这样下去,她都要戒掉网购了 。相比超长的等待时间,商家们在超长预售中的“骚操作”更让消费者们难以忍受。江苏省消保委近日接到了赵女士的投诉:“我3月10日在网上买的鲜花,店铺页面显示最晚3月27日前发货,当时想着17天虽然长,也忍一忍吧。但15号的时候发现宣传页面又改成了最晚4月10日前发货。随便更改发货期,商家的行为没人管一管吗?”除此之外,还有的商家设置霸王条款,比如预售商品不予退换、预付款不退、对预售商品发货时间进行投诉以后将禁止下单……在消费者吐槽难以忍受超长预售这种“精神折磨”的同时,网线另一端的商家也叫苦不迭。据中新经纬报道,有商家表示,自己承受的库存压力较大,才不得不采用预售的方式。开女装店的李先生表示,商家往往比消费者还着急发货,主要是女装尤其冬装的货品成本、仓储及维护成本较高,一旦压货则涉及资金较大。“由于工厂有起订数量限制,我们不敢随便做货,只有在粉丝群预热后订单数据有了起色,才会上架、开始制作。”“一般的电商卖家分为进货和做货两种,进货的店铺则货期跟着上游批发商走,自己无法左右,有时很难按照预计时间出货;而自己做货的商家,从面料选择到生产、出货的环节众多,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增加好几天货期。”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超长预售表面上商家履行了告知,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商家利用经营优势地位,将产品备货的库存成本、时间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属于实质的不公平经营行为;另外在合同形式上,商家又利用强制预售,限定发货时间方式,减轻了自身责任,属于不平等格式条款,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凯律师说,如果有明确的发货时间提示,一般来讲不认为商家有违约或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消费者付款后,突然有提示,比如一个月后发货,就相当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转嫁经营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往往消费者还会遇到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时间,就属于严重的违约行为了,商家要承担违约责任的。陈凯说,如果商家违约,消费者可以向平台进行反映,也可以向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对电商平台的监督。“此外,电商平台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超长预售的不良行为,利用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手段来敦促商家尽快整改,继而助力电商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自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中新经纬、工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