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座!陕西考古博物馆4月28日试行开放时间:2022-04-20 什么是考古?考古怎么干? 考古有何用?为什么 考古 ? 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 陕西考古博物馆 这些问题将通过 考古发展历程的梳理 精品文物的展陈 及保护技术的展示 一一得到解答 近日, 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于西安正式建成,记者昨日从馆方获悉,博物馆将于4月28日对公众试行开放。 钩沉岁月,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而今,当这座定位为“集科研、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重点展示考古工作和考古学科发展的全国乃至全世界专题性博物馆”,终于以“文史巨轮”“文博宝库”的姿态驶入众人眼帘,它在为西安“博物馆之城”再添重磅新力、构建出陕西考古事业新格局的同时,也引发万众期待。 “一馆四中心”的“文史巨轮” 为践行新时代的中国考古 提供“陕西方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作为全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研究机构,多年前,它以百年考古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硕成果为支撑,率先提出建设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构想。而今,陕西考古博物馆历经10余年建设,即将向公众开放,这也是“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完成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揭开“神秘面纱”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体量庞大, 它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村南,南依中国地理分界线——秦岭,东临佛教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建筑风格与秦岭生态区和千年古刹的文化风格融为一体,总用地面积250亩、总建筑面积36000余平方米, 形成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图书资料中心、公众考古中心“一馆四中心”的格局,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为践行新时代的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方案”。 作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部分, 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室外展陈面积10000平方米,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基本陈列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大篇章。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历代砖砌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 作为我省新的博物馆形态,陕西考古博物馆不仅是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考古研究机构,也是以考古学学科发展为主线,以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遗迹遗物为展示对象,向公众展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实验室修复、文物考古学研究及反映考古学科发展史的博物馆,更是一座依托陕西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出土文物,全面揭示考古工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重大意义,详细讲述人类发展史、文化发展史、文明发展史,体现不同历史阶段考古工作理念、技术、方法发展演进的专题博物馆。 常设展览有“四大篇章” 为公众开启走近 考古学科的“大课堂” 以“考古”为核心词,注定了陕西考古博物馆与其他大量博物馆迥然不同的定位。而在此前的探馆活动中,记者也感受到,“考古”二字贯穿了整座博物馆的观展路线始末。 在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四大篇章中, “考古历程篇”展示陕西考古的诞生、发展和成熟历程,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金石稽古 证经崇礼”,讲述中国考古学在金石学阶段的积淀过程;第二单元“科学考古 兴史救国”,在展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基础上,着重讲述陕西考古的开端——斗鸡台考古,以及逐步确立的中国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第三单元“顺应时运 考古扬帆”,以考古项目为依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考古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半坡遗址、周原遗址、秦陵兵马俑、法门寺、耀州窑等重要遗址的发掘以及汉唐都城、帝陵等“大遗址”考古工作新理念和新方法的介绍。 “文化谱系篇”以时间为序分五个单元,展示了陕西境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第一单元“旧石器时代”,着重讲述现代人的起源以及古人类的交流与迁徙;第二、三、四单元“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先周文化”,介绍了在陕西境内这一时段各文化类型,包括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遗址,同时穿插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分支介绍;第五单元“周原遗址”,全面总结了60余年来周原遗址的考古收获。 “考古发现篇”分三个单元,主要介绍陕西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点考古项目。第一单元“探源文明 构建先史”,重点展示杨官寨、芦山峁、石峁三个都邑遗址;第二单元“寻踪帝国 盛世再现”,介绍陕西境内极具代表性的秦、汉、唐遗存;第三单元“追迹古都 陶冶风雅”,主要展示以耀州窑址、吕氏家族墓等为代表的宋代之后的陕西考古发现。 “文物保护篇”在总体介绍文物保护工作后,展示了对陶瓷器、青铜器、复杂遗存、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的修复、保护与研究,重点展示了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在不同质地文物保护中的运用,向公众展示了文物工作修复者“巧手良医”的责任和担当。 从某种意义上讲,陕西考古博物馆就像一座考古学科的“大课堂”,它展示着考古学科领域灿若星河的深厚积淀、学科元素,更让公众有机会成为考古学的“入门弟子”,感受考古学中奇妙无穷的乐趣与魅力。 有趣、互动、沉浸式 这座博物馆 让考古学“生动”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正是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陕西考古勾勒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因图谱”,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总体特征,为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推动考古学科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等,作出了突出成绩。但另一方面,在大众印象中,考古学,长久以来似乎都是一门学术,更是艰涩而专业的学科——高深,而难以亲近。 不过,当你步入陕西考古博物馆,这一切固有印象可能会被当场改变。 记者注意到,为方便公众了解最新考古发现进展,向大众展示最新重大考古发现和专题研究成果, 陕西考古博物馆将大量考古发掘项目“搬”到了公众面前,比如整体搬迁后的贺家车马坑,就被直接“打包”搬入了博物馆的展厅,让观众能近距离“沉浸式”感受考古环境。 除了直观展示精美文物, 博物馆也将“科技考古”的理念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方法和理念,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讲述”给每一位参观者。在这样的生动解读后,博物馆中多件以全新理念和先进技术进行保护修复的展品,更让人看得明白,赏得叹为观止。 身处陕西考古博物馆,能够真切感受到“博物馆大学校”功能的无处不在,很多解决当代人观展好奇心的导览展板也让人感到考古的妙趣横生。比如在“春秋时期的男性用什么护肤?”的导览展板下,参观者就能详细了解如何通过一件发掘出土的精致小罐中的残留物,推导出当时贵族的“精致生活”。而在诸如“2000年前的国家仓库藏着啥?”“秦汉瓦当制作工艺有何不同?”“甲骨文识读”等大量配合展陈文物设置的知识性导览展板下,还加入了可以互动游戏的“翻翻板”“迷宫图”等“小机关”,让观展之旅有趣又好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院长、馆长孙周勇表示,三秦大地育中华文明根脉、周秦汉唐筑华夏辉煌盛世,以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陕西考古博物馆运用考古学科的逻辑、博物馆的语言,以陕西考古成就绘制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基因图谱”,“百年风华正茂,百年仍需奋进,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陕西考古人将秉持‘赓续文化、传承文明’的学术初心,肩负‘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的学科使命,深耕三秦沃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陕西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陕西智慧” 。 【编辑: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