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教育 >>教育 >> “高中永远不会结束”为什么是真的?
详细内容

“高中永远不会结束”为什么是真的?

先来做一道心理测试题——

假如你是个小学生,有一天你从家里带了一个玩具去学校玩,一位同学看到这个玩具,说能不能借我玩玩?你说可以,就把玩具借给了他。他玩了一会儿,把玩具还给你的时候,你发现玩具被搞坏了。

假如你是个中学生,你正在学校食堂里吃饭,有个同学拿着一杯饮料从你身边路过,他身体突然一动,饮料洒在了你的衣服上。那么请问:这两件事反映了什么情况?(注:两件事相互独立,对方不是同一个人)

1. 这些纯粹是偶然的事故,不值得解读

2. 同学可能就是故意欺负你

对这个测试的解读我们放到后面再说,我们先从一个身高和收入的问题说起。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共识,个子高的人总是有一些潜在优势的,家长通常都希望孩子长高一点,找对象个子高相对来说也更受欢迎。

结果美国的几个经济学家就问了一个问题:那是不是身高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呢?

听起来很无厘头对吗?结果,还真是这样,至少在英国和美国是这样。

经济学家根据这两个国家数据库里,2万个33岁男人的数据,发现身高越高收入越高的结论成立。

但是,如果把这些人学生时代的数据也加进来,会发现,跟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的,并不是他们现在的身高,而是——他们16岁时候的身高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那种16岁之后再发育的,后来的这个长高,跟收入就没有什么正相关了。

也就是说,高个子收入高,并不是因为公司招人的时候考虑到了身高(显然大部分人的简历上不可能写身高),也不是因为面试看你个子高就要你,也不是因为你个子高就跟你签单子,而是——这些人在16岁的时候,因为个子高而获得了某些额外的优势。

你问任何一个高中生,他们都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个子高和自信、乐观和受欢迎程度肯定是有关的,而这些东西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大概属于“活在当下率性而为”的状态,他们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不喜欢就抗议,他们的行为是对当前事物的反应;然后从初中开始,孩子就会特别重视自己的社会地位了,做事情会思前想后,会开始给自己讲故事(学术说法叫“叙事自我”),并且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然后到了高中,大脑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交数据库”:我们因为长期的积累,已经知道了跟别人做怎样的互动会有怎样的结果。

比如跟陌生人见面的时候应该微笑,路上遇到熟人了应该点头示意,这些动作几乎都是瞬间决定的,你在几毫秒之内就能做出正确反应。

这就是一种社交维度的隐性知识。如果让你列举,你都掌握了哪些社交习俗,你可能一时说不出来,但是到了那个场景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

只不过,每个人的这种隐性知识,是有区别的,原因是每个人的经历和记忆不同。你在隐性知识上的某些偏见,可能对你有好处,也可能是你一生的精神枷锁。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受欢迎情况,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大致分成两类:一种叫“被接受”,也就是受别人喜欢的时候居多;一种叫“被拒绝”,也就是在社交生活中不太成功的那些人。

所有这些受试者一起看了8个视频短片,短片里都是一些高中生在校园的互动:有些是表示和谐的场景,比如一起大笑,有些就不和谐,比如说话突然被人打断,或者两个人争吵、冷战之类。

受试者看视频的时候,他们头上都戴着眼球跟踪设备,这是为了监测他们重点看了哪些片段。

结果非常明显:那些“被接受”的人,70%的注意力都在正面的、积极的、和谐的片段中,而那些“被拒绝”的人,80%的注意力都在不和谐的、负面的互动上。

这就应了一句名言: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本身,我们是从这些事物身上看到了自己。

所以,高中的生活其实是给每个人戴上了一副“欢迎度”的眼镜:那些高中时代被接受的人,从那以后起在社交生活中会更容易看到被接受的场面,而高中时代被拒绝的人,更容易被那些拒绝的场面所刺激到。

这就造成了,他们不仅看的地方不一样,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解读也不一样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开头的测试题,你大概也能猜到,这种事情,纯粹取决于你自己的解读:那些被接受的孩子,更倾向于把事情解释成偶然事故,而那些被拒绝的孩子,则倾向于解释成故意欺负。

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旦你把这些事情都解读成故意欺负,这就是一个从高中开始就形成的精神枷锁。

长大以后,比如你和朋友约了晚上6点吃饭,你按时到了地方,等了半个小时朋友也没来,而且还联系不上,你会怎么解释这件事呢?“被接受”的人的第一反应是朋友可能出了什么紧急状况,而“被拒绝”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被朋友耍了。

这种解读甚至跟校园霸凌的现象也有点关系。

事先声明我们坚决反对霸凌,也绝不会责难受害者,我们只是提供另一种思路:某些霸凌,可能也和受害者最初的那个解读有关。

比如最开始那种饮料洒到身上的事件,如果非得解读成对方故意欺负,这就可能让事态升级。反过来说,在那些“被接受”的视角里,就算对方真是故意的,这件事最后说不定还能化敌为友。

带着“被拒绝”枷锁的人,会在生活中寻找各种蛛丝马迹,去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被拒绝”,他们到了工作的年纪,可能会表现出更容易生气、更容易焦虑、更有攻击性,甚至更可能有一言不合就辞职的情况。

而对“被接受”的人来说,很多事情的那种不在乎,是因为他们根本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劲。

但是——我们好像很喜欢用但是——这个所谓的“被拒绝”的枷锁也有好处,甚至可以让你更有智慧。

这又不得不提到一个实验。受试者被要求在自己的脑门上写个大写字母“E”,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写这个“E”呢?

结果是,那些有权力的傲慢的人,往往这个“E”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写的,也就是在别人看来,这个“E”其实写反了;而那些能够从别人视角考虑问题的人,就会写一个在对面的人看来正确的“E”。

这个实验最初并不是用于讨论“被接受”和“被拒绝”的问题,但的确跟这个主题相关:经常“被接受”的人,自信心比较强,做事情比较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以写出来的E别人看来是反的;而经常“被拒绝”的人,反而更善于在社交场合察觉到一些隐秘的细节,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尽管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自己难受),所以写的E能够用别人的视角。

这种优势可能在学生时代还不明显,但到了工作场景,往往有关键作用:比如两家公司合作,你这边的领导讲的眉飞色舞,对方公司好像也频频点头,那如果你是个“被接受”类型,你大概会很乐观,认为这个单子肯定没跑了。

但是,如果你在高中时代有“被拒绝”的枷锁,你也许就能觉察到,在某个地方,对方的反应是迟疑的,是犹豫的,这个关键信息很可能会给本方带来一个改进方向的提示。

所以这个世界虽然好像不太公平,但没有一种特质是一无是处的,“被接受”的你也许收获了自信和乐观,但也可能滋长你的傲慢,你可能缺少真正的敏锐和洞察力;而从小“被拒绝”,虽然你的生活可能一直不太愉快,但我们可以说,“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

那我们了解了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枷锁,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多一分共情力,多一分理解和宽容:下次再遇到有人因为一件小事而反应强烈,不要急着指责他,他有他的苦衷。

这个原理往大了想,可能在国家这个层面也有相似之处。

比如我们知道中国在近代史上受尽屈辱,换言之那个时候的中国属于“被拒绝”的角色,以至于今天国家明明强大了,但国人对于国际事务仍然很敏感,很多人喜欢说谁谁谁“辱华”、“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凡我们冷静下来想,这里面一定有一些属于过度解读,这不就是精神枷锁的效应吗?

当然最后,我们仍然要从刚才有些宿命论的表达中往回拉一拉。

高中的经历,为我们戴上了精神的枷锁,以至于长大后的一切判断和想法,都是毫秒间的反应。我们根本来不及细想就采取了行动,或者至少选择相信一种解释。

这的确是枷锁的力量,从生理上说,这是大脑硬件的快速处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高中永远不会结束”,高中的确能影响人的一生。

但是,这并不等于,人的命运在高中就被决定了:即便那个反应时间只有几毫秒,你仍然有一个选择的自由。

就算你认为那是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当你知道有枷锁这个东西存在,枷锁也许就到了可以被挣脱的临界点。

所以最可怕的不是枷锁,是压根不知道有这回事。


来源:来源: 网易教育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