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轮波及中国多个省市的新冠疫情背后,是各条战线的紧张与忙碌。媒体报道的一个最新现象是,最为忙碌的群体除了医护、社工之外,还有各大城市12345政务热线员。北京700余个话务坐席,总共受理问题反映72万余件;成都220人的接线阵容,日均接听电话超过两万次。更为典型的是南京,7月疫情期间,最多一天竟面临100万次的拨打量。
用传统的人体感官来体验,这组庞大的数字实属惊人,足以让接线员“接”出职业病。但以当下数字思维来剖解,百万级件(次)在大数据面前只是沧海一粟。这堪称一个“现象级”现象,既是数字时代政府网络理政的生动写照,也揭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巨大挑战。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人员 图据ICphoto诞生于1999年的“12345”,肇始于一位“记不住号码”的杭州大妈。政府将计就“记”,将偶然变成必然。“有事找政府”(12345的谐音)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政务类特服专号,面向全国公开。由是,凭借一个易记的数字和一支专门的队伍,“12345热线”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最直接的桥梁。一个看似有点鸡毛蒜皮的小故事,其内涵是“民之为大”。集纳并回应社情民意并非现代产物,上古尧帝时期设立“诽谤木”,百姓把意见写于其上或敲击出声,官员即当办理,可谓最早的“民情12345”。行至新千年门槛,12345凭借“集大成”优势,一解当时各行业各部门众多热线资源分散难题。二十余载春种秋收,12345热线从简单业务系统构建的“初始版本”,走进智能技术应用的“进阶版本”,迈向治理价值创造的“迭代版本”……一步步的进阶,无不是新时代承载的新价值所在。时至今日,12345已根植于百姓心中,成了一块金字招牌。而迈向数字时代,面对逐年呈几何叠加的话务量,面临政务服务的细分整合,面向数字治理的效能需求,“12345”这个特殊的数字,该体现怎样的价值?回溯过往,12345连接政府与市民的“表”看似没变,“里”却在迭变:过去是一部电话几个话务员,现在是“政务一网通办”“城市一网统管”;过去仅需转达百姓诉求的接线员,现在要求懂市政察市情的分析员;过去接件集中于个体问题的解决,现在更多的是公众问题的反映——热线那头,对美好生活的“精准追求”多了;热线这头,代表政府“精细治理”的能力跟上了吗?热线那头是“出题人”,热线这头是“答题人”。这样的诘问不无道理。12345走过22年,号码归并统一,服务功能扩容,治理能效理应跟上,但现实仍不时“打脸”:衡水一位市民原本只是简单咨询物业费,二十余次“电话转接”后仍被告知“12345能办什么事啊”,此言一出,瞬即登上热搜;海口一位市民买房遇问题求助12345热线,工单竟流转22天,引起舆论关注……尽管事件都关联12345,实则不是热线应背的“锅”,而是治理该管的“责”。说到底,12345不是具体的“办事员”,是平台的“总枢纽”。哪些咨询可交人工智能,哪些工单转派相关部门,哪些诉求区分轻重缓急……这个枢纽越高效、越智能,越能将具体入微的每一件关涉“锅碗瓢盆的诉求”,贯穿民呼政应的每一个步骤,就越能避免“热线空设”“工单空转”“投诉空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一流治理,直指三个关键词: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数字生态系统推动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解决数字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化解新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危机,政府扮演的角色和职责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数字政府既是“数字中国”的有机组成,也是驱动“数字中国”的重要引擎。12345的“数治化”,无疑是建设数字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疫情之下民生需求集中爆发,更多公众将“有事打12345”内化为行为习惯。非常时期的非常考验,才是最真实的考验。12345只是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中一个细微的末梢,从这次波及多个省市的“非常考验”也不难看出,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也不无欣喜地看到,这条热线遭遇“流量暴涨”的“危机”,恰恰也迎来“以数促治”的“良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数字经济,释放的是城市发展新动能;数字治理,释放的是城市发展新活力。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行动,绝不是玩数字游戏——北京12345从“接诉即办”转型“未诉先办”,靠的就是大数据“算”出年度选题;上海12345以城市运行市民感知平台为抓手,预测预警风险,背后是AI助力;佛山12345升级为“市长直通车”,探索网络综治模式,算法模型功不可没。数字时代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翻阅人类历史,“刀耕火种”到“声光化电”是科技的革命;“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到“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治理的革新。12345这道应时代而生、依技术而变的“数治题”,是回应美好需求的“素质题”,更是社会治理升级的“述职题”。不断求解,才是最优解。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