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财经 >>财经 >> 业内首份!普惠型财富管理概念兴起,潜力巨大!
详细内容

业内首份!普惠型财富管理概念兴起,潜力巨大!

增加居民各类财产性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是共同富裕目标下金融机构的着力点。


10月22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首份《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这不仅是业内首次提出“普惠型财富管理”概念,更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共同富裕目标下财富管理研究的全新视角。


报告显示,普惠型财富管理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的主力军是公募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截至2020年底合计规模已达资管业的36%,但两者规模对应居民财富的占比仅为4.4%和2.9%,规模依旧很小,这也意味着共同富裕目标下,普惠型财富管理未来增长潜力和空间将十分巨大。

 

微信图片_20211026101620.jpg


全新视角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


长期以来,财富管理更多围绕高净值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是信托、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


《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262万,2018~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报告》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约296万。


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服务中,财富管理可细分为家族信托、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多个板块,并形成了多层次、满足多方需求的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2021年上半年,A股有6家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资产规模破万亿元。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64万亿元。


“高端财富管理竞争非常充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面向中低收入群体而言的财富管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胡滨表示,在共同富裕目标下,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需求首次被系统性研究。


普通人需要什么样的普惠型财富管理?这个答案与面向高净值人群、动辄百万门槛起步的财富管理显然有着不同的分野。


《报告》提出,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目标是促使中低收入群体能够触达更丰富的,投资风险与其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正规投资渠道,所投资产具有合理的安全性和足够的流动性,使其在个人财务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面向中低收入群体,财富管理产品应该具备低门槛、低成本、易获取、高透明、标准化和风险合理等特点。

 

空间巨大

普惠型财富管理仅占居民财富的7%


《报告》研究发现,现阶段能提供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的,最主要还是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其申购起点为1元,都具有标准化、销售渠道可靠、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强等特点,符合中低收入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那么普惠型财富管理目前有多大的市场规模呢?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资管产品总规模达到123万亿元,较2010年末增长近10倍。其中,公募基金规模19.89万亿元,公募银行理财产品24.75万亿元,合计占资管产品总规模的36.33%。


微信图片_20211026101624.jpg


公募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近些年虽然总体发展较快,但相对于我国居民财富规模占比还比较低。


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2019年我国居民部门的财富达到512.6万亿元,其中配置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仅为2.88%,配置公募银行理财产品比例仅为4.36%。2020年,这一数值分别为为2.9%和4.4%,合计占比仅7.3%,虽有小幅提高,但占比依旧很小。

微信图片_20211026101627.jpg

此外与美欧等财富管理成熟市场的基金规模相比,我国公募基金同样潜力巨大。截至 2020年底,我国公募基金存续规模19.89 万亿元,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同期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分别以29万亿美元和22万亿美元分列全球一、二位。


截至 2021 年二季度末,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之一的贝莱德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到 9.5万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23.03万亿元人民币的2.66倍。


这意味着,我国公募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也是金融机构未来发掘的蓝海之一。

 

助力降本增效

金融科技有望成普惠型财富市场发展“促进器”


普惠型财富管理发展的大幕正在拉开,不过与高净值人群“一对一”的传统财富管理获客服务方式不同,金融机构还面临着不少难题,如何在平衡获客及投顾成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好更加便捷、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


目前,从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这两类主流普惠型财富管理产品在不同销售渠道的存续规模分布来看,银行渠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银行约占 70%,基金公司约占 20%,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和券商的市场份额占有量分别为 6.53%和3.47%;从排名前15大销售主体来看,基本上也全部是商业银行。


微信图片_20211026101630.jpg


《报告》认为,普惠型理财产品主要面向长尾群体,传统获客方式必然带来较高成本,难以持续发展。数字技术运用在提升金融可及性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降低获客成本,可以为中低收入投资者提供更为便捷、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


 《报告》中也列举了一些金融科技开放应用的案例,如蚂蚁财富等互联网平台与基金公司合作试水基金投顾、投资者教育,以及招商银行、华泰证券等金融机构加码线上服务等。


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军表示,互联网平台的参与,金融科技的引入,为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注入了更多有益的变化,互联网科技公司更多服务于长尾用户,不仅能扩大更多的群体,通过技术能带来降低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最大便利。


在科技助力下,银行、基金公司加强数字化转型或者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以共同富裕为长期目标,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在整个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的手段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器的作用,”胡滨认为,普惠型理财产品核心主力还是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但是既然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如何让这类产品触达更多的投资者,“要发挥第三方销售机构的作用,要支持更多的机构来参与这类市场,这应该是开放的理念。”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