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学校不该容不下一箱牛奶近日,四川达州两名学生因无法带牛奶入校,蹲在门口喝完11盒牛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事后校方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考虑到校外食品的安全性,所以禁止学生带校外食品入校。15日,当地教科局表示,涉事学校校长已被约谈并责令整改。 两个不算健壮的孩子,担心学校会收走或扔掉牛奶,蹲在马路边一盒一盒喝完了半箱牛奶,哪怕不是孩子的亲人,看到后也于心不忍。十几岁的年纪,既要长身体,还要对付高强度的学习,正是该加强营养的时候,而这又很难完全从学校食堂的一日三餐中得到满足。笔者中学时也是寄宿学校,每次开学必带的就有大包小包的牛奶、面包和饼干。这倒真不是贪吃,而是三餐之间要上的课实在太多。不补充点能量,笔者也很难保证上午11点的最后一节课想的是数学题,而不是一个小时后的午餐。 倘若禁止自带食物,学生的这些需求又如何满足?当然,学校内的小卖部、教育超市在此时就能发挥出作用。但不少网友担心,小卖部所售食品的价格、质量、种类是否具有优势?特别是前段时间,某地一学校的小卖部租赁费用达到一年一百余万元,引发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无数想象。网友的这种担心并非是没有根据的“阴谋论”,而是从常识和经验得出的合理推断,且已有报道初步佐证,后续的调查通报也该就这一方面进行回应。 此外,令旁观者不解的是,倘若学校真的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禁止自带食物,又怎么会坐视学生在门口喝完了整整半箱牛奶? 学校自然担心学生的饮食健康,但或许更担心学生饮食健康出现问题后的责任划分。当允许学生自带食物进校园后,一旦出现健康问题,难以区分是自带食物还是校内食堂所导致,校方便会多承担一份风险,多承担一份连带责任。 这样的现实考量无可厚非,但是进而采取一刀切的态度就显得过于功利。禁止三无食品进校园是为了学生好,禁止自带品牌牛奶也能强解成“为了学生好”吗?显然,关于管理学生自带食物的问题有着更优解,这要求校方拿出一定耐心与精力,真正地以学生中心,在保障其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照顾学生的合理诉求。 更何况,过往的教训提醒着校方,与其费心费力地盯着学生自带的牛奶面包,不如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食堂的卫生安全上。后者,才是职责所系。 来源:腾讯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