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着非遗看海南 |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陶土为釜 文明可掬时间:2021-09-03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视听纪录技艺、以影像传承文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专栏“跟着非遗看海南”,讲好“文化故事”,践行“非遗传承”使命。 海南有一处“秘境”。浓密的热带雨林中,昌化江从五指山奔腾而下,汇集众多支流,合奏成一曲荡气回肠的绝唱。 昌江,古称至来,后称昌化,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奇峰峻岭,河流纵横的昌江,滋养着黎族、苗族、汉族等民族20多万人口,文化底蕴深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其中,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渊源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我国新石器时期。 《诸蕃志》曾记载 “......以土为釜,瓠为器。......土釜至今用之,瓠瓢间以水......”黎陶以黏土为原料,低温(800℃)烧制,手工制成器物。原始制陶技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失传,但在黎族世居的昌江仍有保留。 新石器时代遗留的“奇迹” 昌化江畔,黎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主要集中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太坡地区。由于地处干旱,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智慧的黎族先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特有的黏土制作陶器,如碗、钵、盆、盘、罐、蒸酒器、蒸饭器、缸等,陶器既可自用,也能以物易物换取生活物资。 黎陶连接着黎族人的生与死。 黎族人出生时,家中长辈会制作陶罐,放在婴儿床头下;百年之后,陶罐则会代替墓碑,陪伴长眠。 千年以来,黎族制陶技艺只传女不传男。黎陶制作十分繁琐,挖陶、挑陶、晒陶、捣陶、筛陶、和泥、制作器底、搓泥条、泥条盘筑、制坯、摆放陶器、露天烧陶。 烧陶要选择露天平地,柴火架成堆,陶坯倒扣在柴堆上。烧陶前,家里的男丁需要上山采集“紫涯”(黎语)的树皮,将树皮捣成汁,用于最后的淬火。 黄昏时分,点火烧陶,火焰在空中翻滚,制陶人将“紫涯”汁洒向四周,在神秘的祷告中祈祷陶器完好无缺。 薪柴燃尽时,黎族的男性逐一取陶,洒上“紫涯”树皮汁固陶。淬火后,每个陶器都会留下的斑驳印记,独一无二。 “泥与火之歌”的延续 黎陶富有粗犷、原始的美感,虽不精美,却是人类与大地紧密相连的见证。 在海南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现年95岁高龄的黎族阿婆羊拜亮是当地有名的陶泥匠人,也是黎陶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她从13岁开始制陶,在她近80年的制陶生涯中,她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陶泥。 严寒酷暑,四季交替,时间仿佛都凝固在了她用泥土塑出的一锅一壶中。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她无关,“泥与火”的交融让她的内心世界宁静、平和。 初秋微凉,落日残阳,风吹过田野的竹林发出“沙沙”声。我们一路前行,终于在傍晚见到了羊拜亮。 眼前的她,干瘪、瘦弱,银丝交错,双眼浑浊。她坐在轮椅上看着我们,和蔼慈祥地笑着。“我妈妈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记忆时而清楚,时而模糊。”羊拜亮的女儿黄玉英告诉我们,老人在92岁高龄时,仍在制陶。 制陶,是刻在羊拜亮骨子里的记忆,她曾说“每一次制陶,都是一次与天地的合作。” 时至今日,岁月模糊了记忆,羊拜亮时而忘记女儿、忘记亲朋,但黎陶依然能牵动她的记忆。看到陶罐盖放在地上,周围人来人往,她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指着陶盖对女儿说:“拿起来。” 黎陶与制陶,早就镌刻在羊拜亮的骨髓中,她靠制陶换物,给丈夫减轻生活负担,养育家中儿女。于她而言,泥陶不仅仅是个器皿,也是黎族人的文化载体,饱含着黎族人对生活的眷恋与热爱。 “我小时候,妈妈去卖陶,我就在家里等她,有时站在门口,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盼着她早点回来。”回忆童年,黄玉英娓娓道来母亲与黎陶的往事。 “我从小就跟着妈妈制陶,也跟着她挑陶卖,有一次,挑的陶太多、太重,绳子断了,有两个陶罐掉在地上摔碎了,妈妈蹲在地上,一片一片捡起七零八碎的陶片,特别伤心。” 这是黄玉英对母亲印象最深刻的事,多年后,她仍清楚记得母亲的失落。 制陶并不容易。 天微微泛鱼肚白,晨露尤在的时候,就要去田间挖陶土。接着要晒土,晒干后碾成粉末。用水和泥,边浇水边和泥,揉成团状。打底盘、搓泥条,把搓好的泥条一根根盘筑而上,再用手捏实。制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做好陶坯后,要阴晒半天,暴晒一个星期,完全晒干后才能开始烧陶。 黄玉英说,制陶最难的是“塑型”。“我们制陶,使用的都是原始工具,比如竹片、竹条、蚌壳等。”黄玉英捧着泥陶,边塑型边为我们讲解 。“陶泥盘好后,用竹片一遍遍将陶泥外表刮平,再用蚌壳将陶罐内部刮平,再用竹板拍陶罐,要把它拍薄、拍均匀了。”许多制陶新人,制作的泥陶都是奇形怪状,只有老匠人,才能制作出厚薄均匀、形状合适的陶罐。 30岁时,黄玉英正式向母亲学制陶,至今已有20余载。她制陶时,羊拜亮就坐在一旁指指点点,神情很是放松。 随着时代发展,火候高的陶瓷、塑料、陶器、瓷器、金属器、玻璃器、塑料器皿冲击市场,黎族陶器逐渐被世人遗忘,不少黎族人放弃制陶。“制陶不赚钱,很多人都放弃了,我母亲还在做。她说,如果没有人制陶,我们黎族人这个技艺就失传了。” 制陶,是黄玉英对母亲的承诺,是两代手艺人的传承。 有时,羊拜亮会突然问女儿,“你还在制陶吗?”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后,她会笑着点点头。我们拜访当日,黄玉英坐在母亲的轮椅旁,拿着陶罐打磨,母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妈妈,看到我还在制陶,你高兴吗?”“高兴。” 母亲垂老,终有一日会离去,黎陶是线,牵着母女的思念。 “只要一直制陶,我就会想起妈妈。”黄玉英说,她会代替母亲,传承好黎族的文化技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黄玉英心中,母亲是一座高峰。2006年,羊拜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让黄玉英心生向往。“妈妈能做得那么好,我也要努力。” 质朴的愿望与素朴的陶器相遇,逐渐沉淀出岁月的光华。像母亲一样,传承、发扬黎陶技艺一直是黄玉英的信念,2016年,黄玉英成为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黄玉英成立了“昌江羊拜亮黎陶合作社”,带领民间艺人和贫困户制陶、卖陶,“合作社有11人,生意好时,一年营业收入20万元-30万元。当地政府也给我们支持,购买了新设备。”黄玉英说。 “羊拜亮合作社” 位于石碌镇马路边一个并不起眼的民房。室内约100平方米,密密麻麻摆满了各色陶罐,以及制陶工具。工作室往里走,是黄玉英一家的生活区。 与母亲制作的陶器不同,黄玉英制作的黎陶有很多创新。店里陈设着泥陶制成的花瓶、锅具、香炉、摆件……“传统黎陶要有,但创新产品更受欢迎,很多游客都会买些小摆件带回去。” 黄玉英告诉记者,目前制陶大部分还是手工制作,但是烧陶已经改用现代设备。“以前烧陶都是露天用柴火烧,成品很不稳定,有时烧30个陶会毁8个-9个,现在改用现代设备更加方便了。”黄玉英说。 工作室偶尔也会接待前来体验陶艺的学生。黄玉英告诉我们,有一次接待了60名学生,由于合作社场地有限,学生要排队分批体验,每次只能容纳4-5人。场地不足,是她传承黎陶技艺的困难。“我想要申请新的场地建非遗馆,我已经规划好了,场地分为展示区、制作区、体验区,展示区可以陈列黎陶和黎锦作品。” 如今,黄玉英除了自己制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3岁的小孙子“捏泥巴”。 “小家伙很喜欢捏泥巴,每次都很认真。”看着可爱的小孙子,黄玉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看着母亲制陶,也许对于黎陶的热爱就是不经意间根植于心。“我现在教儿媳妇制陶,也会教孙子和学生,希望他们能让黎陶技艺代代相传。”黄玉英笑着说,她以后会继续制陶,争取早日申请成为省级传承人。 一个黎陶承载着数代人对生活的期许,羊拜亮固守传统手工艺,任世事纷杂,她都专注手里的泥条,直到岁月将记忆抚平;黄玉英创新制作,散播黎陶技艺的种子,用创新产品、技艺传承文化。 两代人,一个坚守,殊途同归。时光穿梭千年,让我们能透过微光与原始文明相遇。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苏靓 总策划:韩潮光 罗建力 总监制:胡续发 林莹 敖坤 策划:刘仕利 编导:雷亚平 记者:苏靓 摄像:李昊 曹志 剪辑:雷亚平 曹志 包装:洪盛伟 编辑:张子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