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衡水,有人发帖称,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之子郗某某赴西藏报名高考,被指“高考移民”。西藏教育考试院就此回应称,郗某某户籍在藏但其父对口支援未满3年,已取消其报考资格。
近几年,衡水中学每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人数超过200个,拿下河北全省七成名额,被称为“清华北大收割机”。盛名之下,河北省内甚至邻省的不少家长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入读衡水中学,谁能想到,衡水中学的掌门人竟然将儿子送到了西藏报名高考?今年西藏理科重点分数线是415分,这个分数在河北刚刚达到本科分数线,其诱惑力由此可见一斑。郗某某在衡水中学学习生活,却赴西藏参加高考,如此“降维应试”“曲线高考”,恐怕是多数家长想都不敢想的“捷径”。作为一个父亲,郗会锁为儿子“搭桥铺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的做法无疑起到了一种坏的示范效应——当校长都难以遏制走高考捷径的冲动,教育公平如何得到尊重和维护?作为教育工作者,郗会锁不仅曾在圆桌论坛中畅谈“不能抓带血的升学率,要抓绿色的升学率”,而且曾在开学典礼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追求卓越的衡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能量场,我们身处其中,不仅能约束我们的行为,还能提升我们的品质,增强我们的精神信念,最终也能促进全校师生实现共同成长。”因为此次意外翻车,人们吃惊地看到,在畅谈“绿色升学率”的同时,郗会锁试图抓住的却是灰色的高考捷径。在倡导追求卓越的时候,郗会锁作为校长不仅没能陪同“全校师生实现共同成长”,反而义无反顾做了“逃兵”。这种身份与行为的巨大反差,正是郗会锁引起巨大争议的关键所在——校长醉心于此,既是对职务工作的全盘否定,也是对职业精神的彻底背叛。从一系列时间节点来看,郗会锁可谓“精致的利己”“用心良苦”。2016年7月,郗会锁以衡水中学副校长的身份对口支援;2018年3月,郗会锁将儿子的户口迁入西藏阿里地区;2018年4月,郗会锁离开西藏;2018年5月,郗会锁出任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如果不是此次意外,郗会锁算得上“人生赢家”。郗某某此番被取消报考资格,关键原因在于郗会锁对口支援时间不满3年,这是对口支援干部子女在西藏参加高考的底线,也是不容随意突破的红线。郗会锁支援单位就是阿里地区的教体局,他本人不可能不了解这样的规定。如果郗会锁能在西藏多坚持一年,他的儿子今年在西藏参加高考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如此一来,很可能意味着郗会锁错失重要的升迁机会。这恐怕才是关键所在——他既不想失去自己的升迁机会,也不想放过儿子的“高考福利”。只可惜,随着此事被曝光,他本人的仕途之路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值得一提的是,西藏教育考试院在回应中称,已取消郗某某报考资格。“已取消”意味着郗某某曾经通过了报名审核,资格审核环节是否存在疏漏?这些问题也有必好好查一查。对口支援干部子女可以在西藏参加高考,这种政策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褒奖和激励,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别有用心者曲径通幽的“后门”,甚至是伤害高考公平的“隐形福利”。“翻车”之后,郗会锁儿子的高考之路也将平添曲折。今年被取消报考资格,不仅意味着其无缘今年高考,而且也意味着在西藏参加高考基本无望——按照西藏的高考制度规定,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不仅要有2年以上的西藏地区户籍,而且要在当地高中实际就读2年以上。有户籍无学籍的郗某某,将注定与西藏高考渐行渐远。机关算尽,却落得如此局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虽然郗会锁的身份是衡水中学的校长,但在此次事件中,衡水中学属于“躺枪”。这个“高考梦工厂”在此次事件中唯一的作用在于,以一种荒诞的场景凸显了一种严肃的现实。在扎紧制度篱笆的基础之上,只有减轻负担、缓解压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育公平。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