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舆情 >>媒体曝光台 >> 林生斌有没有那么恶
详细内容

林生斌有没有那么恶

林生斌说,我没有那么好,也真的没有那么恶。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2017年6月24日凌晨3点28分,林生斌在“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两天后开博,一时拥者如云,无数人把最朴素的怜弱憎恶的感情投射于此。时隔四年,2021年7月8日,林生斌在再婚风波后连发五条微博,但微博下面怒骂如潮、讥讽如潮,零星的支持言论很快被湮没。


一个“深情”偶像,陡然间成为“薄情”公敌,甚至隐然还是漏网凶手,是躲在黑暗中的诅咒者。《乌合之众》告诉我们,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在此似乎再次得到验证。


“锦上添花”已是浮云,而那些“落井下石”合情吗?在理吗?不妨把林生斌事件中网友关注度最高的几个点捋一捋,不引经不据典,只讲人之常情。


微信图片_20210713094812.jpg

                                                                                                          ↑林生斌 


人设与人性


有人说,林生斌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事实上是第三天)就开博,而且还精心挑选了家人照片,这得有多冷情才能做到?


其实,惨剧发生后,每个人表现各有不同,有人默默无语,有人放声痛哭;有人自言自语,有人当众倾诉。那么,用微博为悲痛寻找宣泄口有何不可?有人质疑林为带货而造人设,可是谁愿意付出如此惨重代价来造人设?这人设,与其说是林生斌自己立的,不如说是围观人群与他共同立的。


还有人气恼林生斌人性凉薄,三年不到就另组家庭,这是牌坊穿越了吗?说到底,看戏的人希望剧情有始有终,作为“演员”的林生斌一旦转型,就会面临以往形象垮塌的困境。当然,不能否认林生斌利用微博为维权造势,舆论也的确让他在维权中从弱小变得强大。但挟网维权往往遭受反噬,林生斌应该对此也有预料,这也使得他迟迟未公布再婚生子的事实。只是,他绝对未料到这个反噬会如此之狠。


有人根据林生斌亡妻哥哥的只言片语断定林生斌独吞上亿元赔偿金,对此当事律师已有说明:一是赔偿金远没有传闻的那么高,二是三原告的赔偿已经到位。林生斌也出面回复,称赔偿的33%已经给了岳父岳母。但根据各方发声,林、朱两家仍有财产纠纷应该是事实。为什么?


其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很多,多年亲人,财产界限模糊,一开始双方相安无事,但只要一方有再嫁或再娶发生,事情就会起变化,另一方会觉得新加入者不当得利。血缘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当维系无血缘双方的纽带一旦不在,猜忌多半就会发生。一方远赴黄泉,一方继续开枝散叶,别说亲友意难平,旁观者也会大为唏嘘。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人际关系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处理这个问题,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法切割,而且越早越好。看上去不那么美的方式,其实最有可能保存温情。


臆测与真相


最诛心的臆测,莫过于捐井镇魂。对此,寺庙方回应称井的样式及莲花图案均为寺方选择,而且这口井并没有被废弃,目前仍在正常使用。不知看到这个回应,那些鼓吹乱力鬼神的键盘手们作何感想?他们会后悔自己口太快吗?大概率不会,他们会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连方外之人都被收买了。


最可怕的推断,莫过于断定林是凶手。有人说当时有人打电话给警方称现场无人是受林的操纵,有人说凶手莫焕晶曾在法庭自承和林有染,纵火是受林指使。这样的言论需要反驳吗?一来警方断不会轻易丢开任何一条线索,二来庭审公开举行并有记录,第三凶手莫焕晶如此自私,如此求生欲旺盛,她怎会为了保护林而不举证为自己脱罪?说真的,这推断太残忍了。


经过多少法律人的努力,“疑罪从无、无罪推定”才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难道自己不是当事人就可以随手推翻吗?实际上,警方的调查中未尝没有大胆假设,但他们一定会做一件键盘破案手不会做、也没有能力做的事,那就是小心求证。


其实所有问题中,林生斌唯一需要正面回应的,是其曾在淘宝店承诺的10%慈善捐款以及建立慈善基金的问题。当然,不能轻易下结论认为林当初的承诺就是虚假的,基金的建立可能中途遇到困难有延迟,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打算再继续,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承诺是与公众对受害人的同情捆绑的,是与林生斌其后开设的店铺捆绑的,不能利用社会的信任,更不应破坏社会的信任,因而林生斌对此应该有一个说明。至于是否涉及商业中的虚假宣传,是否应该受到处罚,还需相关方面的权威判定。



完美与瑕疵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苛刻地对待一个受害人?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武断地安排别人的人生?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热衷站在道德高地为他人贴标签?


还记得吴家芳吗?那个在汶川地震后用绳子把亡妻背在身后,骑着摩托车奔波在一片残墟断垣间的男人?他是在摆人设吗?他的深情是虚假的吗?但仅仅半年后,他再婚了。当时,有多少人骂他“渣男”,因为人们为他打上了痴情的标签,并要求他一直顶着这个标签。巨大的舆论压力让吴家芳的新生活、新家庭无比困扰,两人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吴家芳的人生曾经遭受重创,他试图走出悲伤的围城,但却成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恶。


但是,结庐而居何曾一定在墓地?他人心中的墓志铭多少人又曾看到?有多少荒芜,需要重新栽种;有多少寂寞,要靠一辈子跋涉。有一句话,叫老天何曾放过谁,但还有一句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们都是常人,都身有瑕疵。对待瑕疵,最好的方式是反思并修正,以期成为更美好的自己,而非身无双翅期待他人有翼,心向彼岸但等他人扬帆。就像那些自己未曾高中却期待孩子成龙的家长,他们的行为现在普遍不被认同。这个道理放在林生斌这里同样适用。


林生斌说,我没有那么好,也真的没有那么恶。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