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光100亿,上百家接连跑路!比直播还疯狂的行业,口碑快崩了?文/ 金错刀频道 圆圆 前几天,国家监管局扔出了一张250万的顶格罚款。 罚的不是山寨假货、也不是无脑吃播,而是这两年被吹上天的网红行业——在线教育。 巅峰时期,有玩家只用7个月就吸金32亿美元,10家机构在2个月就敢花掉100亿打广告。 甚至有专家预言,“只有在线教育可以实现教育公平”、“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听上清北名师的课”。 可还没等改变世界,在线教育已经自顾不暇。 倒闭、卖身、裁员、造假......有的机构仅1个季度的净亏损额就接近10亿元。 某些机构裁员比例高达50%,堪称行业生死转折点的史上最大裁员。 自3月以来,央视已停止在线教育的广告投放,就连前几天筹划上市的企业也收起了IPO申请书,绝口不提这茬。 原来宣传的有多猛,现在恨不得有多低调。 烧光百亿的在线教育,这些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1 4个广告牌,在线教育占3个 在线教育的火,是一种“哪怕与你无关,也要闯入你的生活“。 当你出入电梯: 当走在地铁里或者在公交站等车: 甚至在看电视的时候,也能看到在线教育的影子: 根据Tech星球报道得知,2020年的‘瓜瓜龙英语’每天在抖音上的推广投放,就大约在150-200万元之间”。 据各大在线教育平台财报显示,仅三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2020年2月至11月的营销费用就超过100亿,相当于“烧”掉了4个蛋壳公寓的市值。 总结起来就是:研发精打细算,营收疯狂砸钱。 敢如此任性烧钱,是因为来钱实在太容易。 仅就2020年12月份,头部三家就获得了52亿美元的融资,把这个钱投给戴威,账上欠的押金都能还一波人的了。 而回顾2020年整一年的融资金额,更是高达680多亿元,看到资本如此慷(hao)慨(pian),很多人也踏入其中。 2019年5月,腾讯正式成立腾讯教育;字节跳动自2018年陆续推出在线英语产品AIKID和GOGOKID,2019年收购了在此次疫情中才被多数人所知的清北网校。 一边是有人给钱支持,一边是线上线下营销砸了个遍,还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家长报班续课,在线教育一时间风头正盛。 最夸张到什么程度? 就连招聘软件上,在线教育都在疯狂挖人招人,而薪资也很可观,那时候在北京海淀吃个饭,都能碰见旁边桌上有一个人是做在线教育。 可是日子开始不那么好过了。 2019年10月,朗播网、学霸一对一、理优一对一相继停止运营; 2020年初,学霸君被爆出欠薪、拖延退学费等负面信息;10月19日,优胜教育被传崩盘,拖欠员工工资、学员退费困难; 在线教育机构从一个风口飞扬的猪,变成了另外一个P2P。 回顾这些年来在线教育的发展,前期疯狂烧钱、圈钱的雷,早就埋好了。 而这才是引爆整个行业的最大隐患,看起来光鲜无比,做着教育之类的工作,实则背后积攒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太多。 2 名师骗局:清北毕业还是职业演员? 在线教育的模式很好,体验却很糟。 所谓“在线”,严格说比传统教育等更精准地聚焦了一些学生的痛点,父母没时间教、小县城师资力量差、线下辅导班太贵... 然而在9.9名师课体验尝鲜后,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1、清北毕业名师,薛定谔的实力 在线教育平台的师资,个个毕业于清华北大,甚至是在教育行业耕耘多年的权威讲师。 而实际上,深得消费者信任的这些名师,里边水很深。 有时他们是无证上岗。 曾在“学霸君”任职的一名老师告诉中青报记者,机构对教师资格证并不在乎,只求本科就行,对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他只经过一轮远程试讲就通过了招聘程序,开始授课。 甚至潦草到有时用微信语音讲课。 那些被称为优质外教老师的背后,实则学历成谜,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美其名曰:纯正本土。 还记得前段时间名师撞脸的尴尬吗? 在A机构,她自称“做了一辈子小学数学老师”。在B机构,她又成了一名“教了40年英语的老师”。 这样的师资水平,很难不让人猜忌,其名校背景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2、贼船好上不易下,退费难上天 报班一拍脑门,退课却难如登天。 针对家长的不满退课,很多机构甚至有专门的应对话术。 据中青报采访,这些机构先用“学习不能速成“作为基调,之后再用”孩子的成功不是只通过成绩决定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产生“学不好一定是没报班”的错觉。 而最后再拿着学生试卷,一步步具体分析,和家长建立信任感,这种掏心窝子的情感营销,最容易击垮家长心房,几乎都能被劝回。 这个“话术”宝典中还举例了很多情况。 比如“现在续费还太早了,我们还没上几节课,看不到效果,之后再说”“孩子基础太差准备报个一对一”“上课时间不合适,不一定能看直播,学习效果没办法保证”“孩子管不住自己学网课不专心,有时候会玩手机玩游戏”……几乎涵盖了家长不续班的所有理由。 但无论你有怎样的理由,他们都能找到话来说服你,躲也躲不掉。 3、互联网的拉新引流,才是真正杀手锏 在线教育的乱象远不止这些,包括营造的低价营销策略,从999元一节的课,变成89、甚至9.9,这背后不是真的优惠,而是利用熟人拉新的方式,给予的一定折扣。 可一旦成为老学员后,再续费时每门课程从原来的十几元变成了几千元。 几个回合下来,家长已经累的精疲力尽。 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就是奔着提升成绩去的,结果发现老师不行,孩子也耽误了,这才是在线教育最大的失职。 3 别让教育,牺牲在互联网巨头的厮杀之下 在线教育,本来不应该这样。 2020年的一场疫情,教育部下达了“停课不停学”的倡导意见,意在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孩子们在网上学。 随着后续网络授课模式兴起,在线教育机构越来越受欢迎。 当时很多家长为了紧跟学习进度,给孩子报班网络课程。 一位给孩子报名了线上数学、语文和英语课的家长透露,在线教育还是有很好的地方,比如不合适可以随时更换讲师,还能节约外出时间成本。 但劣势也很明显。 拿年纪小的学生来说,要求端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听课,实在不是件易事,而且遇上互动的环节,隔着屏幕还是觉得交流有障碍,效果达不到预期。 而另外一些年纪较大的孩子,在使用教育机构app时发现,许多解答不出的题目随后一拍,传在网上就能知道详细答案,一来二去,学生根本不会思考,遇见不懂的直接求助题库。 许多家长因为这一点,不知道删除了多少遍孩子手机上的app。 如果说这些后果还是可以改正的话,那么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坐姿不正确造成的视力下降和身姿问题,纯属不可逆的损害。 这也是为什么刀哥开头所说的,在线教育早该由官方伸手管一管了。 这几年来,在线教育机构除了爆雷倒闭外,一些擦边球也没少碰。 2018年10月26日,北京扫黄打非部门查处互动作业APP违法违规行为,查实“互动作业APP”存在低俗色情互动信息”,向未成年学生推送含有性暗示的低俗小说与文章; 2020年7月,“学而思”网校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等突出问题; 而对于家长而言,在线教育是一块可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屏幕。 曾在2018年,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推文,刷爆朋友圈。说的是通过视频直播教学,云南等248所贫困地区中学,和重点中学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实现共享教育资源。 而回到K12在线教育行业,具有同样的意义。 虽然无法保证绝对公平,但它突破了时空障碍,让一部分人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 另外也对学习的自律性与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否坚持高效率地学习。 而这次强力整顿,无疑是在为线上教育紧螺丝,便于更好的运转。 结语: 互联网擅长造神,更擅长毁神。 2020年12月底,学霸君被爆料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两百余人失业,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不发,数十万家长缴纳的学费无法退还; 海风教育、51Talk都发生过退款无门的问题。 2020年,至少有近100家教育培训机构出现经营异常,倒闭或者跑路。 这25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融资超500亿元的赛道而言,并不算多。 但顶格罚款背后意义相当致命—— 前端贩卖焦虑,吸引家长花钱报班,背后有资本下注,疯狂营销,这让暴雷、裁员、诈骗、破产,这些原本不该跟教育挂钩的词,一次次荒诞的出现在这个行业。 互联网改变教育,但不能徒有在线,而无教育。 教育本不该成为互联网巨头、抢地盘冲流量的牺牲品。 韭菜也最不该割到学生身上。 来源:金错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