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土味”非遗促进文旅发展近年来,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都下足了功夫,频频“出圈”。非遗一改人们对其固有的印象,抖掉历史的尘埃,走到了新时代的潮头,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是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中,更是取得了“1+1>2”的效果,不断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添彩。 01 在“处处非遗之地”打造旅游新天地 助力乡村振兴 ▲ 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期间,身着盛装的苗族八大支系巡游队伍在小镇巡游表演。李荣坤 摄 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便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5月23日,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家4A级景区丹寨万达小镇闭幕。非遗周上不仅展示了中国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成果,还进一步推动了非遗项目和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期间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少数民族医药丹寨行、全国非遗绝技秀、贵州非遗主题日、贵州省非遗周末聚、黔东南州非遗成果展、寻访黔东南最美非遗大型自驾游等十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连续举办两届的中国丹寨非遗周已经成为深入贯彻文化和旅游部非遗进景区政策的创意之举。 ▲ 在丹寨万达小镇的鼓楼下,正在进行民族表演。李荣坤 摄 ▲ 在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上,非遗传承人正在用棕叶编织手工艺品。李荣坤 摄 在贵州这样一个处处是非遗的地方,万达集团和当地政府倾力打造了一个承载非遗故事的地方——丹寨万达小镇。当地的非遗特色被充分挖掘展示,非遗商户在小镇的经营业态中占比超过70%,与“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充分对接,让游客体验一场全方位、独特的非遗之旅。据了解,为期9天的非遗周活动期间,丹寨万达小镇吸引了19万人次的游客,非遗周已然成为当地的文化饕餮盛宴。 “古老而丰富的非遗能否变得时尚,能否走轻奢路线,能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走得更远?”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对非遗的发展提出了问题。他强调,当非遗具有当代价值和重建功能时,它一定会持续发展。 在小镇上有一座名为“纸会唱歌”的造纸小院。只是听这个名字就让游客挪不动脚步,想去一探究竟。是什么样的纸会唱歌呢?记者走进小院,只见有的游客在捞纸浆,有的在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新鲜叶子及花朵,按自己的创意和喜好,摆放在刚捞出来的纸浆上,然后在植物上面再浇一层薄薄的纸浆,晾干,最终形成一张自己亲手做的特别的纸。纸上留下的不就是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歌吗?它将当地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艺还原,将原先繁琐的造纸流程简化成浇纸浆、摆花、压榨脱水、烘干等几道主要工序,让游客通过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可亲身体验这种古老的造纸技艺。 据了解,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已有上千年历史,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院的负责人周伟介绍,小院从2017年开始经营,接待游客和研学的学生团队,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七八千人。为了让游客体验造纸,在石桥古法造纸技艺的基础上,他们开发了这种特殊的“花草纸”,深受游客的欢迎。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表示,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利用,要基于当地的非遗核心要素进行开发设计。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蔡红看来,丹寨万达小镇特质突出,而且是一个产业的聚集区,其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已经非常明显,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表示,乡村振兴是以乡村人民生活为中心的整体性、关联性的全面振兴,非遗成为“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乡村振兴需要非遗,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离不开乡村振兴。需要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互惠互利、共生互融。丹寨属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核心区,丹寨万达小镇是乡村振兴、乡村扶贫一个很重要的空间。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要努力把丹寨万达小镇打造成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典范,助力丹寨乡村振兴。 02 非遗进景区 二者互搭台 合唱一出戏 ▲ “五一”节假期间,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引入圣天湖景区。 山西作为非遗大省,在非遗进景区方面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5月1日,为了进一步将文旅融合落到实处,山西省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圣天湖4A级景区开设的文化驿站开馆,传统刺绣布艺、芮城捏面人、永乐桃木雕刻等多项非遗入驻文化驿站。在“五一”假期,圣天湖景区的游客达到平均每天1.1万人次,非遗传承人邀请游客一起参与非遗制作,体验非遗魅力,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表演性非遗展示更是积聚人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辉表示,非遗进景区不但活跃了节日氛围,还为非遗产品找到更多的展示和销售平台,使非遗人增收。短短几天,国家级非遗项目永乐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军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1万元;75岁的省级非遗布艺制作传承人张雅婷的作品供不应求,“三牛”布艺销售了5套,其他挂件都销售一空,销售额达1.5万元。圣天湖景区每日的综合收入在35万元以上。 “对景区来说,将非遗文化全面渗透到景区,不仅满足了游客‘购’的需求,更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底蕴,助推景区提质升档;对非遗而言,借助景区平台可以让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保护非遗,是传播、弘扬非遗文化的机会。在与游客的互动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王辉表示。 据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端午节临近,芮城将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举办系列非遗相关的主题活动。一是“百年梦 黄河情”非遗展览活动,选取芮城县非遗项目中与红色文化主题相关的非遗作品如桃木雕刻、面塑、布艺、剪纸等进行集中展览;二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非遗宣传活动,让文艺轻骑兵和流动美术车走进景区和广场,并向群众发放非遗宣传手册,介绍非遗项目。三是举办“非遗购物节”,选取传统布艺制作和刺绣技艺进A级景区,设立“非遗体验区”,让非遗传承人与游客共同制作香草荷包和五彩丝线,为游客送上一份具有芮城特色的端午礼物。 ▲ 在北京古北水镇的“风之屋”,孩子们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风筝。 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司马台村的古北水镇,依托司马台长城文化,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地域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融合,从2014年开业伊始就有京剧、京东大鼓、河北梆子等5项非遗演出,以及剪纸、皮影、风筝等7项非遗制作技艺,目前共有10多个非遗项目融入景区。古北水镇的品牌负责人王左权表示,他们还邀请非遗传承人与游客互动,为游客讲解非遗文化,并教授制作技艺流程。“非遗进景区丰富了景区的业态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观看各种非遗表演,跟着我们的传承人扎灯笼、做风筝,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到教学、体验、传承为一体,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左权告诉记者。 专家点评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 以乡土艺术建设践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艺术实践根本地关系着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也关系着复兴中华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图大业。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下的艺术实践,不能想当然地由乡村文化外部“介入”,而理当要靠植根于乡土大地、交融于乡间生活、谐和于乡村文化生态的自主民众艺术实践。所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振兴乡村的艺术实践不能轻易改变或悖逆乡土传统以及综合生态。 广袤的中国乡土大地至今存续着许多依俗而行、适节而兴的乡土艺术,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应该激活民俗,大力鼓励和支持乡村民众自主开展与民俗交融一体的艺术活动,真正发挥人民在乡土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还乡土艺术以汪洋活水。 要想盘活好这许许多多的乡土艺术,真正达到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目的,还需怀敬畏、尊重之心,做很多细致笃实的帮扶工作,尤其要在了解民俗民情民艺的基础上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该托付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乡贤或新乡贤来从事这种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同时尽可能利用祠堂、祖庙、戏台等传统公共性建筑开展活动。乡村建设应以修缮、改善或仿建为主,避免大拆大建,以免过大程度破坏传统。地方政府可在非遗保护工作框架中,立足整体性和文脉、生态关系维护,统筹考虑、认真规划乡村文化建设,避免一味考量经济利益的偏执。 振兴乡土手工艺,是丰富旅游纪念品以至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路径,可根据地产资源、手艺特点和技能掌握情况,对乡民进行“授之以渔”的针对性设计示范和培训,使其产品能够保持传统文脉、凸显地域特色,帮助农村劳动力凭手工在本土谋生计。社区共有的非遗项目,应由当地民众组成行会一类的民间团体进行自主管理,让生产合理有序。地方物产的“土”性,会成为促进文化旅游的独特价值。 【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