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 艺术家在菜市场开书法展:书法要回到“鲜活”场所
详细内容

艺术家在菜市场开书法展:书法要回到“鲜活”场所

时间:2021-05-05     【转载】   来自:中国新闻网

1620195815879632.jpg

点击图片可以进入视频

      

      【解说】猪肉贩卖区悬挂苏轼的《猪肉颂》、蔬菜区旁书写“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切肉案板上刻着“心如刀割”……5月4日,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内,一场主题为“民以食为天”的书法展览正在举行。从各家店铺名称到菜市场内的指示标语,还有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中有趣的诗词、谚语、菜谱,近百幅书法作品几乎填满市场每个角落。

  【解说】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是这次展览的主创。他认为,书法本就来源于生活,在生活气息十足的菜市场创作,旨在让艺术回归生活。

  【同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邱志杰

  历史上的书法也大量的是抄书、抄经、写墓碑,写匾额,写街上的牌坊。然后菜市场是一个非常疗愈的,带来幸福感的地方,这里的生命生机勃勃的,带着海洋的气息,带着泥土的气息。我想我们的书法也一样,要回到它的鲜活的场所里面,我们要写广告词,写规章制度,写修锁配钥匙,写烤串。写这些东西就是我们书法的用武之地,不是说这是一种艺术,我们只能写古诗词。

  【解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都在酒里、不敢回忆成都……许多描述当代人饮食文化的短句,用非常规的字体展现,吸引大量年轻人驻足。在邱志杰看来,这与其说是一次展览,不如说是一次事件,一次行动。让中国传统的美,被更多人看到。

  【同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邱志杰

  今天得到大量传播的很多都是这些比较光鲜的东西,那么这种拙的、笨的、雄浑的,表面看起来有点丑的这种美。其实是中国画中国书法贡献给世界的特别珍贵的礼物,如果这样的东西能够到达年轻人那里,让我们的年轻人变得有品位,我觉得太棒了这件事情。

  【解说】这次展览从2021年5月1日持续至5日。展览进行中,邱志杰的创作也在继续,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贴合商家特色的作品。如卷帘上的“财源广进”、商贩衣服上的招牌字样等。牛羊肉商贩阿伊莎告诉记者,这是她看到最有趣、 接地气的一次展览。

  【同期】三源里菜市场商贩 阿伊莎

  一进门一句话“民以食为天”,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很接地气也是很好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很受感染,觉得中国文字真的是挺有魅力的。

  【同期】买菜民众 宋女士

  我觉得(展览作品)一直留在这也挺有意思的。可能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就不再是我们历史的那种,老派的其实大家不是看得懂那种,这种形式就比较让大家更能接受更愿意去了解。

  【解说】邱志杰说,这是一次效果不错的实验。将来他还希望在不同城市、不同场所继续进行此类尝试。未来的展厅可能是寺庙、饭店等各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王世博 )


【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