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红星评论 ,作者守一
泡面打卡只是一种引流途径,景区的吸引力最终还要体现在游客的现场体验。如果管理长时间跟不上需求,那一时的火爆就可能对景区造成持久的伤害。
近日,一句“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让河南老君山景区陡然而红。游客增多景区创收的同时,烦恼也来了。据报道,因为太多人上山吃泡面打卡,金顶平台上一片狼藉,遍地垃圾。景区称他们每天都会打扫,但商家反映,太多人来吃泡面,根本打扫不过来。面对视频中呈现出来的满地狼藉,网上也出现了一地鸡毛的争执。有人吐槽游客素质低,一些人被网络噱头诱惑跑去山顶吃泡面,在部分网友看来已是难以理解的盲从,吃完还随地扔则更凸显了素质差。但也有人觉得,这分明是景区管理的问题。吃泡面可能产生汤汁垃圾,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有些景区或者公共场所,都不提供泡面甚至禁止吃泡面。老君山景区如果把吃泡面当成吸引游客的“卖点”,且现场有泡面售卖,那加强管理就是分内之事。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道理,游客尽量把垃圾放置到垃圾桶等位置而不是随地乱扔,这是基本常识。违反常识的游客,理应接受道德评判。但也需要看到,老君山景区的“泡面危机”,显然有不同于个体游客素质差的地方。当吃泡面变成行为艺术一样的集体行为,个体的素质和行为逻辑,就可能“淹没”在集体之中。平时很注重文明的游客,如果看到大家都是当场吃、吃完就走,他们可能也就随大流,保不齐以为这就是吃泡面打卡的“标准流程”呢。所以,即便游客和景区都有责任,作为管理方的景区,也明显要承担更多的部分。“吃泡面的人太多根本打扫不过来”,这种说辞显然经不住推敲。如果游客太多而清洁人员太少,那景区还有两种选择,一是增加清洁人员的数量,游客多了景区收入多,增加人力投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二是景区限流,如果景区确实认为游客和泡面多到难以承载的地步,那完全可以实施预约限制人数。总之不能一边放任游客蜂拥而至吃泡面,一边又说自己管不过来,任由垃圾到处翻滚。因为泡面走红,可能并不在老君山景区的预料之内。在社交媒体异常发达的时代,总会有人或者景区“意外”走红,这对当事人或者相关机构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就拿老君山来说,突然面临增长的人群和随处可见的泡面,在管理方面一时跟不上,完全可以理解。只要能及时调整定位和管理方式,那就可以实现景区的跨越式发展。但如果管理长时间跟不上需求,那一时的火爆就可能对景区造成持久的伤害。泡面打卡只是一种引流途径,景区的吸引力最终还要体现在游客的现场体验。如果垃圾遍地的局面得不到改观,那被吸引来的游客就有可能“粉转黑”。当一个景区在社交媒体上口碑崩坏,那影响到的就是潜在的游览意愿。待“泡面热”过去之后,景区就要承受乏人问津的困局了。唯有及时调整心态,改善卫生管理状况,类似的网红景区才能持续葆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