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社团组织 >>商协会 >> 寒潮来袭供暖保障一线调查:寒笼三秦暖几多?
详细内容

寒潮来袭供暖保障一线调查:寒笼三秦暖几多?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寒笼三秦。
凛冽的朔风似一把尖利的刀,削去植物丰茂的身姿和明艳的色彩,将三秦大地的山岭和沟峁雕刻出硬朗的线条。寒雨淅沥,冷雪纷扬,供暖成为三秦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陕西启动全面供暖模式几近一个月,群众家中暖几多?连日来,记者先后对陕北、关中、陕南群众的取暖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
图片



图片

三秦暖景图:春天“藏”在屋子里


一阵阵冷风吹得行人步履匆匆。12月12日,记者走进石泉县世纪天红小区住户彭芳丽的家中,在暖意融融的室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文竹苍翠、吊兰碧绿、月季吐蕊。
“中央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都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屋外的气温越来越低,山顶都下雪了,但我家有碳纤维材料的电地暖,依旧很暖和。”透过窗户上蒙着的一层水雾,彭芳丽指着远处山尖上隐约的一片白色说。阵阵暖意从脚底延至全身,记者一行人的脸色都红润起来。看到大家陆续将原本紧裹在身上的外套脱下来,彭芳丽笑着说:“我这还只开了客厅的地暖,要是全打开,估计得在家里过夏天了!”
12月13日,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李台街道天惠小区的住户高小翠偎在沙发上看电视,一双凉拖,一件薄衫,别提有多惬意。呼啸的寒风,被一层玻璃阻拦在外面。“11月15日晚上9点来的暖气,我记得清楚咧!”首次享受集中供暖的高小翠记得温暖的每一个细节。“当时听到水声,再一摸暖气片,我心里那个高兴啊!多亏咱李台街道的干部们,我家两个娃再也不用缩在被子里写作业了!”比高小翠还要喜悦的是业主委员会主任解响响。站在轰鸣作响的供暖机房前,看着通向居民楼的银色供暖管道,年近古稀的解阿姨眯着眼笑着说:“小区178户居民都能有个暖和的冬天了,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滋啦……”12月12日,在延安市机电安装小区,穿着睡衣的刘爽正忙着往锅里下油糕。她擦了擦额头的汗对记者说:“现在家里有壁挂炉,啥时候都暖。想起小时候住在窑洞,虽然有热炕,但只烫屁股不热脸,一到冬天,小孩都挂着两行清鼻涕。”提起现在的天然气取暖方式,她特别满意。“我家今年11月1日就开始供暖了,天然气清洁环保、安全可靠,算上单位发的取暖补贴,一个冬天取暖都花不到1000元。”
冬天是寒冷的,北风吹、风雪急,但冬天也是温暖的,电地暖、暖气片、壁挂炉……透过一张张笑脸和一扇扇覆着水汽的窗户,我们看见,春天就“藏”在人们的屋子里。




图片

取暖新风景:天空恢复“俏”脸庞


从共围一堆炉火取暖,到手指一点就温暖如春;从烟熏火燎烧煤,到利用“地壳热能”;从雾霾沉沉,到蓝天白云……三秦大地上的“取暖史”,就是一部人民生活美好愿望不断得到满足的社会生活进步史。
在陕南,大多数人对冬天的记忆总绕不开“烤火”这个词。“以前过冬,就只有两件事——上山砍柴和回家烧火。以前,为了能在冷天有火烤、有热饭吃,我天不亮就得出门,走几十里山路去砍柴,再背着几十斤重的柴火摸黑回家。”家住石泉县池河镇东苑小区的尹宜宏自2014年从山上搬下来后,冬季一直用电取暖,但烤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屋子被熏得漆黑,人也是一头一脸的灰。”回忆起以前,尹宜宏目光低垂。但说起现在,他的表情明快起来,抬头看向客厅一角的立式空调抬高了声音:“现在的冬天都不像冬天了。电源一接,暖暖和和!”
那用电取暖贵不贵呢?尹宜宏算了算账说:“不贵!平时出个门,或者天气暖和了,随时关掉电源,一个月下来,电费也就一百来块钱,还没电话费高呢!”
石泉县供电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欧立涛说,今年起,每年11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陕南地区居民用电不再执行阶梯电价,实打实为群众让利。
近年来,通过落实煤改气、煤改电政策,越来越多的壁挂炉、空调、电暖气走进普通群众家中,各类清洁取暖方式让群众告别了烟熏火燎,也让天空恢复了俏丽脸庞。
“外面冷得很,快进屋来暖和暖和。”12月13日,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沣润和园安置小区,一户挂有“光荣之家”门牌的房门打开,女主人吴秀玲热情地招呼记者进门。
“你看,现在家里的温度快到25摄氏度了。”她指着墙上的温度计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原来住的是农家小院,冬天都靠火炉烧无烟煤取暖。2017年,我们搬进楼房,用上了地暖,又暖心又省心,手机上就能缴费,一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及时维修,日子越过越好啦!” 她的丈夫姜有成坐在一旁也不住点头,“现在政府大力提倡清洁能源取暖,对个人身体和环境都有好处。我和儿子都是退伍军人,我们家要带头响应号召,为蓝天白云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秀玲家的变化,是西咸新区以沣西新城为试点,大力推进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的缩影。沣西新城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2万平方米建筑为例,采用地热供热与燃煤锅炉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种植7120棵树的全年生态补偿量。




图片

供暖进行时:有人温暖有人愁



采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部门提前谋划、综合施策,各地频出实招破解供暖难题,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清洁取暖,蓝天下的三秦人家暖意融融。但同时记者也发现,供暖涉及千家万户,状况复杂,有些地方问题多发。
城市老旧小区群众的取暖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保障——
“我那个卧室的暖气片就是凉的,跟房东和物业都沟通过,他们说如果要修,就得关总阀门,停掉整栋楼的暖气,所以,只能用空调取暖。”张静媛是西安市碑林区某小区的住户,所在的小区暖气管道老化严重,虽然今年小区进行了改造,楼栋的大管道都换了,但由于各家装修等原因,还是有很多人和她一样守着暖气片受冻。对此,很多居民表示:“供暖不要临近统一供暖才检修设备、抢修管道,应该未雨绸缪,把入户检修落实到每一户。”
作为居民家中温暖的“勤务兵”,供暖机构和小区物业的服务质量还需再提升——
“我缺的是钱吗?我缺的是温暖!”“地暖冰冰凉,还是得开空调,一个冬天要花两份取暖钱。”“收钱热情高涨,温度迟迟难上来,在家还得穿棉袄。”……自供暖以来,西安市长安区雅居乐铂琅?o的业主微信群里“抱怨”就没停过,长安区新区热力有限公司一度成为“网红”。
“暖和”已不是取暖唯一的追求,偏远农村地区的群众还有新的期盼——
“我就盼着冬天取暖能更加安全、环保、方便,最好是能集中供暖或者是用上天然气。”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市场沟居民二区的刘毛锐告诉记者,自己家是砖瓦房,30年来,过冬都要买煤、烧煤、倒煤灰,尤其是雪天要24小时烧无烟煤才能保持家里的温暖,煤灰乱飞、费时费力不说,还要操心煤气中毒等风险。
群众所盼,民生“痛点”,就是改革发展的风向标。为实现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美好向往,我省已陆续出台相关取暖政策。日前,省住建厅印发了《陕西省城镇集中供热服务标准(暂行)》《陕西省城镇集中供热服务承诺书范本(试行)》,规定正常天气条件下,且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时,用户卧室、起居室内的温度不低于18摄氏度。
光有政策保障还不够,温度计不只测出了万家冷暖,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让供暖服务更优质,是陕西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当三秦大地寒意渐浓,我们无法改变时光流转,但却可以“掌控”冷暖,政府部门、供热企业、物业公司要用心思、下力气、抓细节,以改革的勇气和毅力破解供暖存在的问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用实实在在的“热度”让群众心中始终“暖暖的”。(记者 刘芊羽 陶玉琼)
图片

图片

关中:从暖壶到暖气的幸福“升级”

















微信图片_20201214150057.jpg

王瑞芬至今还留着当年曾用过的暖壶。


陕西省气象台12月12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后,刚刚退休不久的西安市民王瑞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她一年中最怕的就是冬季。“因为小时候每到冬天,手、脚、耳朵都会被冻烂,所以被冻怕了。”她说。
至今,王瑞芬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妈妈就会给她穿上棉袄,防止她被冻着。白天,无论是在家里、教室还是户外,棉袄基本不离身,因为室内室外基本是一样的温度。厚厚的棉袄裹在身上,非常笨重。尽管这样,手、脚和耳朵总是不可避免被冻烂。“刚开始是手脚变得有些浮肿,然后裂出一道道血口子,最后开始流脓。尤其是脚,肿得塞不进鞋里。”
那时候,王瑞芬的妈妈经常找人要茄子秆,放进水里熬。“据说用茄子秆熬的热水,洗手洗脚可以缓解冻伤。”王瑞芬说。
王瑞芬记得,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会烧好开水灌进暖壶,用暖壶为她把被窝暖热。离开了暖壶,被窝里冷得就像个冰窖。到了后半夜,暖壶变凉了,王瑞芬经常在夜里被冻醒。
冬天,洗衣服也是一件受罪的事情。手伸进盆里,就如同伸进了冰窖,冻得没有了知觉。洗好的衣服挂起来,好长时间干不了。遇到极冷天气,衣服会被冻得硬邦邦的,稍微一碰就裂了。
因为被冻怕了,直到现在,王瑞芬最怕的就是冷。夏天再热,她都觉得没事。“实在太热了,找个凉快地方,或者洗个凉水澡就行。”她说。
再往后,市面上出现了电褥子,妈妈就在床上铺上电褥子。那时,在王瑞芬的心目中,电褥子是世界上最实用的电器,被窝总算可以保持恒温。“虽然说开一晚上电褥子有着火的风险,但是总比挨冻强多了。当然,晚上睡觉前是万万不能喝水的,即使口渴得难受。因为被窝里面暖和,外面还是异常冰冷,晚上从被窝里钻出来上厕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王瑞芬说。
王瑞芬对冷的极端惧怕,从孩童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10年前,王瑞芬50岁时,给家里安装了空调,夏天很少开,主要是冬天取暖用。冬天,只要一回到家里,她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空调制热。这时,她才觉得自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再也不怕家里被窝和室内冰火两重天了。“当然,使用空调家里会非常干燥。为此,我又购买了加湿器。”王瑞芬说。
2019年,王瑞芬搬进了新家,新家有暖气。冬天,对她来说变得不再可怕,甚至变得有些可爱。现在,她感到最为幸福的事情,就是在下雪天,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自己穿着轻薄的睡衣,欣赏窗外的雪景,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以前,到了冬天,怕把孩子冻着,我一般很少让孩子回家。现在家里暖和了,我也有了孙子,每到周末,孩子一家都会回来和我们团聚。暖气带给我的不仅是温暖,还有家人的团圆。”(记者 马黎)


陕北:严冬里的“大暖”故事

















微信图片_20201214150103.jpg

段毛仁的老伴正在擦拭家里的暖气片。


寒潮来袭,塞上榆林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田野间的皑皑白雪,勾勒出陕北农村冬日美景。
12月12日,记者来到榆阳区大河塔镇西尧则村村民段毛仁家中时,他和老伴正忙着给院子里的牛羊添草喂料。看到有人到访,他们赶忙热情地招呼着进屋叙谈。
记者刚走进这户普通村民家的房门,一股暖流就迎面扑来,原来是屋内一组组暖气片正在发挥着“威力”。室内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6摄氏度,与户外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形成强烈反差。
“在我们陕北,农民把集中供暖叫‘大暖’,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上,如今我们搬迁进新村,也实现了集中供暖……”70岁的段毛仁一边摸着有些烫手的暖气片,一边笑呵呵地讲述让他家温暖过冬的“大暖”故事。
在段毛仁的记忆里,以前当地村民过冬时,都是储备柴草烧炕取暖,谁家买些取暖煤回来,也要等到过年招待客人的时候才舍得用。近些年,当地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取暖用的燃煤炉。可是一个冬天下来,动辄五六吨的燃煤量,还是让大家有些负担不起。不仅如此,由于燃煤炉子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加之现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村民们也觉得冬季依靠烧煤取暖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正当大家为如何解决冬季清洁取暖问题发愁时,村子附近一家煤化工企业伸出了援助之手,无偿为村民提供集中供暖服务,一下解决了困扰村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这家企业名为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企业利用生产工业兰炭过程中的高热废气,投资1亿多元上马了二期热电厂项目。企业负责人孟二郎告诉记者,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得知村民遇到冬季取暖难题后,他们找到村干部进行协商,决定出资130余万元,并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为西尧则村36户搬迁村民铺设了供暖专用管道。
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暖气,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把企业发电机组的冷却水注入供暖管网,利用冷却水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的余温提供热源。11月24日,企业顺利为村民送上了暖气,并且不向村民收取任何取暖费用。
“自从接通了暖气,家里比原来烧煤炉子的时候暖和多了,人在屋里穿件单衣服就行了,有时候把人热得还要开窗,最主要的是不花一分钱,这样的生活,咋能让人不高兴呢?”说到现在的新变化,段毛仁笑得合不拢嘴。(记者 程刚)


图片

陕南:灾后安置点的“暖”日子

















微信图片_20201214150108.jpg

李印绒给炉子加煤。记者 屈荔鹏摄


“奶奶,我要去客厅喝米汤!”12月13日清晨,洛南县石门镇太白岔村三组村民李印绒的小孙子趴在暖和的被窝里奶声奶气地对她说。
李印绒是洛南县“8·6”洪灾受灾的群众之一。灾后,在石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全家住进了镇上提供的安置点。
自从搬进安置点,李印绒的小孙子再也不赖床了,每天都早早起床吃早饭。“以前在家里,屋里冷,孩子早上都不愿意出被窝。但现在,我们这里虽然是安置点,却比以前家里暖和得多。不仅该有的生活用品一样不少,屋里生着炉子,还有爱心人士捐赠的暖水袋。孙子起床不怕冷了,吃早饭也按时了!”李印绒笑得合不拢嘴。
看到李印绒的笑脸,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他们一家人遭受洪灾,家园被毁,一时无家可归。李印绒回忆:“刚受灾的时候,我们全家既伤心又恐慌。房子没了,在我们看来,就是家没了。那段时间,一家人不知何去何从。”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住了10多天后,他们全家就搬进了镇政府为大家选好的“新家”,生活质量比在老家时提高了不少。为了安置好当地受灾群众生活,洛南县政府给每名受灾群众每月补贴550元,连续补贴3个月至6个月。
“我家里有4口人,仅补贴每个月就有2000多元。按照灾后自愿选择住所的原则,我们一家人住进了由政府提供的安置点,每月水电费、房租只需180元,花销不大,剩下的钱还能补贴家用。”李印绒说。
灾后的生活,对李印绒来说是一段全新的日子。过去在太白岔村的家里,李印绒取暖只能靠烧热炕,自己不得不经常出门拾木柴。而如今却大不一样了,她再也不用担心柴火的问题,也不用再跑出门去辛苦拾木柴。
在李印绒的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了3床棉被。李印绒指着其中一床棉被对记者说:“这是政府给我们新发的棉被,比家里的质量还好。我家的床上还有电褥子,全家人睡觉也不觉得冷。”李印绒两岁多的孙子格外淘气,在客厅里蹦跳嬉闹,没多长时间竟然连鞋都跑掉了。“家里很暖和,所以我也不担心他会着凉生病。”安置点的温暖生活,让李印绒格外满意。
令李印绒一家感到温暖的,还有来自周边人士的关心。“镇上的干部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望我们,问我们需要什么不?冬天过得好不好?还有许多爱心人士,不时给我们送来生活用品。”说到这里,李印绒的眼角泛起了泪花,“本来以为遇到洪灾,我们家的日子难过了,现在发现,我们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这个冬天,我感到很温暖。”(记者 屈荔鹏 郭诗梦)




记者手记


这个冬天不太冷

今冬首轮寒潮来袭,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三秦大地气温骤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室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户户群众家里充溢着的温暖与舒适。
每到冬季,供暖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尤其是对身体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孩子来说,能否及时供暖和供暖质量关系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我省各地的供暖工作稳步推进,一些地方还根据气温变化,实现提前供暖,让群众不再为受冻担心。
这个冬天不太冷。不太冷,不是气温不低,而是供暖的及时,供暖温度的达标和稳定。在众多实现市政集中供暖的小区,群众及时享受到了温暖与舒适。
这个冬天不太冷。不太冷,不是风暖日丽,而是有了来自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了供暖企业的提前谋划与认真细致的作业,保证了供暖工作的顺利实施。
这个冬天不太冷。不太冷,不单是体表感受到的暖意,而且有新能源供暖改造,有老旧小区供暖覆盖面更广,室内温暖如春,室外蓝天白云,让群众暖了身更暖了心。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供暖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体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透过供暖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和持之以恒抓好民生工作的态度,看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生活的改善和得到的实惠。
供暖,让冬天不再寒冷。供暖,让群众感受到暖暖的幸福。(马黎)

供暖者说




强调控 优服务 保供热


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李正华
近日受寒潮影响,榆林气温骤降,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为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多措并举,有效应对降温天气。公司提前对各供热服务站进行摸底,查摆问题、消除隐患,要求值班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抢险人员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检修人员加大巡回检查力度,排查设备安全隐患;运行人员实时监测热网运行情况,强化精细化调控,合理分配热负荷;客服中心24小时“暖冬服务热线”及时提供专业咨询、管网抢修等服务,全力保障市民温暖舒适过冬。
采暖季结束后,榆林市供热有限公司将根据冬季供热中出现的问题及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全面排查隐患,确保供热零故障。(记者 李羽佳整理)


监管者说




发现问题会迅速有效处置


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 吴发荣
“增加城区供热面积4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30%以上”是渭南市政府今年承诺为全市人民办好的10件实事之一。目前,大唐渭南热力有限公司已完成渭河大街、六泉路、杜化路主管网供热覆盖面积约700万平方米。其中,今年发展供热面积58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470万平方米。
作为供热监管部门,我们会定期组织检修人员对所有供热设施设备及管网进行排查、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施安全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节假日、极端天气值班制度,及时上报信息,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将按照应急预案,做到及时、迅速、有效处理,确保群众面对寒潮一样能温暖过冬。(记者 姚志伟整理)



网言网语




@河岸边的风:今年供暖真不错!我们小区管道改造,又加了保温层,我家在顶楼,屋里都有24摄氏度。多年的老房子都能暖暖的,为政府和社区点赞!
@难得糊涂:比暖气更让人感到温暖的,是政府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供暖涉及千家万户,肯定会有问题,就是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让大家从心里感到温暖和幸福。
@胖小蟹嘟嘟:作为在北方上班的南方人,真是太幸福了!屋外寒风瑟瑟,家里温暖如春,暖气片简直是“冬日宝藏”。
@沧海月明:温暖很重要,但是清洁更重要。往年冬天,家里都是煤烟味儿,窗台常落一层灰,每天都得擦。自从有了壁挂锅炉,里外都变得干净亮堂,日子美得很!(记者 陶玉琼整理)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王晶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