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十四五”期间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至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多次修订,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文件出台,我国养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中心城市及地区亦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北京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上海积极扶持老人们自办“睦邻点”互助养老;
南京在全市推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小老人”帮“老老人”,倡导以今天的志愿服务换取明天的养老保障;
沈阳通过在医院中办养老院、在养老院中嵌入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等多种形式,探索医养结合之路……
放眼全国,养老机构从重量转向重质、长护险试点进一步扩围、智慧康养产品不断涌现……养老领域的新变化、新成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中国式养老的中国特色、中国优势和中国方案。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当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期间还有许多短板和梗阻有待补充和疏通,但在各方努力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明天必将到来。
文|陈融雪
1月17日,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90后”朋友张丹侠(右)给83岁的王育华(左)送来她刚刚做好的相册(翁忻旸/ 摄)
《中国式养老 新时代、新方案》专题报道系列稿件
明天,如何养老
吴玉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适老化改造:北京“吃螃蟹”
睦邻点建设:上海实践
时间银行:南京办法
医养结合:沈阳之路
长护险扩围
智慧康养,来了
高端养老“加减法”
日本这样养老
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非常好,有待完善。 如果走西方的路,老人都进养老院,养儿防老的观念没了,中华孝文化就灭了;养儿防老的观念没了,生儿育女没用就会出现很多人不要小孩,几十年之后中国人口就会大幅度的减少。 中国式养老,没有切断儿女对老人孝养责任,还减轻了儿女的负担。
人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自理了咋办?
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近5亿,…… 太悲观了,没那么恐怖!50.60后虽然长寿,90.100岁健在的也不多。
有机器人保姆就解决了
真的希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时代早日到来,让老不再使人困惑。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流动可选择――这是科学养老模式
我有一个街坊,没有孩子,老伴也走了,养老金2千多点,怎么办?注:北京!
子女帮扶养老,还要提倡的,别忘了我们有中华文化的孝敬精神。
提目让人看后耳目一新。希望落实到现实中。国人巳经进入老年化社会,怎幺安治这些老年人养问题,也是目前不可缺少的一个话题。说一千到一万,那就是说出的话要算数。
老有所安,是什么意思啊? 是安全? 是安居? 是安乐?
最好是每个社区有一个老年食堂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只是设想的规划理念,也不仅仅是政策框架。如何切切实实的落到实处,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层面上,决不能再次出现连养老也商业化!
老就老吧。年轻人要挺的住,再过三十年,中国人口总量降到10亿,你们的生活会更好!
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那退休费至少翻两翻,才住的起,北京,正常人的6000左右,还是多人间,这是前几年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