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新高度!西安计划2022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和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保护、发掘和用好西安的自然山水、历史遗存和富集的文化资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讲话。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市政协主席岳华峰,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任宗哲,市委副书记韩松出席。市长李明远主持。 王浩在讲话中分析了西安的文化优势,他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西安最大的特色,是我们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追赶超越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充分发挥西安厚重的历史积淀、恢弘的古都风韵、灿烂的文化底蕴、开放的丝路文明、丰富的红色资源、雄浑的自然山水等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等系列重大机遇,注重用产业化的思维和市场化的方式,加快建设中华文明根脉城市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王浩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要求正视短板、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以文化为根基,全面增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力;以宣传推介为抓手,全力塑造美丽古都的新形象;以“文旅+”为导向,精心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全力营造文化旅游发展的新环境。要落实工作责任、兑现支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李明远要求,要结合实际、创新举措,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强化配合、通力协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要拧紧发条、持续发力,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大会发布了西安市关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实施意见》围绕夯实文化根基、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模式等六个方面明确了27项重点任务;《三年行动方案》从擦亮历史文化金字招牌、提升文旅产业规模层次、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品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制定了22条落实措施,并同步出台了12条支持政策。 六项重点任务开拓西安文旅融合新高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名城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决策部署,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西安样板,西安市制定了《西安市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西安市在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要求等。 >>文旅融合 三年跨越三大步 《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西安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目标:到2020年,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供给,激活新消费,提升新动能,启动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到2021年,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引领全国、国际知名的文旅品牌,初步建立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到2022年,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取得阶段性成果,高质量发展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旅产业成为西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六项重点任务 极具可操作性 擦亮历史文化金字招牌、提升文旅产业规模层次、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品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文旅基础设施,这是《方案》中提到的未来三年西安的文旅融合发展的六项重点任务,涵盖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方方面面,极具可操作性。 擦亮历史文化金字招牌。 《方案》中提到,西安将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打造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等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之源;建设“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打造根脉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博物馆群,实施半坡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提升改造,加快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等展陈更新,建设西安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推动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进基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打造城市经典文旅品牌,持续扩大“兵马俑”“西安城墙”“世界古都”“丝路起点”等世界级文化标识的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城市文化新地标,持续打造中国书店之都,加强城市主题音乐、流行音乐创作与传播,叫响“易俗社”“长安画派”“白鹿原”等文化品牌。 提升文旅产业规模层次。 未来三年,西安将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带动,以重大文旅项目为牵引,加快推进浐灞中华千古情、西安文化商务区、沣东华侨城、恒大文旅城等项目,打造文旅融合聚集区,提升文化品质,拉动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城墙·永宁门、大唐西市等历史文化聚集区的文旅消费,建设永兴坊、白鹿仓、高陵场畔、白鹿原影视城等关中民俗文化聚集区;做实做优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制定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政策措施,促进高新区、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高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扩大文旅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设计、传媒影视、动漫游戏、信息服务、会展广告、电子竞技为重点,打造附加值高、创造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促进文化旅游多业态跨界发展,推进“文旅+工业”、“文旅+教育”、“文旅+体育”、“文旅+农业”融合,推动银桥乳业等工业旅游点深度开发,建设灞桥铁路主题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组织西安国际马拉松等精品赛事,鼓励各区县围绕民俗文化、农耕体验、果蔬采摘、康养度假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在这项重点任务中,西安将打造丝路文化演艺之都,支持《长恨歌》《梦长安》《驼铃传奇》等创立国家旅游演艺标准,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推出《大唐追梦》《中华千古情》等新产品;建设多元化品质酒店民宿,加大引进国际度假品牌酒店力度,推广“酒店+博物馆”“酒店+书店”等主题酒店体验新模式,鼓励发展体现西安特色的主题酒店,打造长安唐村、周至水街、高陵源田梦工厂等民宿聚集区;振兴“食尚西安”金名片,西安将实施西安餐饮老字号复兴工程,做靓“德发长”“同盛祥”“老孙家”“西安饭庄”等餐饮品牌。开展“西安名吃”认定,推进品牌连锁化经营,打造蓝田厨师之乡、陕菜之乡品牌等,扩大西安国际美食之都影响力;打造“夜长安”夜游品牌,提升老城根、西安大都荟等“夜长安”商圈,建设西大街、粉巷、顺城巷、兴善寺西街、金康路、新乐汇、大唐通易坊等美食演艺酒吧茶馆特色风情街区等。 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品质。 西安将推进高品质景区创建,鼓励开发“文化+”体验型产品,运用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无人驾驶、智能成像、服务机器人等浸入式文旅体验项目,举办旅游景区创新设计大赛,支持兵马俑、华清池等5A级景区产品创新、服务创优等;开发“西安之旅”精品线路,打造丝路之旅、山水之旅、红色之旅、休闲之旅;加快全域旅游创建,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巩固扩大临潼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蓝田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效。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西安市将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枢纽,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窗口,扩大文旅国际合作“朋友圈”,发挥西安文旅全球网络推广合作联盟作用,加强线上线下精准营销,构建会展、活动、电商、媒体多元化宣传营销新矩阵,提升西安旅游国际影响力。 完善文旅基础设施。 西安市将提升国际航线通达性,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旅游道路交通体系,比如开通市内观光旅游巴士“铛铛车”,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等13个景区集散中心建设,同时建成莲湖区、临潼区、浐灞生态区等区域性市民游客服务中心等,持续推动旅游厕所革命等,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的全方位高品质服务。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记者 肖琳 采写 >>发展目标 2022年接待游客突破3.5亿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 西安将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打造文旅融合的西安样板,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西安市文旅融合的发展目标为: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城市文化品质大幅提升,产业要素齐备、产品体系健全、融合效应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旅融合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旅产业成为全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努力使西安成为丝路文化高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2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15%以上,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3.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 >>实施路径 坚持5条原则 坚持文化为基,融合发展。把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增强市民群众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突出文化对旅游的思想价值引领,以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全面提高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文化附加值。 坚持正确方向,双效统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主流价值和正能量。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充分兑现市场价值,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坚守底线,确保文物安全,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守好华夏文明根脉。注重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保障措施。积极探索应用新科技、新方法,推进文旅融合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创造新供给、激发新消费、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 坚持市场导向,多元参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多元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赋能,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保障措施 6大方面保障推进落实 《实施意见》中,在保障措施方面,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西安市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调动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各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充实力量、强化职能,推动文旅融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打破各种分割壁垒,加强常态化分工协作,推进区域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发展,实现各方合作共赢。 优化政策保障。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善西安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形成系统完备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抓好政策兑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积极探索推进国有文旅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活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文旅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支持传统旅游企业与文化科技企业跨界合作,不断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实力。 强化人才支撑。制定实施“西安文旅融合发展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培训机构等建立文旅人才培育基地。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文旅产业高端人才来西安创新创业。改革国有文旅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激发文旅人才积极性、创造性。 加强督导考核。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文旅融合发展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来源:华商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