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在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高新区系列活动上,西安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签署协议。中国科学院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黄土科学重点实验室、时间基准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签约入驻西安高新区西安科学园。
产业升级,不只是技术和装备的升级,也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让技能成才的步伐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节奏。湖南湘潭钢铁集团,在智能化转型改造过程中,工人和钢厂迎来了一同“升级”。
研究结果表明,虫草素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部的生长诱导路径来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虫草素在细胞内部会发生转化,形成虫草素三磷酸盐。新研究数据支持了虫草素衍生物能够产生三磷酸盐形式的药物,这对抗癌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公告称,近期,部分院校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相关举报频繁,根据《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办法》第二十八条,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决定从即日起对相关院校(项目)的相关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程序。
今年秋招季,不少求职者遇到了“AI面试官”。 “AI面试官”是虚拟面试官形象。“AI面试官”正大量“上岗”,成为招聘新潮流。经过几场面试之后,他已经能够从容地面对“AI面试官”了。还有部分面试者反映,“AI面试官”在捕捉求职者的情绪状态方面存在局限。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落幕。此次大赛是一场融通中外“百国千校千万人”的国际创新大会。而此次大赛成为他们将想法落地成实际项目的催化剂。他所在团队的参赛项目获得了大赛总决赛亚军。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楚雄说,学校一直积极推动青年学生创新实践,以赛促学。
近日,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谈到。结合同济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方守恩进行了深入解读。一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方案,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同济大学对标国际研究前沿,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全面规划科学智能领域发展。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
杨清源是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陕西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表示。陕西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李晓兵说。
本期教育版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结合实际共同探讨,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容易导致高校教师更热衷于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较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共设有27个职称系列(专业)。为了给人才跨地区流动提供便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通了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面向各地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及个人提供跨地区职称信息核验查询服务。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章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文章指出,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
“四链”融合是一盘大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为了解“四链”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现状与成效,近日,记者采访了多所职业院校。“五环相扣”推动“四链”融合。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此次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有利于帮助更多学子安心求学、成长成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财政投入932亿元,资助高校学生超过3100万人次;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00亿元。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工作。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功在当代、利在长远。
10月25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科学家在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标志着国产量子算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10月25日获悉,为畅通金融科技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增设金融科技职称评审专业,并计划于2025年启动首次金融科技专业职称评价。
记者10月25日从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16条措施》。《措施》明确,陕西省将围绕国家和陕西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
经过多年探索,科学家们发现,DNA存储技术或许是一个正确选项。“在DNA这张白纸上批量打印信息,代表着DNA存储技术的重要突破与革新,为大规模数据存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有望突破DNA存储的成本和速度壁垒,并为未来其他相关分子信息系统的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软件承载着人类文明,必须牢牢掌控在人类手中,AI应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人类的‘软件开发者’。”本次大会为期3天,共有118个大会特邀报告、3个大会论坛、138个专题论坛,覆盖AI、网络安全、基础软件、教育、芯片等34个技术方向。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据了解,这种无固体表面接触、无化学“污染”、超稳定的声悬浮气泡有望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