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男子公开举报19年前学籍被人冒名顶替华商报延安讯(记者 贺秋平)2018年7月,吴起男子杨登科公开举报19年前学籍被人冒名顶替一事(华商报2018年8月30日地市版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已经是副科级干部的冒名顶替者“黄登科”被当地纪委立案调查,后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 虽然冒名顶替者已得到应有的惩罚,但谁来为自己被改写的人生买单?多次诉求无果之下,杨登科将“黄登科”等人以及原延安市农业学校等涉及此事的多个部门告上法院,要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索赔183万余元。 昨日,被举报冒名顶替的黄登科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顶替学籍一事属实,但当时是家人花3000元买的,自己并不知情。“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到头来什么都没了,这件事也把我的一生毁了。” >>事件回顾 举报者称大专毕业报到 发现学籍被冒用 2018年7月,吴起县白豹镇村民杨登科实名举报称,自己1999年初中毕业后,在家等待延安农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一直没有收到。以为自己没考上,后来选择继续在县上读高中。 2002年,杨登科从吴旗县(后改为吴起县)高中毕业,考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大专,当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所属派出所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时,被告知其户口已于1999年8月迁往延安市农业学校。当时他不知道利害关系,随后就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回村上开了证明,又重新上了户口,原来的身份证号后4位由0434改为0436。 2005年,杨登科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吴起县人事局报到,在交接档案时却被告知无初中学籍,而且有个名为“杨登科”的人已在乡镇工作,“杨登科”档案里的照片、姓名以及户口信息都是自己的。杨登科称,此时才明白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学。 杨登科称,经过多方协调,吴起县人事局虽然接收了他的学籍档案,但至今未得到安置工作的机会。此后的12年里,他多次与冒名顶替者黄世权(后改名为“黄登科”)沟通并向吴起当地多部门反映,但收效甚微。 经杨登科网上实名举报,2018年7月19日,吴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吴起县监察委员会下发立案通知书,吴起街道办工作人员黄登科因涉嫌违纪,对其立案审(调)查。同时,吴起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黄登科同志停职的通知》,从2018年7月19日起暂停其一切职务活动和工作,接受纪委、监委审查。同年,黄登科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 >>事件进展 将冒名顶替者和涉事部门告上法院索赔 “现在冒名顶替者虽然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谁又来为我被耽误的青春买单?”提及此事,杨登科感到心力交瘁。 多次反映迟迟得不到回应后,去年年末,杨登科将黄耀民、黄登科父子,以及原延安市农业学校、吴起县教育局、吴起县白豹镇政府、白豹镇王砭村民委员会、吴起县公安局、吴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家单位起诉至法院。 据杨登科提供的起诉书显示,认为黄耀民、黄登科父子通过违法手段获取原告录取通知书、户籍资料、学籍档案,冒名原告身份上中专并获得工作分配,侵害了原告姓名权、受教育权及学籍档案权,给原告造成各种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其余各被告工作人员或利用职务便利协助黄耀民、黄登科,或在工作中违反规定疏于监督检查导致黄登科侵权行为的顺利实施,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事发后,原告不断向各个部门反映投诉,要求追责,但相关部门至今仍不理不睬,致使侵权行为持续至今,给原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杨登科诉讼请求,判令黄登科停止冒用原告身份信息及学籍档案的行为,并向原告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判令各被告归还并恢复原告初中档案及中考档案;判令各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共计1832412元((1)被告黄登科冒名领取工资1058400元;(2)原告借读费、补读高中及大专六年学费共计71300元;(3)原告为诉讼所支付的住宿费、车费、餐饮费、误工费等共计202712元;(4)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0元)。 目前,杨登科在朋友开的一家二手车行里帮忙。他说,实名举报后,事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自己之所以一直坚持申诉,就是想“为自己被改写的人生讨个说法”。 >>冒名顶替者 学籍是花钱买的 自己也是受害者 昨日,华商报记者电话联系到被举报冒名顶替学籍的黄登科。他称,已经收到法院传票,自己老家是甘肃农村的,当时知道吴起县经济情况比较好,家人就想让他转到吴起上学。家人当年与杨登科的家人以1000元协商借用学籍,后对方嫌少又给了2000元,等于这个学籍是花3000元买来的。 “当时我十五六岁,也是事后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时毕业后并不是包分配的,打工一年多,后来才通过考试进入乡镇的。”黄登科称,顶替学籍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杨登科的就业,杨登科毕业后没有通过县上的考试,得知自己当了领导,就跑过来找自己,“当时说要花30万-50万解决,几次沟通都无果后,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因为此事,我被开除了,十几年的辛苦一下子成零。” 编辑:燕青 来源:华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