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打造健康扶贫 “43210”模式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原标题:西安打造健康扶贫 “43210”模式 图1:医护人员和贫困户结下深厚的友谊 图2:骨科专家为贫困户做检查 图3:医院专家下基层为贫困户“送健康” 图4:骨科专家到访贫困户家里进行健康指导 图5:眼科专家现场为群众义诊 在西安脱贫攻坚战中,健康扶贫是生力军,也是先锋队。今年以来,西安市卫生计生系统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目标人群,确保“每人有档案,看病有医生,慢病有药箱,大病有救助,医疗有保险”,初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了病、少得病”的目标,精准识别因病致贫家庭和病种,精确实施分类救治,完善保障,防治并举,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基层实施、社会参与的健康扶贫大格局,形成以“四重保障”“三个一批”“两个下沉”“一张大网”“0距离服务”为核心的“43210”西安健康扶贫模式,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健康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市贫困人口出院26997人次,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共补偿1.55亿元,报销比例达到94.41%,“一站式”结算服务结报26431人次,结算率达到97.90%。截至9月底,全市大病患者319人,其中治愈销号73人,243人转慢病长期治疗,3人安排在定点医院救治,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率保持在98%以上。 健康扶贫好政策 让贫困女孩术后重返校园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救了我娃。孩子手术做得特别成功,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掏……”看着重返校园活泼可爱的外孙女,家住蓝田县洩湖镇十里铺村67岁的贫困户李攀让热泪盈眶。 李攀让有个女儿叫李凤,今年42岁,几年前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行动不便,失去劳动力,女婿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9岁的外孙女悦悦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困难的李凤母女俩只能靠李攀让的接济艰难度日。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12月,悦悦在蓝田县洩湖中心卫生院检查身体时被查出心动过缓,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带娃去西安看病,做手术最少都要2万多元,这笔费用我们承担不起。”李攀让无奈地说。 由于承担不起手术费,悦悦的病一拖再拖,全家人心急如焚。2017年7月,镇卫生院对全镇贫困户进行体检时发现了悦悦的病情,镇卫生院院长便亲自带队多次前往李攀让家中做工作,讲解健康扶贫政策,李攀让一家人盼来了希望。 在镇卫生院的联系下,通过绿色通道,悦悦被转诊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按照“四重保障”制度,住院、手术等各项费用加起来4万多元全额报销。“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外孙女治好了病。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外孙女好好学习,将她培养成才,将来回报社会。”李攀让动情地说。 李攀让口中的好政策便是蓝田县健康扶贫实行的新农合住院报销、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四重保障”制度。新农合住院报销每人每年最高报销25万元,在卫生院和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全额报销,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市县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从1万元降到3000元,22种大病门诊费用纳入报销。民政医疗救助特困供养对象门诊、住院费用100%报销。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指的是在册贫困户住院不花钱,脱贫户住院符合报销规定的费用最多花1500元。 家庭医生入户签约服务 贫困患者有了“私人医生” “医生对我的病特别上心,经常来家里为我检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谢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就医更加方便了。”提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一路社区低保户彭女士一个劲儿地夸赞。 为了让辖区特殊人群享受优质的健康服务,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低保、残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贫困人群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暨精准医疗帮扶服务,中心对贫困特殊人群进行入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彭女士便是中心精准医疗帮扶对象之一。 “区上的医生除了定期上门,还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就像私人医生一样,对我的病也是非常上心,让我心里暖暖的。”彭女士感动地说。据悉,经过中心医疗服务团队医疗帮扶并与彭女士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中心医务人员每月进行1~2次上门入户服务,贴心专业的健康服务让彭女士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此外,中心还为彭女士送去轮椅,并对陪护家属开展护理指导,有效防止压疮及开展科学的卧床康复训练,使彭女士得到及时规范治疗。 记者了解到,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帮助辖区贫困特殊人群进行测量基础生命体征(血压、血糖)及常见病、季节性疾病看诊、健康知识指导、特殊人群精准评估、发放辅具、慢性病动态跟踪管理等服务,以基本医疗为基础为辖区特殊人群提供精准扶贫救助,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先诊疗后付费” 让绝望的家庭重获希望 因为“四重保障”制度的建立,因为“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执行,因为“重病兜底一批”救助的实施,才让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重获生命,让绝望的家庭重获希望。 今年33岁的李璐璐是长安区砲里街道办南桑村的贫困户,他和妻子以及60多岁的老父亲、6岁的孩子相依为命。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力,李璐璐是家里的顶梁柱,一直在外打工养家。2017年3月,李璐璐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并伴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和肾衰竭尿毒症期,花费数万元后因经济困难选择回家保守治疗。 长安区砲里街道卫生院和其帮扶医院长安区中医医院医师在疾病筛查中发现了李璐璐的情况,鉴于主动脉夹层有随时破裂引发生命危险的可能,便建议立即住院手术治疗。但由于该病风险大,市级医院不好救治,只能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 9月28日,李璐璐在交大一附院初步诊断后,估计需要治疗费用40万元,由于交大一附院暂未执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了绝境。砲里街道办、砲里卫生院将此事向长安区卫计局进行了专门汇报,寻求解决方法。长安区卫计局局长王小虎听闻此事,高度重视,立即与西安市卫计委、西安交大一附院分别进行沟通请求帮助。交大一附院施秉银院长马上安排医院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按照 “先救命再救治”的原则进行治疗。 9月28日晚8时许,砲里街道办事处连夜将李璐璐送往交大一附院。未交一分钱,李璐璐当晚就入住交大一附院周围血管科,并于次日进行了支架手术。10月10日,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李璐璐病情好转,交大一附院让病人先出院,等报销完成后由砲里街道办和砲里卫生院再跟一附院结账。 采访中,李璐璐告诉记者,他此次住院共花费158600.08元,这些费用通过长安区健康扶贫“四重保障”制度全额报销,其中新农合报销65144.74元、大病保险报销54653.1元、民政报销27161.57元、补充商业险报销11640.67元,他个人没花一分钱。术后,长安区中医医院医师团队还定期对李璐璐进行随访。 “我想等身体好一些了,发展养殖业。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很大帮扶,给我了第二次生命,我不能再等再靠,要凭自己的努力重新站起来,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李璐璐信心十足地说。 “四重保障”制度 为贫困人口撑起健康“保护伞”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发达和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等优势,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受益水平为着力点,采取更加符合西安实际、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基层实施、社会参与的健康扶贫大格局,形成以“四重保障”“三个一批”“两个下沉”“一张大网”和“0距离服务”为核心的“43210”西安健康扶贫模式,极大地夯实了全市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健康基础,也为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巨大的实惠。 2017年我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数和人数分别达到在册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35%和39%,贫困群众面临的因疾病带来的灾难性支出,仍然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相对完善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出台系列政策制度,构建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政府保障(政府购买医疗补充保险、政府专项救助基金等)构成的“四重保障”制度,坚持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做到适度保障。各级财政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确保贫困群众全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对贫困人口实行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降低起付线等倾斜政策。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整合医疗机构、扶贫、民政和保险公司信息平台,通过提升效能、优化服务,使贫困群众出院时一次办结所有报销补偿手续。对贫困群众实行免缴住院押金等优惠措施,减轻贫困群众经济负担,方便贫困群众诊疗就医。目前,“四重保障”制度已覆盖我市全部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超过80%,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018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四重保障”制度全覆盖,建档立卡在册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符合规定的贫困人口均按照人均190元全额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并按照100~170元标准购买了医疗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已全部享受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贫困人口出院20098人次,共补偿1.91亿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4.74%,“一站式”结算服务结报19570人次,结算率达到97.37%。 实施分类救治 “三个一批”治顽疾 我市健康扶贫工作中,在调查核实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贫困人口中因大病、慢病多年未治导致的丧失劳动能力问题,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原则,实施分类分批救治,彻底解决因病致贫的存量问题。 实施大病专项救治。出台全市11种大病专项救治方案,确定西安市儿童医院等19所定点医院,确定治疗方案,解决治疗费用,对全市筛查的符合省定标准371名大病患者,按照病情全部进行救治,该手术的手术,需要长期治疗的转为慢病管理,集中解决贫困人口中多年累积大病患者的治疗问题。 开展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动员全市各级医疗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贫困患者进行健康查体,健康情况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订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措施。今年上半年完成在册贫困人口健康体检2.61万人、家庭医生签约5.37万人,使贫困人口第一次实现了拥有家庭医生的愿望。 落实重病兜底保障。对贫困人口中医疗费用负担重、家庭中多人患重病和残障家庭,通过“四重保障”、民政医疗救助和专项基金,实行兜底保障,解决他们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实施医疗帮扶 “两个下沉”促提升 我市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明显,一方面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超过100家;另一方面,我市3895名乡村医生,具有执业资格的仅有21%。 为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我市集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的“双下沉”活动,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确定帮扶关系、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帮扶任务,重点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倾斜等多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全市12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13所,组团式帮扶周至县级医院、蓝田县医院,打造县属三级医院和县域医疗中心,构建医疗联合体和专科联盟。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通过派驻专家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安排基层医疗机构轮训、实行技术管理双驱动、对口帮扶与健康扶贫密切结合、探索托管和医联体等方式,建立紧密型上下联动帮扶机制,帮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112所,长期派驻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开展“一院帮一村”活动,统筹协调142家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一院帮一村”原则,实行贫困村卫生室挂牌帮扶责任制,进行为期三年的对口帮扶,在全省率先落实医疗帮扶工作村级层面全覆盖。 今年上半年,开展进村义诊活动365次,入户服务贫困户2763户,义诊群众10万余人,发放各类药品、健康用品8316件,开展健康宣教172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3万余份,业务讲座107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人,142个贫困村全部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 加强疾病防控 一张“大网”保健康 为提高贫困群众健康水平,让贫困群众讲健康、会防病、少生病,我市坚持健康扶贫工作“两手抓”,一手抓精准施治斩病根,减少因病致贫的存量;一手抓疾病预防控制断病源,控制因病致贫增量。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细胞”创建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个体化健康教育受众人数累计30.3万人次。积极推进艾滋病、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进行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化预防处置,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6个,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超过8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和儿童保健项目覆盖全部区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全市142个贫困村优先安排无害化户厕提升改造。广泛开展全市全民健身活动,实现全市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开展专项行动 “0距离服务”求实效 紧扣“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主题,开展“健康扶贫大调研”“健康扶贫春季攻势”“健康扶贫夏季会战”“健康扶贫秋季攻坚”等活动,扎实推动工作作风建设,实施健康扶贫“0距离服务”,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实际困难。 广泛开展“健康扶贫春季攻势”活动,精心选定调研题目、拟订调研提纲、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全市卫计系统290多名干部,走进基层机构和贫困户家中,面对面调研座谈,形成调研报告10篇,针对性出台各类政策性文件5个。组织37所市级医疗机构派出各科专家120多名,组成60余支医疗专科小分队,对急需解决实际医疗问题的200余户贫困户,有针对性开展专科诊断治疗活动,提出治疗方案261个,对30多人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建议。 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夏季会战”活动,组织开展“5·12国际护士节”、“6·6全国爱眼日”和“7·11世界人口日”三大健康扶贫进村入户行动,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家中,开展送医上门、健康教育、政策宣传等活动,组织1.3万名医务人员入户服务贫困群众60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筛查视力2000多人,切实为贫困患者“0距离服务”。 9月1日至11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抓健康扶贫脱贫退出指标完成、抓各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和抓健康扶贫工作短板补齐”为三大目标任务的健康扶贫秋季攻坚行动。9月10日~9月14日期间,由市卫计委领导带队,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组成10个政策核查工作组,赴10个涉贫区县开展村卫生室达标及医疗保障政策落实核查认定工作。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化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全市各相关指标全部达标、脱贫退出任务圆满完成。 编辑:燕青 来源:西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