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丨透过AI“笔替”看教育之变时间:2024-07-22 ◇面对加速袭来的AI浪潮,“一刀切”地禁用AI并不现实,需分类、分情况讨论以厘清AI创作的边界,特别是要区分“人工智能辅助”和“人工智能主导创作”的界限 ◇在划定底线和边界的前提下,AI生成的论文,其内容和质量能否替代甚至超越人类的独创,也值得观察思考 ◇“在AI时代,教育将从教知识变成教学习,传统的知识传授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学会如何与AI合作、如何利用AI增强自身能力则尤为关键。” 在今年的毕业季,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规范AI写论文成为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有高校规定审核毕业论文(设计)要加入针对AI代写的检测,一旦超过规定比例就会被警示、取消评优。也有学校列出AI合理使用情形、超标后的复检方法等细则。 高校对AI写论文的态度耐人寻味:一方面,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快速发展,其功能几乎覆盖论文创作的全过程,如检索资料、收集文献、处理数据、绘图制表等;另一方面,用AI写论文、做毕业设计也受到是否构成学术不端等的质疑。 更深远的思考是,AI变革将至,原本专属于人类的知识生产模式会发生哪些变化?面对可能的改变,旧有的知识传承模式又该如何调整适应? AI“笔替”边界何在 梳理目前高校发布的相关规定可知,各学校主要从AI生成的内容在论文总体量中的占比、是否详细披露使用情况等进行考核,探索论文使用AI的边界和底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表示,这些举措一方面展现出各高校正不断探索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辅助科学研究的边界和底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力求端正诚实守信的科研态度,维护科研道德及学术纯洁。 就当下而言,AI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其普及应用难以阻挡。媒体调查显示,约84%的国内大学生使用过AI工具。 有学生表示,他们在日常学习和论文创作中会使用AI工具收集资料、快速检索和整理信息、翻译资料、绘图修图、计算制表等,可极大提高学习写作效率。也有学生认为,AI检索结果并不可靠,且用语生硬,有所启发但作用有限。 面对加速袭来的AI浪潮,“一刀切”地禁用AI并不现实,需分类、分情况讨论以厘清AI创作的边界,特别是要区分“人工智能辅助”和“人工智能主导创作”的界限。 2023年12月,科技部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明确提出不得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申报材料,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成果共同完成人,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参考文献等,明确划出了具体边界。 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看来,一篇主要由AI生成的文章,显然不是作者的原创性成果,可等同为“代写”。如果部分使用AI工具但未经作者自行核实或隐瞒使用情况,也不符合科研诚信要求,属于学术造假。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不能将AI生成的内容直接复制粘贴在论文中进行没有引用的使用,也不能将其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这是划清AI写作论文边界的关键。 专家提醒,相应规范在未来需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不断调整,并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检测标准和惩罚措施。在鼓励合理使用并提高违规成本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诚信的教育,尝试教会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保持对新知识的求索和独立思考能力。 AI的创作力会超越人吗 在划定底线的前提下,AI生成的论文,其内容和质量能否替代甚至超越人类的独创,更值得观察思考。 据了解,AI写作工具通常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理解和模仿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根据给定的主题和要求,生成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章。其核心在于从大量文本数据中学习并提取规律,但这些内容大都是基于现有资料的组合创新,与论文要求的原创性、创新性相差甚远。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认为,AI的能力主要在于组合创新,而不是融合创新,更做不到颠覆式创新。即便同一AI工具,使用主体不同,AI发挥的作用也有较大差异。 这意味着,如果使用者自身占有的材料有限,AI工具可为其提供基础的资料收集、归纳整理等服务,如果使用者自身已在领域内有所创新突破,AI发挥的作用将非常有限。 北京执象科技副总经理、资深架构师李新提醒,尽管AI尚无法完全胜任专业性较强、高质量的论文创作,但以AI技术的发展速度,其在论文创作中的角色很可能会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决策参与。 在AI不断试探人类能力边界的背景下,专家认为与其困扰于AI能否替代人类的创造力,不如思考人类如何与AI共生共存,如何通过匹配合适的AI工具凸显人的价值、放大人的能力。 在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AI在这次浪潮中更多地扮演“副驾驶”的角色,最终还是需要人来把握,它不是人的竞争对手。“AI只是辅助人工作,不是替代人工作。它能让人的工作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此外,在AI尚无法探索的未知领域,这部分“主动权”也仍然在人。“AI时代,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更为宝贵,需要把审美、判断、决策、灵感等牢牢抓在人手上。”沈阳说。 AI时代的教育将如何变 尽管AI在和人的关系上被定位于“辅助”,但不容忽视的是,AI的强力加持正在催生教育模式和育人理念的巨大变化,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经受冲击。 多位学生表示,除了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遇事不决问AI”的习惯,只是会在使用AI时判断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寻求AI的帮助。“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表示,大语言模型对教育的冲击才刚刚显现,未来会愈演愈烈。“今后学生将可能生活在人工智能辅助的环境中,因此不能在学校和学术界禁用相关产品,以免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社会。” 面对AI的冲击,人们态度不一: “海淀妈妈”张淼有一位在北京市海淀区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孩子目前已经学完初一的语数英课程。张淼计划在孩子初三前学完高中课程,高三前学完高等数学、GRE考到325分以上。但这两年AI大模型在学习已有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惊人能力,让她担心未来人才竞争的关注点会不会发生变化,一旦生变,自己为孩子设定的规划又会不会失去竞争力。 与张淼不同,孩子就读海淀区小学五年级的马婧对未来表示乐观。马婧说自己从来没有把孩子的精力束缚于学习知识本身,而是不断陪孩子探索各种可能性。虽然孩子成绩并不突出,但马婧相信比起提早掌握更高年级的知识,向内发掘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更为重要。“希望孩子最终找到自己擅长的赛道,而包括AI在内的各种技术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专注于这条赛道,弥补自身其他不足。” 梁正认为,社会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定偏差,即把教育等同于知识,认为有知识就一定有能力。“在AI时代,教育将从教知识变成教学习,传统的知识传授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学会如何与AI合作、如何利用AI增强自身能力则尤为关键,这实际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换言之,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在培养能做对题的人、能给出正确答案的人,那么在未来的AI时代,可能并不要求学生做对题、给出正确答案,但要给出属于自己的提问和思考。 从这个角度说,未来的教育在知识传授层面将逐步“趋同”,但在激发个体潜能和创造力等方面,模式将更加多元。 着眼于未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学校、家长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和技术素养,增强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在他看来,AI技术使教育的工具、内容、环境发生变化,但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基本规律等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改变,人类发展的特定逻辑和成长规律也不会随外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生成式AI的思考方式主要依赖于大数据模型,这与人类千百万年进化出来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有所不同。当人类面对与自身技能点、认知逻辑完全不同的“他者”时,不能简单跟随、模仿,而要保持人的独特性,关注超越具体知识层面的大智慧。 多位专家建议,在AI时代,教育应帮助建构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超越AI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只有想清楚自己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最终是为了什么,才能更好地让AI成为自己的工具。” 历史上每次科技进步都必然推动知识生产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当前,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应怀揣敬畏之心。 正如英国作家艾略特所言:“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真正的挑战永远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智慧地利用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既不迷失于技术的洪流,也不放弃人类智慧的光辉,让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成为人类文明跃升的台阶。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