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谁来评价?不同的学校,评价标准一样吗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的有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这一做法早已有之。2011年,教育部就曾提出,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今年8月,安徽省提出,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但是,“淘汰高校学科专业”这一话题,依旧引发舆论热议。学科专业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谁来评价?不同的学校评价标准一样吗?用统一的就业去向落实率来作为评判依据,科学吗?这是舆论普遍关注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对明确高校的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科专业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用就业去向落实率来评价学科专业是否适应社会需求,一直存在争议。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有的进行职业教育。进行通识教育的高校,应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宜随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比如,如果因为物理专业的就业去向落实情况不好,就淘汰掉物理专业,这样淘汰下来,一些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专业岂不是难保了。进行职业教育的高校,则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这些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根据就业去向落实情况,调整学科专业,对进行职业教育的院校来说是适合的。进行通识教育的院校,当然也需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但评价的依据不应是就业去向落实情况,而是学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这需要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如某一学科专业,从社会需求看来,属于需求不足的“大冷门”,但学校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经过论证认为,必须继续办这一学科专业,否则这一学科专业将无后继人才,于是坚持举办,并为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而对那些被认为是“大热门”的学科专业,同样经学校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论证,如果认为不适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不能办出本校的特色,则坚决不办。这可以避免一哄而上举办所谓“热门专业”,以及对所谓“冷门专业”的纷纷撤销。进行职业教育的院校,如果按就业去向落实情况来优化专业设置,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就业去向落实情况是否能真实反映真实的社会需求。有时候,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及职业发展情况,而由于事关学校的形象与专业的命运,一些学校可能会围绕就业去向数据做文章。前述通知中提出,要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关注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与发展情况,以及雇主对毕业生整体素质的评价反馈。但最终进行学科专业设置调整,高校应拥有自主权,包括被红黄牌提示的专业,也不意味着高校都不能办,因为同一类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也是不同的,在一校是弱势、冷门专业,在另一校可能是优势专业。尊重学校的自主办学权,推进高校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做好政府部门对高校举办专业与选择学校、专业的信息服务,这就形成科学的高校学科专业优化机制,以及高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推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