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教育 >>教育 >> 事关义务教育!有这些变化→
详细内容

事关义务教育!有这些变化→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

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看梳理↓↓↓

关于课程方案

有哪些主要变化?

完善培养目标

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优化课程设置

  • 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

  • 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 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细化实施要求

  •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

  • 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

  • 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改革重点有哪些?

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微信图片_20220422092805.jpg

△江西吉安:小学生田间劳动课,体验早稻抛秧。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

如何加强学段衔接?

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来源:第一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