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移动硬盘牵出腐败局长,新生招录何以变为摇钱树时间:2021-08-24 人情利益相互交织 新生招录变为摇钱树 一个移动硬盘揭开的招生问题 8月23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城区公立小学一年级招生剩余学位随机派位工作结束。鹤城区纪委监委全程监督,保障招生公平公正。在鹤城区,今年幼升小招生工作明显好转,往年群众反映强烈的“打招呼”“递条子”等违规安排入学问题得到遏制。 风气的净化得益于乱象的整治。不久前,鹤城区纪委监委深挖彻查教育系统招生腐败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多人。其中,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张致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记者注意到,招生腐败案例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事关群众利益的招生环节,何以滋生腐败?不良风气是如何侵入教育系统的?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200余人的学生名单牵出区教育局局长贪腐案 2020年9月至11月,湖南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怀化市鹤城区期间,群众反映有人非法买卖城区学位,损害教育公平。巡视组对这一问题紧盯不放,深入了解核实,查找相关问题线索。 “当时,针对辖区内学校购买的制作营养午餐的米油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的问题线索,我们已对主管营养午餐工作的区教育局体育卫生保健所副所长刘茂华进行留置,据他交代他曾参与办理违规安排学生入学。”此案的办案人员回忆,接到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后,区纪委监委速查速办,立即组织人员展开初步核实。 顺着刘茂华提供的线索,专案组发现了一个移动硬盘,里面一份200余人的学生名单引起关注。 “核实这些学生的情况可以得知,尽管他们并不符合入学条件,但是却就读于相关学校,这是证明存在违规安排入学的有力证据。”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循着这一突破口,专案组随即查到违规安排这些学生办理入学的不仅有刘茂华等普通工作人员,还有时任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致才。 随后,区纪委监委对张致才采取了留置措施。鹤城区买卖学位、违规安排入学的问题被逐步揭开。 据悉,因鹤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一些重点学校的学位成为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掌握学位资源分配的教育局领导干部、学校校长等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中有些人利用工作或职务便利违规安排入学,为择校生违规入学打招呼、找关系,从中牟取私利,收受钱财。同时,也有相关学校不按政策规定超计划、超范围招生,私自扩充班级,导致严重超员,挤占教育资源。 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通过违规安排学生入学敛财获利 近两年来,怀化市、鹤城区纪委监委多次收到反映鹤城区教育系统及张致才有关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鹤城区纪委监委曾向其函询有关问题,但张致才并未如实说明。此次专案组深挖彻查,在证据面前,张致才再也无法抵赖。 经查,张致才无视招生政策和纪律,“打招呼批条子”,把公共教育资源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2017年至2020年,他本人违规安排学生入学200余名,以此换来别人的请吃、烟酒和红包等。 2020年8月,帮助怀化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股东安排非鹤城区户籍、鹤城区无住房或住房不属于招生范围的学生入学;同年9月,帮助湖南省某广告传媒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安排两名学生入学……梳理张致才的违纪违法行为可以发现,他接受的大多是朋友、熟人的请托,其中不乏公司老板,事情办成后他们再以拜年、节礼等名义送上“感谢费”。 “作为区教育局的主管领导,张致才在校服采买、食堂管理等工作中与企业老板打交道较多,熟识后,有的老板就会提出违规安排学生入学的请托。”办案人员介绍,张致才对这类请托来者不拒,在他看来这是经营自己社会关系的大好机会。 “利用安排学位结识有权有钱的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为我今后的职务升迁和良好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张致才坦白。 张致才带头违纪违法,让人情、利益可以同公权力进行交换的观念在当地教育系统有了市场。教育系统内个别干部也视新生招录为“摇钱树”,通过修改招生系统数据等方式违规安排学位收受钱财。 刘茂华为他人违规安排学位,就是冲着钱去的,每名学生1至1.5万元,这也吸引了一些打着“能让孩子进公立小学”的民办教育机构前来交易。 2018年7月,怀化市某幼儿园负责人找到刘茂华,希望刘茂华帮忙解决其幼儿园中不符合就读鹤城区公立小学条件的6名学生违规就学问题。刘茂华找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潘华勇,利用其负责鹤城区义务教育入学管理的职务便利,将其中3名学生安排进鹤城区某公立小学就读。此外,刘茂华还找到时任怀化市某小学校长刘某和副校长张某某,利用其负责该小学入学管理的职务便利,将另外3名学生安排进该小学就读。事情办成后,刘茂华收受幼儿园负责人给予的好处费6万元。 2019年7月,该幼儿园负责人再次找到刘茂华,希望刘茂华帮忙解决其幼儿园中不符合就读鹤城区公立小学条件的10名学生违规就学问题。刘茂华又如法炮制,将这10名学生安排进鹤城区公立小学就读。2019年9月,刘茂华收受幼儿园负责人贿赂12万元。 在刘茂华看来,既然“朋友”找到自己,自己又有能力办成,事后收点钱也是应该的。 “张致才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出卖手中的权力换取人情利益,既损害了教育公平公正,又严重污染了鹤城区教育系统政治生态,让教育这项‘民生工程’凉了群众的心。”办案人员说。 违规招生案件呈现“流水线”式作业特点,多人员、多身份涉案 “涉及学校、人员多,多种身份参与其中,是招生腐败类案件的特点之一。”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沈名勇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海口市、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了一批违规办理入学指标的案件,涉案人员中既有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工,又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师,还有社会“黄牛”,整个运作呈现“流水线”式作业,每个节点都有相应的角色发挥作用,易形成系统腐败窝案。 以人情或利益为筹码,通过亲戚、朋友、同事、教育部门领导等关系层层突破,直达招生审批的最终环节。梳理招生腐败类案件可以发现,涉案人员关系复杂,其中人情关系、利益链条相互交织。有的是碍于人情,单纯帮忙;有的是被蒙骗,沦为别人牟利的工具;有的是爱贪小便宜,收点“茶水费”;有的则纯粹是借机收钱敛财。 “没想到自己因贪图小恩小惠,触犯了纪法底线,深感后悔。”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政府原四级主任科员吴才胜先后8次接受他人办理入学请托,其中成功办理1次,收取人民币现金1.8万元。此外,他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今年4月,吴才胜受到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一级科员。 不同于吴才胜的贪财,江苏省淮安市某小学原副校长孙孝忠则是秉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能帮的事情帮着做,不能帮的事情想着办法帮着做”的想法,从家人到同学到老乡,先后帮助18名非施教区学生入学,收受礼品礼金25万余元。 针对招生领域腐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亚群认为,利益驱动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招生等方面牟利,导致招生权力的“异化”。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某小学校长纪石瑜“收礼办事”,无视上级规定和班级实际情况,违规接收借读生、跨区生,安排13名非龙湖区户籍适龄儿童到该校就读,收取学生家长的礼金1.9万元。 “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特权思想,通过写条子、打招呼的方式要求违规安排入学。”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常委包军明举例说,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原大队长陈轩,利用职权影响,先后介绍8人违规入学,非法收受钱物16.3万元、港币10万元。 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也是招生腐败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怀化市鹤城区教育系统违规招生问题中,负责学生信息录入的潘华勇是一道“关口”,只凭他一人就能把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变成符合条件的。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当这一关口失守,违规安排学位也就变得轻而易举。 紧盯关键环节,规范招生权力运行 招生环节出现腐败问题,严重损害教育系统政治生态,影响教育公平公正。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坚持精准施策,从压实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同步发力,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铲除违规招生的土壤。 检视怀化市鹤城区教育系统招生腐败案,根本原因在于区教育局党的领导严重虚化弱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重失守。 “张致才作为‘一把手’,主体责任没有履行到位,对教育系统存在的不正之风非但没有加以制止,反而同流合污,甚至带头违规违纪。”办案人员说。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鹤城区纪委监委推动压紧压实区教育局党组织主体责任,抓好“一岗双责”的落实。完善纪律作风制度,重点完善党政“一把手”监督制度,积极推行教育系统政务公开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强化廉政考核制,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与机关、学校和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体育考试、降分录取、招录指标预留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情干扰、自由裁量等人为操作空间,容易发生腐败问题。”重庆市忠县纪委监委驻县教委纪检监察组干部李兰英分析。 紧盯招生过程中易受人情干扰、廉政风险较高的关键环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忠县纪委监委驻县教委纪检监察组针对中招体育考试方案中“县内体育老师监考模式”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推动规避在成绩记录等环节暗箱操作的风险。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为预防民办学校招生出现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督促市教育局完善招生政策,当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时,即开展电脑派位,名单一经确认立即公示。 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招生权力运行,是严防违规招生问题的基础工程。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教育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升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不断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山东省荣成市纪委监委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市教体局及各中小学及时公开划片招生计划和录取条件,营造公开透明的招生社会环境。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教育部门探索“云上招生”,实行网上提交资料、审批、查询,全程公开透明,并在招生平台设置“一键举报”功能,问题直达纪检监察机关。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遏制违规招生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教育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让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青少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021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其中就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福建省厦门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教育部门制定专门方案,采取保障职数配备、加大资金支持、选派优师驻教等有力举措,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吕佳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