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振兴样本:“东方女儿国”的数字化之路几年前,返乡观察的手记里还充斥着对县城“老铁们”刷快手的感叹,通宵乐此不疲地抢几分钱微信红包成为笑谈。而如今,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下沉市场,这类的返乡文章已不再新奇。 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远在偏远山区的农产品“触网”直供城市。随着电商、连锁餐饮、短视频等行业在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不断渗透,新经济下沉的故事已在谱写新的篇章。 在这背后,是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更深的城乡链接和经济循环正在形成,人、货、技术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编织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新网络。 即使是在最贫穷的大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这里也不再仅仅是被看见。悬崖村曾因2500多级钢管组成的“天梯”而闻名,自当地网红在2017年拿起手机直播,便按下了改变的加速键,投资、游客接踵而来。 发生改变的不止悬崖村,距离悬崖村200公里左右的盐源县,这座地处四川、云南交界的莽莽大山之中的小城,点滴变化也清晰可见。 盐源县位于凉山州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临近号称“东方女儿国”的泸沽湖。这里地势海拔高、山路崎岖,气候环境恶劣,当地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曾是深度贫困县。2020年2月,盐源县经过了三级验收,摘掉了贫困帽。 但现在,当地人的感受是,山川不再是阻隔,落后不再是壁垒,这座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小城,同样感受到了时代的共振。 1 小县城里的新生意 在盐源,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从一碗米线开始的。 县城内的商业街两旁,有很多嘈杂的早餐店,服务员常端着粗细不同的米线,游走在各色食客的餐桌前。门外阳光暴晒、寒风凛冽,更多盐源人被阻碍在高层楼宇中。 “盐源人喜欢吃米线,每天早晨都吃,我们早晨要送几百单,基本都是米线。”盐源县的美团外卖站长曹华平说。但在多数盐源人看来,县城常住人口不超过3万,巴掌大的地方,走几步就是饭馆,谁愿意多掏几块钱定外卖。 2017年,曹华平的表弟回到盐源,带回了创建外卖平台的构想。在他的计划中,盐源的饭馆与外卖结合,为盐源人提供堂食、外卖双重服务,让他们体验外界大城市的服务。 不久,曹华平兄弟二人便建立了盐源第一家外卖平台,但当时的曹华平并不完全相信表弟,他认为盐源的外卖业务很难开展。 初建的地方外卖平台十分简陋,订单繁琐,食客需要给曹华平打电话,而后曹华平给骑手、餐馆打电话,最后大家建立微信群,共同商讨外卖的详细内容。即便操作过程繁琐,订单量依旧与日俱增,这让曹华平看到了外卖服务业的前景。 一年半后,曹华平每天接到的订单量超过200单。正当此时,美团外卖开始入驻县城,盐源人可以在 APP上一键下单,商户和骑手就能直接收到信息,效率大大提升。 对于一个以电话和微信群维系的外卖平台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无异于马车与机动车直接的差距。曹华平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最终选择成为盐源美团外卖的经理。如今,他的手下有30多位美团外卖骑手,在食客和餐馆老板的眼中,他依然是盐源公认的外卖第一人。 “美团给当地的外卖平台上了一课,什么才是外卖平台。而且,随着这些互联网平台的入驻,餐馆、商场服务员、外卖骑手的服务态度都变好了,因为有评分机制,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一目了然。”坐在美团外卖站点的办公里的曹华平说道。 曹华平发现,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盐源餐饮外卖从业者的服务意识逐渐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有所变化,在外卖平台规范下,人们更愿意为优质、便捷的服务付费,而非简单地为食物买单。同时,外卖也给本地人提供了另一种就业选择。 1993年出生的彝族小伙王补几,是一名外卖骑手。他身材高瘦,皮肤黝黑。2010年,因家庭贫困,他选择了辍学,与朋友一同外出打工。这些年,他在广东的制衣厂、东莞的玩具厂、上海的电子厂都打过工。 一路漂泊后,王补几最终回到盐源,做起了美团骑手。“一个月能挣8000多元,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也方便照顾家庭。”他说。 在盐源美团外卖点附近的串吧,近来生意红火。店里的王大姐喜欢美团外卖,因为外卖能够给她带来更多的订单,“美团外卖不抢店里的客人,还能额外增加收入。” 2 卖菜的“小车”变“大车” 泸沽湖地处四川、云南交界,被誉为川西高原的耀眼明珠,是盐源县最著名旅游景点。当地相传,这里是唐三藏西游时的女儿国,因为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并经之路,还居住着母系家族的摩梭族。 2014年8月,来自成都的廖姐陪同丈夫和儿子到泸沽湖旅游,而后决定在泸沽湖开设旅店、酒店。“我们刚来时,泸沽湖的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村子都没有公共厕所。”廖姐说。 初来乍到的廖姐,在泸沽湖边租了一栋二层小楼,并按照快捷旅店的模式改造装修。第二年,她又在泸沽湖旁租了一块地开设餐厅,餐厅后方则是一个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客栈。 泸沽湖边的达祖村是环湖线上的热门住宿点,村子里有民宿、酒店、小超市甚至酒吧,但未见一家蔬菜水果店。当地人介绍,村子离县城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平常靠一辆小汽车拉着蔬菜流动叫卖,蔬菜水果都不太新鲜。生鲜产品被视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但生鲜在运输中的不易储存、物流成本和营运成本高,这对处于大凉山中的村民们并不友好。 廖姐表示:“我们都是从县城订货,有的时候也会自己买,浪费在路上的时候就得有6个小时,很麻烦。” 但达祖村的一些村民开始在社区电商平台上购买蔬菜、水果以及日用品。当地人普遍反馈,在手机上完成下单后,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去附近的便利店或者小餐馆取到新鲜的果蔬食品和平价的生活百货。 来自泸州的胡先生在泸沽湖已开店9年。今年3月,他申请成为一名美团优选团长。“每天40多单,附近的人会买些蔬菜、海鲜。因为泸沽湖封湖,10年内不允许打捞,等旺季来了,订单极有可能暴增。”在胡先生的优选订单上,鲍鱼、花甲也赫然在列,并成为他餐馆里的食材,“当地不生产这些,现在大家有钱了,也想尝一尝新鲜的东西。” 曹尔青普赤今年46岁,是一名地道的摩梭族女子。2002年的时候,她在泸沽湖开了自己的客栈,一干就是19年。今年3月份,她申请成为美团优选团长,“买东西很方便,而且很便宜。第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到了,昨天我买了几个百香果,蓝莓也是第一次吃。” 曹尔青普赤回忆称,在优选入驻盐源之前,她经常背着背篓到泸沽湖镇购物,每次回到家后都会腰酸背痛,而且物价会高于盐源县城,尤其是生鲜产品。 美团优选的盐源县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盐源县已有500多个团长,每天的订单量能够达到2000单左右,“刚刚换了仓库,等仓库固定下来后,一个月内每天订单量能达到5000单左右。”在他看来,果蔬、百货可以撬动乡镇农村的消费市场,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促进消费升级,为农村消费市场打开新局面。 3 盐源农产品的新销路 盐源县曾是凉山彝族脱贫攻坚的典型地区。盐源人为摆脱贫困努力多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交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如此巨大变化,则要从一颗苹果说起。 25年前,外地人杨跃军来到盐源县职业高中教语文,同时创立了盐源县最大的广告公司。2013年退休后,他选择在盐源县北部12公里外的大山中,购买土地,开垦果园。 杨跃军的果园名为大旺果园,果园面积近800亩,果园logo是他女儿提着水果的水彩画,他把这片果园当成了自己的“子女”,专门从山西请来了苹果种植的专家。 “很多朋友都劝我,劝我退休后好好休息,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种果树,我是农村出来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擅长什么。”杨跃军说道。在收获的季节里,他会雇佣上百人采摘苹果。每天晚上,他都会在果园里的房屋内外,摆上10多桌饭菜,和大家一起吃饭。 杨跃军种苹果的决心异常坚定,800亩的果园,8年投入超过2000万,掏空了广告公司的所有收益。大旺果园以红富士、中秋王两个苹果品种为主,苹果年产量已达到百万斤以上。 盐源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光充足,还有旱雨两季,利于生产高质量苹果。当地种植苹果的历史已有五、六十年之久。上世纪80年代,盐源交通闭塞,山区如同孤岛,几乎与外界隔绝,种植苹果不仅不能果腹,还不能卖钱。 近些年,水泥路、沥青路贯穿大凉山,科学种植技术与优良的果树品种不断引入,种苹果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盐源人一直在努力引进新品种,聘请先进技术团队,树立盐源苹果的品牌形象,提升盐源苹果的质量和美誉度。 互联网电商的崛起,为盐源苹果的销售带来了新机遇。互联网电商销售苹果的模式在大山中快速蔓延。2016年4月,盐源县建成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包含电商从业人员培训、个人及企业电商孵化、电商宣传展示等多种服务功能。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了解电商,并通过电商销售苹果。 媒体曾报道,2018年,盐源县共开了50000多个微店、网店,电商苹果销售金额高达2.27亿元,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仅仅是600家左右,苹果线上销售额也仅有0.59亿元。“在盐源,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苹果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当地的电商从业者胡明玮说。 互联网电商成了盐源苹果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与此同时,交通建设的逐步完善也降低了盐源苹果的运输成本,加快了农产品上行速度,促进了城乡商品的流动效率。 2019年国庆假期,一家国内有名的水果连锁专卖品牌来到盐源,考察了杨跃军的大旺果园。“一眼就相中了。”杨跃军说。今年,美团优选的采购商也来到了杨跃军的大旺果园进行考察,打算进行大规模采购,销往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各地。 上午阳光暴晒,身着灰色休闲上衣的杨跃军,指着8000亩果园笃定说道,“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4 少数民族的致富经 泸沽湖是盐源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无数来自大都市的旅客在此落脚,将这里作为逃离尘世烦恼的暂歇地。他们听着怀旧音乐,望向蔚蓝湖面,享受来之不易的慢速时光。 盐源对泸沽湖景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便是立足于“旅游+扶贫”。截至2018年末,盐源县在泸沽湖景区投入了6260万元完成2350户民居改造,同时对村落内原有道路、供排水管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我们来的第二年,政府开始发家园建设补贴,每家每户按人头分钱。”廖姐回忆道。 廖姐表示,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为她带来更多的顾客,还能让她改善自己的经营服务。近两年,廖姐通过美团的线上教学视频,在客栈的房价里放上了香薰,让客人在味觉上感到舒适,客人临别时,她还会赠送客人小礼品,让客人心情愉悦。 在泸沽湖,商家们正在通过互联网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环境,为泸沽湖的旅游的开辟新空间。当地人也因此不必外出打工,在餐馆、客栈打工,成为离家近的又一个工作选择。 离湖泸沽湖较近的一两百米除,有大量外地人投资的民宿、客栈,风景、位置最佳。而对于当地的摩梭族、彝族人来说,动辄几百万的投资遥不可。因此,改造自己的房屋做成民宿,成为当地人在当地获得生计的主要选择。 2013年,摩梭族的阿塔五兄弟向村子借钱,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造了“泸沽湖阿塔兄弟之家客栈”。 二层客栈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当地木材,楼下庭院里竖立着木制凉亭,凉亭中间摆放着茶几和桌椅,旁边休息室也是古色古香,室内墙壁上挂着象征吉祥的羊头挂饰和上世纪好莱坞明星的海报、碟片。 泸沽湖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每逢学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泸沽湖镇的旅店都会处于爆满状态。而在淡季,入住率则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升客栈在旅游淡季的单量,阿塔兄弟之家入驻了美团、爱彼迎等互联网平台。“客人会通过平台找到我们的客栈,我们还会通过客人在平台上的评论,改善我们的客栈和服务。”老五说道。 2018年,老五迷上了短视频,他创建账号,将客栈精美布置与泸沽湖的美景录制成短视频上传。账号经营不到半年,就获得了两万多粉丝,个别视频点击量超过百万。随着泸沽湖旅游设施的完善与网络传播,阿塔兄弟之家的收益逐年增加,暑期旺季营收达30多万。 24岁的哈哈是一名彝族小伙。2008年,他刚刚高考完,利用假期时间,把家里装修成了民宿。 哈哈民宿处于泸沽湖周边村子的尽头,相比于湖边的客栈而言,哈哈民宿的地理位置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哈哈却不以为然,“我在刚刚改造民宿的时候,就入驻了美团和爱彼迎,并在互联网上找到了顾客。”哈哈说。 1200元包住、吃、喝,这是哈哈接到的第一份订单,客户是一名女大学生。而后,100元一天、200元一天,哈哈利用民宿挣到的钱,支持了自己上大学的所有费用。不仅如此,2019年,哈哈动员了自己的亲戚,扩大了民宿的国模,仅一年时间,就赚到了14万元。 但在哈哈看来,本地人的线上经营和营销意识还不够,他正在筹划成立专业的人才协会,去帮助当地的民宿改善经营以及寻找更多的资源渠道。这些想法,来自于他参加的一场培训。 今年6月,哈哈前往北京,参加了商务部国际电商中心、美团主办的“乡村振兴电商带头人培训计划“首期培训,和来自全国的80名驻村第一书记、县域电商从业者、生活服务业经营者等一起学习农产品上行、直播电商、线上民宿经营等课程。他希望,能够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当地的村民,帮助他们提高品牌和经营意识。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人才则是第一要素。“跟着带头人,敲开致富门。”乡村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人才。这些拥有更多经营经验以及渠道的人才,是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 可以看见的是,这些经营的新技能被这些人从城市带来,正在当地一点点散开。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盐源像是一个铁罐头般,被逐渐撬开盖子。 无论来京参加培训的哈哈,还是果园中的杨跃军、以及在县城穿梭的骑手王补几、在泸沽湖边拍摄视频的阿塔五兄弟,他们都看到了山外更广阔的世界。随着水泥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生长,无数条信息公路在空中连通,盐源人不再需要走出大山,他们已在世相之中。每个人生活中的小小改变,也都共同绘制成乡村振兴的宏大图谱。 (结束) 来源:今日资讯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